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通輝
摘 要:隨著經濟的發(fā)展,社會的進步,教育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在整個教育體系中初中數學占有一定的地位,同時也發(fā)揮著重要的作用。在實際教學中,就整體而言學生在家庭背景以學習態(tài)度和方法中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進而導致對知識掌握程度也具有著一定的差異性特征。作為教育者要想在真正意義上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教學中來,就應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進而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關鍵詞:初中數學;學習方法;差異;具體措施
處于初中的學生長時間處于學習狀態(tài)下,因此在學習能力以及知識儲備上存在和一定的差異。同時初中數學課程具有著較大的難度性以及復雜性,進而導致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差距在逐步加大。因此,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作為教育者應打破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進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在一定程度上講將差異性教學融入在教學中來,最終促進學生的整體進步。本文將針對關注差異,調整策略-引導學生掌握初中數學學習方法進行針對性的探討。
一、當前初中數學教學面臨的現狀
(一)教學方法忽視了個體性差異
在當前初中數學教學中,一些老師的教學方法較為單一,其集體講授法以及案例分析法是主要的教學方法,很少涉及其它教學方法。相對而言學生在認知能力上存在著一定的差異,一種教學方法不能適應整體學生的綜合性發(fā)展。但大多數老師并沒有意識到這一問題,故在教學中存在著教學方法單一性問題的發(fā)生。另外,一些學生在課堂中沒有感受到學習的快樂,之所以產生這樣的結果是因為教學方法存在著問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內容中:第一,教學方法具有著單一性的特征,進而不能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第二,師生之間缺少有效的溝通。第三,在班級中缺乏優(yōu)秀生,大多數學生成績平平。
教學方法單一性會打消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對教學過程而言也是不公平的。在總體上講運用同樣方式進行教學是一種公平的狀態(tài),但進行認真調查就會發(fā)現在課堂中存在著一些現象。一些學生在課堂中具有著較高的積極性,而可另一些仿佛置身事外。之所以產生這樣的情況是因為學生之間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但老師的教學方法卻沒有照顧到個體學生。
(二)教學評價忽視了個體性的差異
對于教學評價來講主要是以教學目標為基準,針對教學過程以及結果進行的一種綜合性判斷。在初中數學教學相關類型題能夠得出標準的答案,進而運用正確以及錯誤進行評價。即給予解題答案較多的關注,而對解題步驟較少的關注。另外,在初中數學教學中,一些老師很少運用教學評價進而改善課堂氣氛,或者是評價方法具有著單一性,進而導致課堂氛圍具有沉悶性。
對于教學評價最為主要的作用是能夠促進教學過程的全面改善,同時還能給予學生一定的反饋。但當前教學中,一些老師的評價與學習過程相背離,這樣的評價是沒有意義的。
二、針對問題提出的解決措施
(一)尊重學生的差異性,教學目標應多元化
對于教學目標的設定,應從學生角度為主要出發(fā)點。作為教育者在實際教學中應對學生的學習成績進行全方位的了解,進而才能更好制定相關的教學目標。在設定目標過程中應劃分為總目標以及層次目標,根據學生實際學習水平,進而將學生劃分為層次,最終作為老師參考的重要依據。就整體而言在確定教學目標過程中,應考慮學生數學水平差異性以及學習能力差異性等因素,進而制定教學目標。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提升,而且還能為社會培養(yǎng)出需要的人才。
在初中數學學習中針對“一元一次方程”這部分內容進行學習,針對數學學習能力較高的學生,老師在講解完基礎性知識后應強化其深入性的訓練,進而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提升。而對于學習能力較低的學生來講應對這部分內容進行反復性訓練,進而促進知識能力的提升。
(二)教學方法具有一定的靈活性,將針對性融入其中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適當的教學方法是至關重要的,因此教學方法的運用與學生的認知風格以及學習風格等因素應進行綜合性的考慮。在新的教學形勢下,教學方法應遵循著多元化的特征,將針對性融入其中,根據學生具體情況進而選擇相關的教學方法,同時還應根據學生個體性認知特點以及學習習慣等進行全面記錄。這樣的方式便于老師加強對學生的了解,進而實施正確的教學方法。在初中數學學習中“勾股定理”是部分重要的教學內容,針對這部分內容的學習,老師應運用合理的教學方法進行教學。對于活潑好動的學生來講,老師可以組織進行集體討論,而對于安靜的學生,老師可以讓其進行自行學習,針對不懂的內容給予及時的指導。這樣的方式不僅能夠促進學生整體性進步,還尊重了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另外,對于教學評價來講,老師應遵循著多元化的特征,讓學生之間進行互評。根據學生之間的差異性,對學生進行靈活性的評價,進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初中數學教學中,老師應意識到學生之間的個性差異以及對知識的掌握程度,進而運用不同的方式進行教學。不僅尊重學生之間的差異性特征,同時促進了學生的整體性發(fā)展。另外要想在真正意義上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就應進行因材施教,進行針對性的教學活動開展,進而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使之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課堂中來,最終促進學生知識能力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孔興無.尊重學生差異,實現“三化”目標——初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整體性能力發(fā)展策略[J].考試周刊,2012,04:91-92.
[2]秦惠明.初中數學教學的差異教學策略的運用[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4,16:23.
[3]龍向榮,史能興.初中數學教學需關注學生個體差異[J].江西教育,2016,30:20-2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