喬紅
摘 要: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我國中小學的課堂教學經(jīng)歷著一場別開生面的變革,那些傳統(tǒng)的、老舊的教學方式與手段逐漸被淘汰,而一些創(chuàng)新的、高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正走向教學舞臺,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小組合作學習的教學手段作為中小學教育教學改革中較為新穎的手段之一,也逐漸被越來越多的學科教學所運用。以初中歷史學科為例,結(jié)合自身教學實踐經(jīng)驗,深入探究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歷史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應用。
關鍵詞:初中歷史;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教學效率
在新形勢下,我國中小學教育教學正在經(jīng)歷著一場前所未有的重大變革。這場變革,既要求中小學教育教學要改變傳統(tǒng)以“填鴨式”為主的教學模式和方法,采取創(chuàng)新的、高效的教學方式和手段,又倡導以學生為主的“生本課堂”,注重學生學習的過程、方法與應用。在此背景下,很多被實踐證明行之有效的創(chuàng)新教學方式和教法不斷涌現(xiàn),發(fā)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其中,小組合作學習正是其中較為高效的方法之一。在初中歷史學科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同樣也發(fā)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它不僅有助于激發(fā)初中生學習歷史的熱情和興趣,培養(yǎng)起對歷史學科的興趣,而且還能夠有效地促進學生學習成績和歷史文化素養(yǎng)地提升,對進一步推進我國教育教學改革的全面發(fā)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義。
一、科學合理的分組,提高合作教學有效性
科學合理的分組是保障小組合作教學正常開展的先決條件,其可以保障學生在合作教學的進程中充分發(fā)揮出自身的特點,使得合作教學的目標得以實現(xiàn)。要想達到科學合理分組的目標,教師自身必須要清楚分組的依據(jù)與原則,才能夠保障小組的結(jié)構(gòu)高效、合理。一方面,嚴格遵循組問同質(zhì)、組內(nèi)異質(zhì)的基本原則。小組中的各個學生在特長興趣、學習成績以及個性特點等各個方面應當具有差異性與互補性。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鼓勵、優(yōu)劣互補以及互相促進,達到共同提高的目的:而各個小組之間應當在各個方面大體上保持平衡,才能夠保證小組之間的競爭公平。另一方面,嚴格遵循明確分工、相互幫助的原則。應當根據(jù)小組中學生對應的特點來安排對應的任務。使得每一個小組成員都能夠明確自身的職責,從而推動小組成員各司其職、實現(xiàn)良好的合作與互動。
二、制定目標,合理提問
開展任何一項學習活動的開展都必須要有明確的目標指引。如此,才能夠讓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參與到小組合作的過程中,保障小組學習的正常開展。所以,初中歷史組織小組合作學習的時候,教師必須要給予學生清楚的學習目標,為廣大學生提供具有學習價值的問題。指引學生去展開積極的合作探究、溝通討論。需要注意的是,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所提出的問題,一方面要重視趣味性,問題可以體現(xiàn)出教材的難點與重點,難易程度應當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綜合考慮;另一方面,問題應當具有一定的開放性與價值型,能夠?qū)W生進行價值觀與情感態(tài)度方面的教育。比如在進行《夏商西周的更迭》教學的時候。教師可以提出下面這個系統(tǒng)的問題:請大家列舉并簡單概括夏、商、西周三朝建國的時間、都城、建立者、滅亡的時間,之后在通過討論分析這幾個朝代滅亡的因素。分析這些因素有哪些地方是相同的。大家應當?shù)玫绞裁磫l(fā)。通過一系列的發(fā)問,學生跟著問題去尋找得到答案。不僅有效培養(yǎng)了學生總結(jié)與概括的基本能力。同時又加深了學生對于相關歷史的理解,并且還幫助學生樹立了正確的價值觀與人生觀。
三、實施合作學習的準確評價
初中歷史小組合作教學的評價標準應當追求“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進步”。所以,評價應當重視對于小組合作學習過程的評價。將學生個體與小組的成績進行掛鉤,從而有效激烈學生的責任意識。教師應當根據(jù)課堂合作學習的內(nèi)容與目標來制定出對應的評價標準,可以充分結(jié)合教師評價、組內(nèi)互評、組問互評以及學生自評等各個模式,使得學生在明確自身學習任務的同時,也對評價標準有了一定程度的掌握,從而更好的推動合作學習的順利進行。
四、開展課內(nèi)外活動,提高學習能力
以前的所有都屬于歷史,以前的歷史難以捉摸,歷史知識較為抽象。而怎么讓學生感受到歷史,從而有效加深自己對于歷史的印象?這就需要教師組織安排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把實踐活動與歷史知識進行有機的融合。在初中歷史教學的課堂上,教師必須要把學生的視野擴展到課堂外面,從課堂走向社會當中,指引學生充分運用各種時間,通過各種方式來進行學生,從而有效擴展學生的知識面。作為歷史教師,必須要盡量創(chuàng)造條件來開展實踐活動,努力做到實踐活動的合作者、組織者、引導者。比如,教師可以將課堂開始前的5分鐘充分利用起來,讓每個學生在這5分鐘講一些自己了解的歷史故事。而一些具有教育意義的歷史典故,通過學生的講解整理以后,教師還可以寫在板報上供大家閱讀。又比如,講到古代書畫的時候,教師可以抽取時間,帶領學生到當?shù)氐奈幕^當中,讓學生去參觀古人所留下來的詩詞書畫,參觀結(jié)束以后,讓學生寫下自己的感想,之后在班上實施評比翻。在組織實踐活動的進程中,教師可以通過這些活動來判斷學生的態(tài)度是否正確,學生學習的方法是否正確。學生的實踐能力與創(chuàng)新思維發(fā)展到什么程度等。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