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減負”已經成為大勢所趨。要想更好地順應時代的潮流,就必須對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給予足夠的重視。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要求教師不斷思考怎樣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實現教學效果的最大化,同傳統課堂教學模式相比,它更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和參與度,因此必須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為前提。
一、 提高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重要意義
新一輪課程改革,使我們小學數學課堂從僵化的知識傳授模式中解脫出來,將數學同生活相結合,極大提升了數學課堂的生動性和吸引力。小學生不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發育都有其獨特的階段性特點,他們對新事物充滿了好奇心,同時也極容易對繁重的課業負擔產生抵觸情緒。在這樣的背景下,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具有了全新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二、 現階段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大力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已經引起了小學數學教師的普遍關注,廣大教師在課堂教學實踐中進行了積極探索,可是從實際效果來看卻差強人意。歸納起來,可以發現其中存在著以下幾方面比較嚴重的問題。
(一) 學生聽的多,做的少
現階段有許多小學數學教師在課堂教學過程中仍舊采取傳統的主導模式,將自身置于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認為學生的年紀小,自律性差,如果讓他們“活躍”起來對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是非常不利的。受此影響,一些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完全將學生當成了聽眾,自己在講臺上滔滔不絕,講完理論知識之后就固定地做幾道練習題來使學生實現硬性記憶,全然不顧學生是否真正實現了對書本知識的理解吸收。
(二) 情景模式的濫用
情景模式本來是我們課堂教學的一個有力武器,可是不少數學教師在現階段已經將情景模式當成了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萬能鑰匙”,幾乎每堂課都要設計出類似的環節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也不管這些“情景”是否真地契合我們的課堂內容和學生的認知范疇,使得情景模式的效果大大減弱。
(三) 多媒體設備應用效率不高
現階段國家在基礎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資金,城鎮小學基本實現了多媒體設備的覆蓋,這為我們小學數學課堂教學的開展提供了絕佳助力。它不僅有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幫助教師更好地豐富課堂內容。可是從現實情況來看,大部分的多媒體設備淪為了文字的展示臺,成為了黑板的替代品。這樣做造成了多媒體使用效率低下,其特具的互動功能被嚴重浪費,
三、 提升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建議
針對上文中提出的問題,筆者經過深入研究,提出以下幾點富有針對性的解決建議。
(一) 提高學生的課堂參與度
要通過鼓勵學生,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起來。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利用自己的實踐去驗證書本上的理論知識。數學教師應針對課堂教學的相關內容,精心設置教學環節,力爭降低課堂活動所需的硬件條件,使全體學生都能夠獲得實踐的機會,這樣不僅有助于加深他們的印象,也有助于幫助他們借助感性實踐去理解生硬的數學概念。如在講《三角形面積》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在課前準備紙張、剪子之類的工具,在數學課堂讓學生通過折紙、簡拼等環節探索同底同高的三角形面積與長方形面積的關系,教師再根據學生們的討論結果進行總結。通過這樣的教學設計,不僅讓學生掌握了相關的數學知識,也使學生的手、腦得到協調發展。
(二) 巧妙利用情景模式
數學本身就是來源于生活,因此將數學課堂教學割裂于生活之外是非常不恰當的。小學數學教師應不斷優化情景模式的設計,利用小學生日常生活中常見的問題來構建情景,從而使學生能夠從自身的經歷出發來發現生活中存在的數學問題。在此基礎上,教師通過科學的引導讓學生在觀察、假設和驗證中學得知識,從而使數學課堂變得更加情趣盎然。
(三) 提高多媒體設備的使用效率
不可否認,對于絕大多數小學生來說,數學都是枯燥和難以理解的。多媒體設備能夠將數學內容借助形象生動的畫面和悅耳的音樂更加直觀地展示給學生,使枯燥的數學課堂變得多姿多彩,從而誘發學生對相關內容的好奇心和探索興趣,成功地吸引他們的注意,實現被動接受向主動探究的轉變。例如在初次講授分數這一概念時,數學教師可以制作一個簡單的應用,在顯示界面上羅列10個紅旗,在課堂上由學生隨機劃掉幾個,然后分析劃掉的蘋果占總數的幾分之幾,以此來調動他們的學習興趣。再比如在教學特殊圖形面積這一部分時,教師也可以利用事先制作的小程序來對特殊圖形進行切割和平移,將其轉化為學生們熟悉的圖形。
四、 結語
總而言之,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是一件關于我們小學數學教學優化發展的戰略性變革。將數學回歸生活,以學生日常生活為數學知識教學的起點,借助發達的信息設備,建立恰如其分的情景,幫助學生在興趣引導下主動地去學習。只有這樣,才能更好地實現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張丹.小學數學教學策略[M].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0:08.
[2]馬云鵬.小學數學教學論[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06.
[3]王光明.小學數學教學設計[M].教育科學出版社.2014:09.
作者簡介:南吉草,甘南藏族自治州夏河縣博拉無錫希望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