朱喜長
摘要:在初中教學中,音樂教學是重點內容,音樂能抒發情感陶冶情操,它以生動活潑的感性形式,表現高尚的審美理想、審美觀念和審美情趣。初中階段學好音樂能提高學生的鑒賞能力,以及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質。為了提高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教師將聲勢律動教學法科學合理地運用到初中音樂課堂中,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同時也能達到提高課堂效率的目的。文章主要針對聲勢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進行論述,并且提出相應的運用策略供參考。
關鍵詞:聲勢律動;初中教學;音樂課堂
引言:
舞蹈是音樂教學中的一部分,因為音樂不但可以給人感官上的體驗,還可以直接的表達自己的內心情感。將聲勢律動應用到音樂教學中,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養。所以就必須要把聲勢律動合理的應用到初中音樂教學當中,從而可以在調動學生學習效率的基礎上,提升學生對音樂的感知能力,學好音樂能使教學質量和效率得到提升,進而為學生的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一、以聲勢律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有效的教學方法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中學時期學習音樂能活躍學生的思維,還能給枯燥的課堂增添活力,聲勢律動的科學融入讓課堂變得有個性,能最大激發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例如:在進行《青春舞曲》的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現代教學手段,播放輕快的音樂、展示飛翔的小鳥、裙擺舞動的小姑娘的圖片作為課前導入,讓學生有一個好的狀態,將學生的情緒和課堂氣氛都調動起來,為接下來的課堂教學調節好氣氛。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教師可以要求學生閉上眼睛,身體隨著音樂擺動,心靈隨著音樂進入輕快明亮的世界,感受音樂的魅力。教師可以觀察學生身體擺動的節奏,適當糾正,讓學生感受到真正的音樂節奏,也可以做示范動作,激發學生的興趣。
二、提升學生的鑒賞能力
優美的音樂會讓人感到心曠神怡,低沉的旋律也會讓人感到憂傷,不同的音樂會帶給人們不同的感受。在具體的音樂課堂上,教師要懂得利用音樂的熏陶,為學生創造良好的藝術環境,讓學生從心靈深處去感受來自音樂的美好。不同的地區、時代背景下都會產生不同風格的作品,而這些作品給人的感受也都大不相同。初中生在當下已經有了一定的審美需求,這個時候,教師更不能忽視對初中生審美能力的培養[1]。鼓勵學生加強課程練習的同時,教師還要進一步鼓勵學生多去聆聽和感悟,做到聽和練的結合。在初中音樂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情景的創設,讓學生更好地欣賞音樂,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例如:在學習《牧歌》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為學生營造大草原的風光,讓學生感受到這種浩瀚無邊的震撼,幫助學生更好地體會音樂內容的主題和思想。教師也可以在其中傳授一些經典的牧歌動作,讓學生更好地融入音樂學習當中,這樣學生的欣賞能力就可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諸如此類的方法,教師還可以結合更多的課外內容以及有關的舞蹈,讓學生帶著身體的律動去體會歌曲的美妙。具體的過程,需要教師結合學生的接受情況來制定。
三、利用節奏律動完善教學
聲勢律動的應用可以讓學生從中學到很多知識,還能提高學生的自我表現能力,音樂還講究節奏訓練,在學習的過程中,要掌握音樂的具體節奏。加強課外音樂導入,豐富學生的課堂生活,是實現音樂教育的一條良好途徑[2]。在具體的學習過程中,教師應緊扣當下的生活問題,與學生展開交流,和學生建立起相應的對話,然后進行交流,盡可能對某個音樂技巧進行討論,在對學生進行音樂教學時,教師應結合學生的學習情況,讓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更多的節奏感。例如:在學習《伏爾加船夫曲》時,在具體的欣賞過程中,學生就可以利用一些想象、動作來更好地參與音樂。以此來引發學生的共鳴,以此來提升學生對音樂的認知和感悟。
四、強化自身想象力,提升音樂靈感
初中學生都要具備豐富的想象力,如果學生的想象力不豐富,學習音樂就會比較困難。因此,音樂想象力是學生音樂靈感的源泉,學生在想象力的驅動下,會更加專注于音樂學習[3]。通過長時間的積累一些樂曲的休止以及起伏流暢、音律、節拍、節奏、音色、復調等,學生可以感知和體驗到不同音樂作品中音律、節拍、節奏、音色、復調等的不同,從而總結出自己的音樂心得。也可以對音樂的律動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想象力也會自由地飛揚。例如:在進行《第九交響曲》教學的過程中,可以向學生講述一下貝多芬創作背景,讓他們了解貝多芬在進行音樂創作時是付出了多少辛酸和努力,體會他的堅強,這樣學生在對其有一定的了解后,老師在為學生彈奏這首曲子,然后讓學生通過踏步、拍掌等動作來詮釋自己對這首曲子的理解,從而使學生可以更加準確的掌握音樂旋律,將音樂的情感表達出來。
五、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聲勢律動可以培養學生的創造力,引導學生如何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使學生想問題的思維方式得到系統化的鍛煉。我國偉大的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可見,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對學生的重要意義。學生通過聲勢律動的教學訓練后對音樂的敏感度會不斷增強。當學生聽到一首歌時大腦便會及時做出反應,身體也會不自覺地跟隨音樂舞動。在這個過程中,學生的發散思維得到培養。而且,學生在課堂上能積極主動地參與課堂活動,在活動中積極思考,緊跟教師的思路進行聯想。
結束語:
音樂教學要給學生一種美的熏陶,讓學生有學習音樂的興趣,從而更加喜歡音樂。每首音樂中配合不同的聲勢律動,會使音樂更加生動,使學生對音樂有更加深刻的認識。在初中教學實踐中,教師要掌握聲勢律動的原則,合理地把聲勢律動融入到音樂教學中,幫助學生形成一種對音樂的感知力。初中音樂教師要深刻意識到聲勢律動的重要性,使其在音樂教學環節中得到充分應用,進而能夠更好的培養學生們對音樂的欣賞力、創造力和節奏的感受,使學生們對音樂作品有著更高、更好的認識理解。
參考文獻:
[1]張璐璐.淺談初中音樂教學中的節奏訓練方法[J].科技展望,2015(23):185-186.
[2]鈔藝娟.淺議在音樂教學中對于聲勢律動的應用[J].戲劇之家,2015(22):552-553.
[3]孟衛.舞蹈律動在初中音樂教學中的運用及效果的探討[J].學周刊,2016(02):145-146.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