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福應
摘 要:數學新標準指出:數學教學應該是從學生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的,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和交流的機會,幫助他們在自主探索的過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數學知識和技能,數學思想和方法,同時獲得廣泛的數學活動經驗。所以,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能夠體現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立足綜合性、著眼實踐性的同時,還要重點突出數學性,即培養學生從數學的角度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升學生的綜合能力和素養,為他們全面健康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主體地位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6-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6.051
所謂的數學綜合實踐活動,是從學生的直接經驗出發,緊密聯系他們的生活,比較強調學生知識技能的綜合運用,較全面的體現經驗和生活對學生發展價值的實踐性課程。新課改下,怎么樣才可以高效地開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下面我從教學實踐出發,從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營造寬容的課堂氛圍、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熱情、增加學習自信,活用游戲、靈活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等四個方面展開討論。
一、體現學生主體地位,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根據我多年的教學經驗,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實踐活動課,體現學生主體地位,積極引導他們自主地總結已學知識及相關的經驗,深切感受到相關的方法、思想,發現解決數學問題的規律,進而形成解決問題的策略。在整個綜合實踐活動課中,學生是課堂的主體,也是學習的主體,圍繞這個重點和中心,讓學生盡可能地自主完成。教師是引導者,也是參與探索者,師生一起研究,氣氛融洽,有利于實現數學課堂的教學目的。
更關鍵的是,只要學生在綜合實踐活動課中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就會發掘出學生的潛力,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動力,推動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如果把知識放到生活中,或者放到一些新穎的問題中,他們就束手無策,一句話,“老師沒教這種方法”。這種死學,死記,死用知識的學習習慣,對學生綜合素質的發展是百害無利的,也嚴重地影響了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發展和效率。
當然,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知識點比較靈活,教師要積極引導,不能要求學生用相同的辦法去學習探索同一內容,也不要把某一學生的發現和總結出的規律,作為知識點,統一要所有學生熟悉掌握。
二、營造寬容的課堂氛圍,注重學生參與活動的全過程
教師的鼓勵會極大地激發每一個學生的興趣和動機,會極大地促進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數學課堂,因此教學中要為學生營造寬容意外的氛圍,激活學習思維。對于不經意地出現一些亮點和意外,教師必須用心傾聽、及時捕捉和充分肯定。這種欣賞,可以培養學生敢于“挑戰權威”的創新意識。
在實際教學中,開放程度如何是常常談論的議題。過去教師往往把這樣的隨機拓展看成是不“緊扣教材”而加以否定,而現在在新課程的理念下真正意義上的自主學習中,所謂的“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可以得到肯定。而有著不同理解能力的學生從各自的視角出發,總有著一份屬于自己的發現,“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他們相互啟發,相互競爭,培養他們的創新思維,提升他們的創造能力。雖然學生的問題打亂了原定的教學程序,但教師只要緊緊把握教學目標,掌控課堂,就會讓課堂的生成更豐富。另外在實踐活動中發現了多少問題,解決了多少問題是非常重要的,讓學生都參與到評價中來,進行自評和互評,促進評價主體的多元化,真正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的參與者。
三、激發學生參與活動熱情,增加學習自信
讓學生欣賞圖案,讓他們充分體會到數學無限的趣味性,讓他們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進而得到鼓舞,增加學習信心。當然,在實施課程標準的實踐中,作為一名優秀的數學教師,我們不僅僅要注重理念的學習,還應把內化了的理念通過課堂教學的實踐活動外化出來。新課標指出在教學空間與圖形時應注重所學知識與日常生活的密切關系,應注重使學生在觀察、操作獲得對簡單幾何和平面圖形的直觀經驗。因而在教學平移和旋轉一課時,我注重創設情景、設計疑問,讓學生在與同伴合作中探索問題,與同伴交流中得出結論,從而獲取成功的喜悅。
要想順利開展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作為教師,我們就要想方設法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熱情是學生積極參與綜合實踐活動產生的基礎,熱情決定著活動的始發、過程、質量。所以在小學綜合實踐活動上,教師要結合實際情況,激發出學生的參與熱情,打造出高質的小學課堂教學效果。
四、活用游戲,靈活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
作為合格而又優秀的數學教育工作者,我們要結合班上學生的實際情況,要善于學習,善于借鑒,善于總結,提高教學效率。我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活用游戲,靈活開展實踐活動課,效果良好。在教學中,我發現一個可怕的,影響小學數學教學的原因,就是現在學生都看似很聰明,可就是不愛動腦子,他們就愛學習那些不動腦子的,機械的學科,如語文、英語。對數學中需要動腦子思考的東西,掃一眼就說不會,更不用說開展綜合實踐活動這樣的課了。這就導致數學成績越來越低,學習數學的熱情不斷減退,信心不斷喪失,從而就產生嚴重的偏科,影響小學數學教與學的質量和發展。
在小學數學課堂上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時,運用游戲方式,融入游戲因素,靈活恰當運用,一定會取得出人意料的教學效果。所以,教學中設計游戲教學首先要注意有效性,要讓游戲突出實踐活動課的重難點,增強學生的理解;其次,要活躍課堂氣氛,讓每一位學生都能參與實踐活動課,培養學生動手動腦的能力;除此之外,在游戲中,要有互動性,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等等。只要遵循以上原則,游戲教學才能保證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性,可操作性,也可以較好地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也才能真正提高課堂小學數學教學的效率。當然,作為小學數學教師,我們在開展綜合實踐活動課時,不能為了游戲而靈活開展游戲,要根據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教學內容,有針對性、有目的地設計游戲內容,進而開展游戲教學。
參考文獻:
[1] 趙林武.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的有效開展策略[J].新課程導學,2016(14).
[2] 王文勇.小學數學綜合實踐活動課實施的策略與途徑分析[J].好家長,2015(3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