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佑明 陸軍
【摘要】本文以華為公司和網絡技術學院合作培養網絡工程人才為例,研究了院校校企合作人才培養路徑和實踐方法。
【關鍵詞】校企合作 培養 網絡工程 路徑 實踐方法
【基金項目】巢湖學院校企合作實踐教育基地項目,編號ch17sjj01,名稱:校企共建巢湖學院“華為網院”實踐教育基地。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51-0033-01
隨著全球化的發展,以網絡為載體的信息化時代已悄然到來,無論在經濟、政治、文化領域,還是在千萬大眾的日常生活中,網絡的普及使得來自全球各地的資源可以共享,大大縮短了時間和空間。正是在這個信息滿布的時代,網絡工程這個新興專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而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就是華為公司和網絡院校為培養ICT領域技術人才所創辦的機構,簡稱華為網院,從而為華為公司以后的長遠發展做人才儲備準備。
一、校企合作培養網絡工程人才的實踐教學體系設計
以華為公司和網絡技術學院合作建立的華為信息與網絡技術學院(華為網院)為例,該培養體系采用的是專業理論和實習相結合的培養模式,跟普通的本科學制一樣采用四年制,前兩年學習網絡技術的理論知識,后兩年進入企業實習。首先,培養方案是華為公司的技術團隊和網絡院校技術管理層經過深思熟慮以及多方面試驗的,其教材和實踐項目都跟華為技術研發體系的教學資料相匹配的;其次,培養所配制的設備都是目前國內網絡企業普遍運用的,并不是過時的設備儀器,并且其發展前景也是非常廣闊的,足夠維持技術的持續提高;最后,實驗設備廣泛應用于華為各類大型綜合解決方案,而且效果非常顯著,經過了實踐的證實,其統一管理的靈活性非常高,相互之間的配合效率極高,可覆蓋的范圍也非常廣泛。
二、網絡工程人才的實踐能力培養
(一)聘請企業工程技術人員授課的方式
校企合作是新型教學模式最有前景的改革方向,校企雙方相互取長補短,不僅僅在人才培養方面,在技術研發方面,企業也可以跟院校進行合作,從而從縱向提高企業的發展。華為網校就是利用了這一優勢,定期安排企業內部高水平技術人才對學生進行授課,主要傳授網絡的規范、經驗以及操作手段,從教學的角度,這一措施也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興趣愛好,很大程度上可以幫助學生找到自己的定位,從而選擇適合自己的崗位。
(二)實踐和理論教學結合的培養方式
在校企聯合培養的模式上,我們從三個方面進行培養,全面挖掘學生的能力,從而克服盲目教學的障礙。在專業學習上,學生在掌握基本理論學習后進入企業進行實踐,因為不知道每個學生適合什么樣的崗位,所以安排每個學生到每個部門實習一段時間,輪流更換崗位,這樣花費時間和精力是能夠讓每一位學生找到自己的興趣愛好,再結合自身的優勢在了解企業的整個操作流程之后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崗位。
在企業實踐上,采取的是重點進行企業實踐,根據學生學習專業知識現狀以及自身的興趣愛好,又或是院校的合作關系選擇相應的企業供學生實習。具體的做法是充分尊重學生的意愿,不僅僅是企業選擇學生,或是學生選擇企業實習,而是在高校適當干預的前提下企業和學生之間進行相互選擇。
在最終考核上,我們采取雙導師聯合考核方式,即邀請企業中有豐富經驗的核心技術人員和高校資深導師一起擔任考核官,學生根據在企業實習期間學習到的知識就某一個企業項目進行設計,這就考慮到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不僅僅運用到了學校中學習到的理論知識,也利用了這段實習期間學到的實踐知識,同時也需要發揮學生自身的創新思維能力,對項目進行創新性規劃,既要考慮成本,也要考慮到成效。
(三)項目驅動教學方式
項目驅動教學方式實際上就是結合實際工程項目的前提下讓學生有目的的進行實習,即要達到實習的目的,學生會主動、有目標性地去學習、掌握和熟練某一項技能,在企業工作人員的引導下,讓學生親自操作,不至于違反操作規程,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以及能動性。
在這個信息化迅速膨脹的時代,單一的高等院校培養人才產生的效率太低了,培養人才的方向太盲目了,所以必須結合企業的需求、利用企業的資源、結合企業的技術進行培養,在保持教學模式原則不變的前提下,這樣既不會阻礙學生的創新思維發展,又可以讓學生有明確的就業規劃,同時也可以為華為企業引入專業對口人才,從而降低企業對于員工的就業前培訓成本,達到雙贏的局面。
參考文獻:
[1]徐雅斌.基于校企合作的網絡工程專業工程實踐能力培養[J].計算機教育,2013(6):38-41.
[2]郭四穩,溫武.校企合作培養網絡工程師教學研究與實踐[J].課程教育研究,2015(3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