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曼
摘 要 本文通過對“雙師素質”內涵的解析,分析了我國高職旅游管理專業青年教師隊伍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分別從完善青年教師培訓體系,加強青年教師“雙師素質”培訓力度和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平臺,為青年教師提供機會進行企業實踐等方面闡述了青年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途徑與措施。
關鍵詞 旅游管理青年教師 雙師素質 培養
中圖分類號:G451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2.033
Abstrac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double teacher quality" connotation, analy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eachers in our country higher vocational tourism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youth and problems respectively from improving teachers training system of youth, strengthening the young teachers' double quality teachers' training and give full play to the advantages of school enterprise cooperation, to master the skills for the studio as a platform. Young teachers provide opportunities for enterprise practice and other aspects of the training approaches and measures of young teachers "double teacher quality".
Keywords young teachers of tourism management; double teacher quality; training
高等職業教育一直以來就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由于職業教育培養的專業技術型人才,所以它對我國社會和經濟發展有著重要的影響。高職院校在辦學理念與人才培養目標的設置上有別于一般的普通高等院校,其著眼點是培養具有一定創新意識,較強的專業理論水平和實踐操作能力,較高的職業道德的高素質專業技能型人才。要想培養出這樣的人才,相應地,高職院校在師資隊伍的打造和建設上也有別于普通高等院校,“雙師型”教師的培養就顯得尤其重要。而近年來我國高職院校都通過不斷地引進高學歷的青年人才來提升自身師資隊伍的整體質量。然而在引進青年人才進入高職教師隊伍的同時,如何去打造一支理論知識豐富、專業技能扎實過硬、具有較強的職業素養的“雙師素質”青年教師隊伍就成了擺在高職教育界面前的一個不容忽視的難題。
1 “雙師素質”教師的內涵
1995年,我國教育主管部門的文件中第一次有了“雙師型”教師這一說法。之后在1998年,國家教育委員會在吸收其他國家職業教育的成果和經驗并結合我國高等職業教育自身發展實際情況的基礎上,又提出了“雙師素質”教師這個概念。
在2004年國家出臺的《高職高專院校人才培養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以下簡稱“評估方案”)中,又對怎么樣才是一名“雙師素質”教師提出了一個具體的量化標準。通過對評估方案進行分析,我們可以看出,一名合格的 “雙師素質”教師在具備理論教學素質的同時,還應具備實踐教育教學的素質和能力。換言之就是,不僅需要教師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還要擁有扎實的專業技能,并且有突出的成績;擁有企業一線豐富的實踐工作經歷;擁有較強的社會溝通、組織、協調能力。這一評估指標的提法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 高職旅游管理“雙師素質”青年教師隊伍的特點和存在的問題
2.1 “雙師素質”青年教師的人數不足
