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英
【摘要】建立錯題本,可以幫助學生減輕學習負擔,提高學習效率;可以幫助老師記錄學生困惑,反思教學癥結。通過分門別類,摘錄錯題;尋根究底,分析原因;舉一反三,糾正錯誤。讓學生在錯題整理中感受到快樂和信心。在錯題本的使用中,定期翻看;定期篩選,改編再練;相互交流,博采眾長。把錯誤變“廢”為“寶”,讓“錯誤”美麗起來,在糾錯中前進。
【關鍵詞】錯題本 高中政治 應用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49-0076-02
一、建立“錯題本”的意義
1.錯題本可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減輕學生學習負擔。
英國心理學家貝布里恩說過:差錯人皆有之,而作為教師,不對學生的錯誤加以利用是不能原諒的。怎樣才能減少甚至杜絕這種“頑疾”呢?方法很簡單——建立“錯題本”。通過“錯題本”的使用,將錯題回爐淬煉,可以更準確地把握知識點及概念點,可以避免或減少重復犯錯,迅速地提高學習成績。 同時,錯題本也是反思總結最好的工具。
2.錯題本可以幫助老師記錄學生困惑,反思教學癥結。
在”錯題本”上,教師可總結歸納不同學生發(fā)生的不同錯誤或錯誤的不同類型,分析出錯的原因。操作起來很簡單:每周將學生易錯的題剪下來,整理在“錯題本”上,同時還可復印成講義給學生重新做;有時也會帶著本周內(nèi)學生的錯題檔案,上一節(jié)“錯題反思課”。這樣的反饋對提高學生的成績起到了很好的作用。教師建立學生“錯題本”,可以及時掌握學生的“疑難雜癥”并對癥下藥,在薄弱處重錘敲打。用好“錯題本”既可避免題海戰(zhàn)術,節(jié)省時間,又能提高師生教和學的雙重效率。
二、建立“錯題本”的方法
1.分門別類,摘錄錯題。
把作業(yè)、練習、或試卷上做錯的和典型的題目找出來,并有策略地摘抄、整理、編輯在專用的本上。把錯誤的解法清晰地摘要在錯題本上,并在下面留一塊空白。留著整理期中、期末試卷中關于該章的錯題部分。把錯題按章歸類放置,便于后期總復習時作參考。
2.尋根究底,分析原因。
查找錯題產(chǎn)生的根源,要將其落腳在:概念不清、不會查找題目關鍵字、注意力不集中、不會使用公式、無解題思路等,這是建立錯題本最為關鍵的步驟環(huán)節(jié)。千萬別再幫著學生找找“馬虎粗心”之類的借口,從理論上來說,錯題之所以會錯,必然對應著孩子某一項知識或能力或情緒的缺失,將錯題落實在某個或多個知識點漏洞。這也是錯題一定要進行分門別類的主要原因。
3.舉一反三,糾正錯誤。
同學們手里要用紅色筆隨著老師的講解,在原題下面空白處記下自己沒有做出來或做錯的原因分析,最后按老師講的正確思路,一步一步規(guī)范地把原題做一遍,以便加深印象和逐步形成能力。如果此題有多種解題思路,可以在旁邊用另一色筆把幾種解法的簡要思路寫上。
三、錯題本的完善
1.充分利用,定期翻看。
學生務必兩周或一個月,或?qū)W完某一章節(jié)時,尤其在考試前把錯題集翻出來看看,將各種錯誤的類型分類歸納,進行思維重組,重新認識。對錯題不妨再做一遍,這樣就使每一道題都發(fā)揮出最大效果;再遇到同類習題,會立刻想起曾犯過的錯誤,從而避免再犯。做到同一道題不能錯兩次,同一類題目不能錯兩次,從而減少習題量。
2.定期篩選,改編再練。
過上一段時間后,要把錯題進行篩選,把那些完全弄懂且頗有心得的題目劃掉,把看上去仍有些生澀的題目標記,繼續(xù)進行強化和補救,作為以后復習的重點對象。針對自己的常犯錯誤,給自己出幾道題目,原題進行改編再練,考查自己對概念掌握、條件運用和知識結合的理解程度。
3.相互交流,博采眾長。
由于基礎不同,各位同學所建立的錯題本也不同。通過交流,同學們可以從別人的錯誤中吸取教訓,得到啟發(fā),以此警示自己不犯同樣的錯誤,提高練習的準確性。雖然每位同學的“錯題集”不盡相同,但其他同學的“錯題集”中的優(yōu)點是可以借鑒的,故同學們平時也要注意相互之間的交流。
心理學家蓋耶認為,誰不考慮嘗試錯誤,不允許學生犯錯誤,就將錯過最富成效的學習時刻。對于錯誤,如果我們能通過建立“錯題本”的形式,分析學生犯錯誤的原因,并能透過錯誤發(fā)現(xiàn)有關問題,在錯誤上面做些文章,就可變“廢”為“寶”,充分利用再生資源,讓“錯誤”美麗起來,這應該是建立“錯題本”的最高境界了吧。錯題不可怕,在一道題上一錯再錯才可怕,讓我們一起養(yǎng)成科學的寫錯題本方法,一起糾錯,一起前進!
參考文獻:
[1]吉振峰:《錯題本到底應該怎么做,才能達到效果?》
[2]百度文庫:《高考備考——科學整理錯題集,彌補知識漏洞》
[3]百度文庫:《如何制作高效錯題本,拒絕一錯再錯!》任俊琴
[4]百度文庫:《如何做好錯題收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