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在學校教育中,德育一直占據著重要的地位,新課程的培養目標也告訴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有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熱愛國家和民族,具備正確三觀的人。好多人覺得數學和德育關系不大,其實德育教育無時無刻不滲透于我們的日常教學中。本文就將從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這個角度展開具體的論述。
關鍵詞:小學數學;有效滲透;德育教育;重大意義;幾種途徑
一直以來,德育是學校教育的重點內容,因為只有高尚的品格和道德,一個人的發展才會全面,將來的道路才會更加深遠。如果一個人只具備了高超的學術本領,但是沒有優秀的道德支撐,這樣的人將會對社會帶來危害。所以,我們在學校教育中,一直都把德育教育作為重中之重來抓。新的課程標準也明確指出: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具備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的人,使他們熱愛自己的民族和國家,逐漸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的一代新人。
在傳統的觀念中,總是認為德育教育只是班主任在班會課上的事情,或者是思想品德課和語文課上可以滲透一二,而數學作為一門自然科學,它的嚴謹和科學不允許在課堂上進行感性的思想教育。其實這種觀念是非常片面和不可取的。德育教育應該貫穿于我們學校教育的每一個環節,每一節課堂中。在小學數學中,適時、適當地進行思想教育,有助于學生培養高尚的品格,使他們逐步具備解難題的探索精神、與別人合作的精神,以及在學習某些相關知識時,萌發出的強烈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筆者認為: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一、 教師自身過硬的素質、高尚的人格魅力
偉大的教育家孔子云:親其師,信其道。這句話正闡述了教師的人格魅力所在。學生只有對教師充滿信任和敬仰,才能夠認真聽取教師的講授內容。眾所周知,德育教育既是教師對學生進行說理和訓練的過程,更是情感陶冶和潛移默化熏陶的過程,所以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自身的人格魅力對學生具有非常大的影響力。教師對待教學的態度、對待學生的態度都直接影響著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以及做事的觀念,正所謂言傳不如身教,教師以自身嚴謹的工作態度,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一定會對學生將來的學習和工作帶來巨大的良性推動力。
例如教師在授課之前,要進行充分的準備,做好課件,備足功課;教師在課堂上著裝要大方得體,語言清晰、明白、有邏輯性,板書規范和整齊,這些點點滴滴體現在日常教學過程中,學生也會感受到教師認真細致的工作作風,從而自己在學習上也能夠身體力行,學到教師人格的精髓,踐行著充分的責任感。這樣的學生走上社會,也會對自己將來負責的工作盡心盡力,做好自己。
二、 深入挖掘教材,從教材中尋找教育著力點
如果單純地去看數學課本,當然直接體現德育教育的題材不多,但是我們應該把德育教育滲透在數學課堂中,就要深入地去挖掘教材,尋找德育教育的著力點。當教師能夠充分地挖掘出數學教材中所蘊含的德育因素,把德育因素融入到數學知識的學習中,相信學生在課堂上,既學會了數學知識,又增長了一定的品格積累,可謂一舉兩得。甚至這種良好品格的培養,將會對將來的學習有著助推力,會促進學生數學知識的消化和吸收。
例如在教學“認識時間”的環節,就可以適時地對學生進行珍惜時間的教育,告訴他們做事只爭朝夕的重要性。在學習“圓周率”這部分內容時,可以介紹偉大的數學家祖沖之的事跡,以及祖沖之是世界上第一個把圓周率準確地計算到小數點后六位的人,并且講述他在數學研究上的感人事跡,充分激發學生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且促使他們立下為國爭光的偉大志向。在教學“多位數的認讀”時,筆者以國家建設過程中的一些數據作為教學內容,既練習了多位數的讀法,又從一個側面使學生了解到改革開放之后,祖國發生的可喜變化,那欣欣向榮的景象都通過一個個數據反映出來,這樣學生萌發出愛國思想也在情理之中。
又例如在教學小數點的內容時,通過講述小數點點錯之后發生的后果,讓學生充分認識到做事嚴謹認真的重要性,從而培養認真答題、仔細檢查的好習慣等,這些都是我們身邊活生生的教材,都可以通過數學課堂對學生進行深刻的思想教育。
三、 抓住評價環節,讓評價有效承載德育作用
根據我們教學時教育性原則,筆者便經常結合所授教學內容,用實際實例說明數學在日常生活中的運用,讓學生認識到數學學科與日常生活的緊密聯系,從而促使他們更加熱愛數學學科。當學生對數學學習充滿了高漲的興趣,學習起來便也事半功倍了,這時再從評價環節對學生進行正面的教育引導,一定會使學生越來越熱愛我們的數學課堂,并且在思想品格方面發生可喜變化。
例如在學生回答完問題之后,教師充滿鼓勵地告訴他:“你真棒!你的這個思路非常新穎,解題方法也很簡便。讓我們為這名小小數學家鼓鼓掌!”這樣熱情洋溢的話說出來,學生會感受到來自教師的人文關懷以及殷切希望,會對學習充滿了無限的熱愛之情,直接促進他將來的數學成績提升。
在數學課堂上,我們不僅僅要把著眼點放在優等生身上,同時也要關注到后進生的學習狀況。當他們有了點滴進步,教師都可以進行鼓勵和表揚:“你這段時間表現真棒!老師真為你感到高興,繼續加油好嗎?”這樣溫暖的話語,會為后進生揚起前進的風帆,樹立起克服困難的勇氣。當課堂上教師能夠從學生發展的角度來進行評價,滲透德育教育,那么教育的效果自然會水到渠成。
四、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滲透德育教育是一項長期的工作,需要我們數學教師不斷提升自身教學素質,加強自我修養,努力突破教育過程中的重難點問題,而且積極豐富教育的方法和路徑,從而推動小學數學學科在學生品格方面良性促進作用,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志偉.新形勢下如何對學生進行德育教育[J].華夏教育,2009.4.
[2]劉洪正.淺談小學數學與德育教育二者關系[J].中國數學論壇,2010.5.
作者簡介:
吳龍喜,江蘇省淮安市洪澤湖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