目前,我國高職院校的教師絕大多數都是來自普通高校的往屆或應屆畢業生。這些新進的青年教師從普通高等學校的大門走入職業院校的大門。他們雖然有著深厚的理論知識,但是在專業技術、實踐教學能力與實習實訓指導方面還有所欠缺,還不具備稱之為“雙師素質”教師。針對這一情況,現在各高職院校也在有目的地引進一些企業一線的專業技術人才。但是由于政策措施不夠健全,加之教育教學工作本身的特殊性,使得這項工作開展起來還存在著一些困難。在2004年出臺的“評估方案”中對職業院校“雙師”素質教師人數方面提出了要求。專職教師中“雙師”素質教師人數必須達到一半以上,而示范院校則要求三分之二的教師為“雙師”素質教師。由此可見國家教育部門對于教師“雙師”素質的要求越來越高。
2.2 面向旅游管理專業青年教師的職業教育專業培訓缺乏
目前高職院校在引進的專業青年教師時候大多考慮的是是否專業對口,而對于是否學習過教學法,有沒有一定的教育教學經驗并不是特別看重。這些青年教師進入職業院校從事教學工作后,常常會出現這樣的問題:雖然他們擁有扎實的專業理論知識,但由于大多青年教師畢業于非師范院校,他們沒有接受過系統師范教育培訓,因此,新進青年教師大多缺乏教育教學方法的專業訓練,對高職學生的學情特點沒有充分的認識,對有效組織教育教學工作缺乏經驗,故而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較差。針對這一問題,雖然各個學校都采取了些措施,如對新進教師進行崗前培訓,針對高職青年教師的系統培訓并不多,許多青年教師還是處在自己摸索和向老教師私下請教的狀況中,這對他們的個人發展和成長尤為不利。
2.3 旅游管理專業青年教師企業一線實踐技能不足,實踐渠道較少endprint
新進青年教師絕大多數接受多年普通高等教育都具有較高的學歷背景,專業理論知識豐富,因此他們在思想觀念上或多或少還停留在普通高等院校的教育理念上,對職業教育認識不深,重理論研究輕實踐動手。大多缺少企業一線的實踐經驗,對于行業發展趨勢和變化掌握不夠充分。而職業教育的核心就是培養實踐能力和職業技能較強,適應社會發展和企業需要的專業技能型人才。如果教師只有深厚的理論基礎,沒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話,很難將書本上的理論知識與實際工作相結合,這樣學生即使知道理論原理也不知道如何運用,這就沒有辦法保證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
隨著我國職業教育的不斷發展,許多學校旅游管理專業都與一些具有一定行業影響力的旅游企業建立了長期深入的校企合作關系。并且各個學校也出臺了政策要求專業教師利用寒暑假的時間到與本專業相關的企業一線進行頂崗鍛煉。但是由于不同的專業特點不同,有些專業短期的實踐鍛煉并不能收到理想的效果。而申請長期頂崗鍛煉,對于專業教學也有很大的影響,故而在一定程度上不能達到理想效果。
2.4 對“雙師素質”教師的理解較為片面
很多教師對“雙師素質”的概念理解較為片面,認為所謂“雙師素質”就是教師既具備職業學校教師職業資格,又具有專業技術人員職業資格即可。這一片面的認識導致在現實情況下,很多青年教師都盲目的去考各種職業資格證書。他們誤以為只要擁有全國導游資格證書,他們就是“雙師型”教師。其實通過對 “評估方案”的解析,我們不難看出“雙師素質”教師的內涵范圍十分廣泛,考取相應的行業資格證只是其中一種方式。更多的其實是體現在與本專業相關的各類技能實踐活動之中。而參加技術實踐(如下企業頂崗鍛煉、參與旅游行業的發展等)更有利于教師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但是由于這是個長期的經驗積累過程,很難短期內收到明顯效果,所以常常被人忽視。
3 旅游管理青年教師“雙師素質”的培養途徑與措施
3.1 采用“引聘結合”的方式,擴充旅游管理專業“雙師素質”青年教師隊伍
高職院校除了常規的人員招聘之外,還可以制定一系列相應的政策,引進學科帶頭人,通過學科帶頭人的影響力和專業能力,來帶動整個專業的發展和青年教師的培養。同時還可以聘請行業內有影響力的專家、學者或者高級技術人員作為本專業的兼職教師。既可以采用設立“技能大師工作室”的方式,讓企業一線的專業人士對學生和青年教師進行“一對一”的定點幫忙和培養,也可以聘請他們進行某些專業課程的教學或者實踐教學環節的專業指導。青年教師可以通知日常的工作交流不斷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這些學科帶頭人和校外專家不僅是整個專業師資隊伍中的重要補充,同時對于優化和改善整個高職院校師資隊伍的結構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3.2 完善青年教師培訓體系,加強青年教師“雙師素質”培訓力度
