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麗霞
【摘要】數學文化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地位是很重要的。數學文化的存在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枯燥的數學理論更加生動化。因此,我們不難看出,數學文化與數學教學是相輔相成的,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有利于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關鍵詞】小學數學 數學文化 課堂教學 滲透
【中圖分類號】G633.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0-0133-01
所謂數學文化,就是指來源于在數學教學不斷發展的過程中,人們對于數學知識進行了整理,精煉,來尋求一種更為高效而不晦澀的境界。換句話說,數學文化就是指數學的思想、精神和方法等等,而且數學文化所包括的范圍很廣泛,不單單是指數學教學方面,更包含著更加高深的數學史和數學美等方面。在教育史的發展長河中,數學的重要地位不僅沒有隨著發展而被淘汰,相反,數學的重要作用更加不斷的得到凸顯。所以,數學知識是我們所應該掌握的基本技能,數學素質也成為了一種基礎素質。
小學時期的學習就像是萬丈高樓的地基,在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不僅要讓學生掌握做題方法,會做題,更要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就是要讓學生接觸數學文化,了解數學文化,在課堂教學中逐漸的滲透數學文化,讓同學們在學好數學基礎知識的同時,提高自身數學素質,從而達到促進學生全面發展、健康成長的目的。
一、小學數學課堂上進行數學文化滲透的意義
學生如果想在以后的數學的學習和發展中取得一個不錯的成績,那么數學文化的奠基是非常重要的,只有打好了“地基”“上層建筑”才能夠建設得又快又好。所以,為了保證學生的學習更加高效、更加扎實,在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滲透數學文化是很有必要的。在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不僅僅能夠讓學生掌握正確的數學解題方法,更重要的是為學生建立一種“數學思想體系”,幫助學生鍛煉自身的思維能力,能夠將學生看待數學問題的層次提升一個等級,讓學生能夠了解數學知識的內在性,這樣一來,在以后的學習中,學生學習和解決問題能力也能夠得到顯著提升。
二、引導學生發現和體會“數學美”
小學生年齡小,心智不是很成熟,所以,小學數學大多是比較基礎的,比較簡單的,所以,對于小學數學教學的“數學美”主要就是指小學數學的簡潔美、對稱美和奇異美。
1.小學數學的簡潔美
不論時代的變遷與發展,數學一直都追求簡單,隨著時代進步,數學的發展,數學的語言、概念和準則等等方面都更加趨于簡單,易理解化,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例如:“數位對齊,各位加起,逢十進一”看起來很明顯吧,這就是小學數學教學“加法準則”,對于小學生處于的心理和生理階段,數學中的加減法是很困難的,這樣的短短的十二的字,讓學生能夠充分的了解和掌握了加法。這樣的方法,有利于學生更好的掌握解題思路和方法,有利于數學文化的滲透,更有利于學生的發展。
2.小學數學的對稱美
所謂對稱美是指在一個圖形或者物體上存在著一個點,那么在同一平面上必然會存在一個大小、形狀、甚至排列方式都一致的對應點。這種對稱美屬于小學數學的一大顯著特點,尤其是圖形的變換、翻轉等等方面運用及其之多。所以,教師在對于對稱圖形的畫法、翻轉等一系列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對于“對稱美”的理解,而不應該將教學思維放在教學生“做題”單純的教授學生解題方法方面,更要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
3.小學數學的奇異美
所謂奇異美,就是指沒有什么傳統意義上的規律,但是其中需要做出一個思維的轉換,那么答案就顯而易見了,就像是小學數學中存在的“找規律”這種類型題就是這樣。這樣的類型題可以培養學生的發散思維,讓學生的思維“活起來”,而不是讓學生的思維都拘泥于所謂的“數學題”。
三、讓學生了解“數學史”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能力
數學文化的歷史悠長,對于時代的進步和發展具有重要作用,“數學史”包含著數學的不斷進步與演化以及各個數學家的重要思想,是教育發展的一塊瑰麗寶石,同時也是數學文化的重要構成部分,對于數學發展和學生的數學文化的培養都產生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1.教學中滲透數學史,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對于小學數學課堂來講,在現在這種情況下,還應該是以教師為主導,但是也要給學生留出思考空間,以此來保證教學進程和質量。小學時期的學生,年齡小,大多都是天馬行空,注意力難以集中的,如果在這個時候,教師沒辦法起到一個很好的指導作用,那么不論是對于學生數學理論的運用還是數學素質的培養都是無益的。
這種情況下,對于教師的要求就顯得高了起來,教師需要就自己掌握的理論知識進行合理運用,讓教學過程更加歡快,教學內容更加豐富,教學課堂更加高效。也就是教師不僅要教會學生怎樣做題,還要讓學生掌握“舉一反三”的實用思想體系,最終以求達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促進學生數學理論體系的形成和綜合能力的提高。
例如:“三角形最穩定”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理論,即使是死記硬背也是很簡單的,但是這不利于學生的理解和運用。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該讓學生自己就房子的一個角來體會,三角形最穩定的實際內涵,教師也要準備對應教具,在課堂上為學生證明這一理論,加深學生的理解和印象。
2.了解數學家的品格,德育與教育相結合
數學發展至今,數學家們的存在意義非凡,每一個數學家都憑借著自身不斷鉆研、刻苦努力的精神品格為數學的理論和發展貢獻了一份力量。所以,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在課程安排時,留出一兩節課來給學生講述一下數學家的故事,讓學生了解數學家的堅毅品格,從中收到鼓舞,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良好品格的養成。讓學生了解到現在學習的理論和準則都不是輕易得來的,只有不懈努力,才能得來豐碩的成果作為回報,通過聽這些故事,讓學生不斷鞭策自己,致力于成為高素質、高質量人才。
四、多加練習,進行鞏固
復習和上課效率對于數學的學習一樣重要,所以教師在保證上課效率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的課后練習任務,在課后任務中加深印象,自己摸索數學文化,有利于學生的數學技能和素質的提高,更加有利于學生的未來發展。
結束語
總而言之,數學對于人們生活、學習以及社會發展中都存在重大意義,而數學文化對于小學數學的學習和數學基礎的建立也具有重大意義。因此,老師要在注重數學方法教授的同時注重數學文化的滲透和培養,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促進學生的綜合素質提高,有利于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
參考文獻:
[1]崔建花.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滲透數學文化[J].學周刊.2016.
[2]戴耀亮.數學文化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策略研究[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