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的日趨復雜,社會對于會計專業的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與更高的要求。中職學校作為我國初、中級會計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陣地,在核心專業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實踐“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激發學生興趣,提升教學質量,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實務能力強、操作水平高的會計專業人才,是非常有必要而且可以實踐推廣的。
關鍵詞:“教、學、做”一體化;會計專業;教學實踐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以及市場經濟環境的日趨復雜,社會對于會計專業的人才提出了更大的需求與更高的要求。會計專業,作為中職學校較早開設的一種專業,廣泛存在于各個中職學校之中,成為我國會計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陣地。但在會計專業核心專業課程日常的教學中存在著理論與實踐脫離的問題,影響著會計人才培養的質量與效率,培養的學生不能很好地滿足社會的實際需求。在這一形勢下,我們有必要探討“教、學、做”一體化模式在中職會計專業中的實踐運用,從而培養出實務能力強、操作水平高的會計專業人才。
一、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內涵
“教、學、做合一”是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教育思想的核心,是中職理實結合教學理念的重要體現,是培養技能型人才不可或缺的教學模式。所謂“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就是將“教師教學”“學生學習”以及“專業實踐”有機結合在一起。具體來說,“教”指的是教師將自身的專業理論知識,以形象、簡潔的形式教授給學生。“學”指的是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需要實現學生與教師的有效互動,共同學習。“做”指的就是師生共同將理論知識轉化為實踐能力的一個過程,也就是實訓實習。
簡而言之,“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就是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和“做”相結合,也就是“工學一體,理實結合”?!敖獭薄皩W”“做”三者不是平行并列的,而是以“做”為中心,“教”與“學”的目的是為了學生會“做”,學以致用。在社會發展的新形勢下,“教”“學”“做”是有機聯系、密不可分的。只有這樣,才能打破傳統、僵化的教學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結合,培養學生的專業興趣與職業素養,使其更好地服務于未來社會發展的工作需要。
二、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踐的必要性
1. 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激發學習興趣
長時間以來,中職教師在會計專業核心專業課程教學工作中,傾向于以“教”為主,“學”“做”為輔的教學模式。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一般采用“灌輸式”教學,既不注重同學生的互動與交流,同時也缺乏必要的實踐能力的培養。此外,教師比較注重理論知識的講解,由于種種原因缺少實訓實踐的機會。這樣一來,學生很容易產生畏難情緒,很難調動他們專業學習的興趣,更難于達到專業素質與職業素養的形成與提升。
2. 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提升教學質量
傳統的教學大多為教師單方面的灌輸,教師不太注重學生的反饋,很少同學生進行溝通與交流,所以也就很難根據學生的問題,來調整自己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教學的質量自然很難得到保證。而實施“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以“做”為中心,“教”與“學”都為了學生會“做”,學以致用,“教”“學”“做”有機聯系,教學質量可以得到很大提升。
三、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實踐
(一)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教學設計中的實踐
“教、學、做”一體化充分體現學生主體、教師主導的教學思想,是工學一體、理實結合的教學過程。教學設計應當特別注意“教學內容”上突出教學任務,“教學過程”上突出學生自主學習,“教學組織”上突顯邊做邊學。具體地說,“教、學、做”一體化教學的教學設計應包括學習任務設計、學生學習狀況分析、學習目標設計、學習重點難點分析及解決方法、教學策略設計、學習環境及資源準備、指導學習的過程和步驟、學習結果的分析評價等。
(二)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課程設置中的實踐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課程是將理論教學和實踐實訓結合在一起的課程,在課程設置中應當充分體現“學中做”和“做中學”原則。強調以專業知識運用為主、以專業能力訓練為主、以完成項目任務為前提、以學生積極主動參與為特點、以教師創設條件過程引導為條件、課程評價以學生會做為目標?!敖?、學、做”一體化教學課程體系建設要在深入會計工作職業調研下進行,與時俱進。如果能編制為自己量身定做的校本教材更好。
(三) “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在課程教學中的實踐
1. 《基礎會計》教學采用單項模擬實訓,體現“教、學、做”一體化
《基礎會計》是會計專業學生的第一門專業課,也是最基礎、最關鍵的專業課。本課程涉及許許多多專業基礎理論,而學生還沒有相應的專業基礎知識,所以教師在教學中要千方百計結合專業實際,理實結合。
根據教學設計,利用《基礎會計》教學軟件進行“教、學、做”一體化教學實踐。例如《原始憑證》這節課,講授完原始憑證的定義、分類、要素、填制、審核理論知識后,在會計信息化實訓室運用教學軟件對應的原始憑證單項實訓進行常見原始憑證如支票、增值稅專用發票的填制與審核練習,做到理實一體,體現“教、學、做”一體化,讓學生邊學邊做,理論與實踐結合,提高學習效果。盡可能地組織學生到記賬公司體驗真實的憑證、發票,感受會計真實的工作氛圍。通過憑證填制與審核等實訓練習,學生反過來可以更好地理解書本理論知識,“教、學、做”相互促進,良性循環。
2. 《企業會計》教學采用綜合模擬實訓,實現“教、學、做”一體化
葉圣陶先生曾經說過:“教的目的,其實是為了達到不需要教的程度?!睋Q句話說,教師的教學不能是自己的一場表演,而應當切實地讓學生獲得能力與素質的提升。在學生具有一定會計專業儲備的基礎之后,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結合綜合模擬實訓有意識地激發學生去“學”和“做”,使其更好地發揮主觀能動性,實現自身理論知識的不斷完備以及實踐能力的不斷提升,從而實現“教、學、做”一體化教學。下面以《企業會計》課程為例加以說明。
《企業會計》是在學生學完《基礎會計》之后具有一定專業基礎之上的一門課程,實務性較強。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為學生創設一個良好的自主探究學習的教學環境,在理論的教學時可以簡明扼要點,更多的時間讓學生去“做”去實訓操作,也就是“做中學”。應充分利用現代化的教學手段,讓學生的“學”和“做”有相應的條件和前提,通過《企業會計》教學軟件進行綜合實訓,提高學生的企業經濟業務會計核算能力和水平,明確不同會計崗位的職責。《企業會計》教學軟件綜合實訓過程中,結合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和角色扮演教學法,讓學生在會計、出納、會計主管三角色相互轉換,使“教、學、做”一體化教學達到最佳效果,為學生的最后的頂崗實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在進行綜合實訓的時候,需要進行科學分組,每組三位同學好中差相組合,以好帶差,互相幫助,體現學生分工協作,共同完成實訓任務,既提高了整體水平又培養了團隊協作能力。
總而言之,在“教、學、做”一體化的模式之下,中職會計專業的教學可以實現質量與效率的同步提升。將“教”“學”“做”這三個要素有機結合在一起,就能做到“工學一體,理實結合”,實現學生與教師的良性互動與交流,體現“學中做,做中學”,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達到學以致用的最高教學目標。教師應當不斷完善并且積極推廣這一教學模式,實現理論與實踐的高度、有機結合,提高教學效果,為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更好的會計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程雅伽.淺析中職會計專業教學現狀和模式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5,(15).
[2]葉菊章.中職會計專業教學模式現狀及改革[J].中國校外教育,2014,(14).
[3]黃朝陽.中職會計專業技能型教學模式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2,(28).
[4]楊惠桃.基于實踐視角下的中職會計教學模式研究探討[J].現代經濟信息,2015,(10).
作者簡介:
葉德臺,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大田職業中專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