(1)重視青年教師“崗前培訓”,強化教育理念。在成為一名合格的“雙師素質”教師之前,首先是要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青年教師在入職前,應該接受系統的教學方法和師德素質培訓。教師這一職業區別于其他職業,有其特殊之處。作為“傳道受業解惑“的人,只有系統學習高等職業教育學、心理學和現代教育技術,及時掌握高等職業教育規律,樹立正確的高職教育人才觀、質量觀和教學觀,才能更好地掌握高等職業教育教學的規律,更好地進行教學工作。同時還要熟悉高職院校常規教學管理和規范,了解學校的各項規章制度和教學要求,不出現重大教學事故。
(2)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幫助青年教師快速成長,全面提高職業素養。我國的職業教育發展時間不長,而且地區發展不平衡。要想更好地發展職業教育,需要我們走出校門,去其他地方學習和借鑒別人的成熟經驗。青年教師有熱情有沖勁,敢想敢干是他們的特點。因此,高職院校可以選派一些優秀的青年教師到職業教育較為發達的國家或地區進行學習和交流。通過走出去學習,拓寬視野,了解國際上最新的職業教育理念,提升人才培養的國際化意識。也可以以訪問學者的身份到國內外著名的大學或實驗室進修,或參加各類專業培訓及專題講座。同時我們也可以邀請國內知名職教專家、教學名師來校與青年教師進行溝通交流。通過這些專家學者的講座和經驗分享,了解最新的職業教育動態和專業發展趨勢。
(3)實施“傳幫帶”計劃,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平臺,強化經驗傳承。旅游管理老教師在教學經驗和教學方法上有很多地方是青年教師需要學習的,因此充分發揮教學團隊的互學互助精神,選擇一些政治覺悟高、專業技術扎實、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來對青年教師進行專業指導,幫助青年教師更快更好地適應高職教學工作。同時在技能大師工作室中,有很多有豐富實踐經驗的行業專家,跟他們一起學習交流可以互相收獲很多經驗知識。
(4)幫助青年教師進行職業生涯規劃。職業生涯規劃既是對教學科研工作的計劃又是對自己的鞭策。青年教師在進行職業生涯規劃時可以根據自身情況對教學安排、科研目標、實踐鍛煉等各個方面進行系統科學合理的規劃,這個規劃中不僅要對短期教學工作進行規劃,還要有中長期乃至長期的職業發展規劃,甚至包括個人的學歷提升的計劃。完成規劃后,還可以邀請行業專業和學科帶頭人一起來對青年教師職業規劃進行評估,幫助他們只有一步一步有計劃有目的完成規劃,獲得更大的成就。
3.3 充分發揮校企合作的優勢,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平臺,為青年教師提供機會進行企業實踐
青年教師在加強教學能力培養的同時,還應該跟多的深入企業一線進行實踐鍛煉。這不僅是培養“雙師素質”教師的一個重要舉措,對于企業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高職院校應該營造寬松的環境,鼓勵青年教師到本專業合作的企業中去進行頂崗鍛煉。在事先做好實踐鍛煉計劃的前提下,有目的有計劃的融入到企業一線崗位中去,了解企業的工作流程,提升自身的專業技能水平,將所學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際工作環境之中,為今后的理論教學積累經驗和案例,同時也為后面的科研項目積累素材。而企業可通過專業教師的參與和幫助來完善技術革新,幫助企業獲得更大的利益,形成企業、學校和教師三方之間的良性互動。
[基金項目] 湖北省教育科學規劃2016年度一般課題,“認知學徒制在導游職業能力培養中的應用研究——以技能大師工作室為平臺”(2016GB302)
參考文獻
[1] 鄧志良.國家示范性高職院校建設要求下的教師隊伍發展策略[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9(6).
[2] 姜維.目前我國高職教育國際化路徑的問題與對策[J].中國高教研究,2006(5).
[3] 姜建清.高職院校青年教師的可持續發展[J].職業技術教育,2007(11).
[4] 程敬恭.高校教師崗前培訓再論[J].教師教育研究,2009(3).
[5] 石振保.加強高校師德建設的若干思考[J].中國高教研究,2007(8).
[6] 陳小燕.高職院校師資隊伍內涵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職業技術教育,2008(17).
[7] 劉代友.論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隊伍的建設[J].四川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7(1):88-9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