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估算即進行大致地推算。估算與精算是計算的兩種基本形式。低年級適時有效落實估算教學,能夠提升學生對計算合理性的認識,提升運算能力。因此,估算教學對于學生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的養成,具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關鍵詞:低年級;估算意識;估算能力
基于低年級孩子身心發展的特點,估算的意識需要借助具體的活動情境來幫助學生逐漸形成。從長期培訓來看,在整個推行的過程中,方法的使用和創設情境,能夠幫助學生提升估算能力。
一、 低年級學生估算意識與能力的現狀分析
1. 精算估算,取舍有別
長期以來,學生由于過分依賴精算解決問題,所以導致學生估算分析的意識和應用不足,過程展開不充分,學生沒有養成估算的習慣。
2. 先算再估,虛假估算
學生沒有形成估算的習慣,原有思維方式沒有突破,把估的過程置后,成為精算的副產品。
3. “要我估,我要估”缺失主動
就針對于教材與練習冊的習題來說,學生們需要進行大量的估算。一般來說,在題目當中,通常會包含“估計”“大約”這些詞語。學生形成機械理解。從而導致學生可能會用估算的策略做書上帶有“大約”的問題,不能結合具體情況,合理選擇算法。
4. 估大估小,難以辨別
學生在估算的實際運用中,結合具體的情境,到底怎樣估?往往學生只能機械地估大或估小,而不能究其原因。從本質上看,還是教師教學單一,重估的結果,輕方法。更對合理優化的估缺少指導。
那么,怎樣才能更好的強化低年級學生的估算能力,強化學生的估算意識呢?下面,本文就結合實踐教學,來展開分析。
二、 培養低年級學生估算意識、估算能力方法研究
1. 創設具體情境,增強學生估算意識
(1) 創設購物情境
在教學加減法估算時,如:可以圍繞“購物”主線展開,小明家剛搬了新家,陪著媽媽去商場買東西,商品價格如下:
電飯鍋 電腦椅 電風扇
589元 321元 203元
可以先讓學生估每個商品的單價接近幾百,再到買三種商品大約需要多少元,最后提問:“帶1000元能夠把所有商品買回來嗎?”通過運用這種題目,來讓學生們了解到,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說出近似數就行。因為數學與生活越貼近,學生的情感越容易引起共鳴。
(2) 學科活動情境
綜合實踐活動具備良好的現實背景,選擇學生身邊的素材,使學生感到所講的就是身邊的事,很容易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激活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使其能自主地探索新知,解決問題,在實踐活動中提高估算水平。
(3) 社會實踐情境
充分利用書上實踐活動課開展,開展操作實踐、探究實踐、社會調查。例如,在學校組織的春游活動中,我讓學生們去統計,二年級的學生有多少人去參加。通過統計,學生得出,大約有200個人。我說,我要的是統計數據,為什么給了一個近似值呢?學生們回答,因為有的同學沒有想好到底要不要去,所以我們只能說,大約有200個人參加。
2. 滲透估算方法,培養學生估算能力
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要求教師應當加強對學生數感的教學,強化學生的量化能力,來直接或者間接的,將一些估計方法教給學生,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
(1) 采用抽樣法進行估算
在小學一年級的教材中,有一個實踐活動《生活中的數》,一把蠶豆、花生、黃豆有多少粒?是一項估計活動。對此,我就安排學生,根據“將整體化為相等的局部,通過估計局部的數量進而估算整體的數量”這個思路,來展開研究。通過科學的指導,讓學生們在實際的實踐活動中,去尋找科學估算的方法,并以此來對數之間所存在的關系有一個更進一步的理解,強化學生的數感。
(2) 取整十數或整百數進行估算
由于低年級學生接觸估算時間較短,教學中主要采取“湊整估算”,簡單來說,就是將數量,看作是比較接近于整十數,或者是整百數,來進行計算。這個方法,一般會被運用在日常生活中,也是學生們在實際學習時的一種有效的估算方法。其所需要遵循的一個主要原則就是,誤差小、容易計算。這樣既能方便地心算出一個大致的得數范圍,又能增強學生的估算意識和估算能力。
(3) 聯系生活經驗進行估計
如小明今年8歲,爺爺今年可能多少歲?(25,18,66),由生活經驗判斷出,爺爺的年齡應該比小明大得多,所以選66歲。
3. 注重綜合運用,提升應用能力
(1) 倡導算法多樣化
如在教學時請學生估一估:“如果想要買一個水壺和一部電話,那么需要多少錢呢?”學生門估算248+98的時候,會出現以下三種方法:①把98看作100,248看作200,100+200≈300。②把98看作100,248看作250,100+250≈350。③把98看作100,100+248≈348。對上面出現的三種估算思路,我沒有硬性規定必須選擇哪種估算方法,而是一一肯定和鼓勵。所以,選擇何種估算策略,沒有一定之規,但有章可循。
(2) 重視檢驗,確保正確
估算為判斷計算的結果是否合理,提供了重要的依據。以往要用加減法的互逆關系和乘除法的互逆關系來驗算,現在就可以用估算的方法來檢驗計算的結果。如:208+797,估算出來是1000多,有的學生筆算出來是100多,就有可能哪個環節出了問題,這樣就幫助學生用估算很快驗證計算的結果。將估算與口算、筆算有機配合才能提高計算的精確度和速度。
我們要充分提供給學生估算訓練的機會,挖掘素材,整理編排,使估算教學系統化。如練習課上,可以將概念教學中的估算,與計算教學中的估算進行整理。練習設計具有層次性、多樣性。在練習中,讓學生不斷感悟,培養估算的習慣,提高估算能力。
參考文獻:
[1]白瑩瑩.小學生估算能力現狀調查及估算策略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12.
作者簡介:
王姣,江蘇省常州市鄭陸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