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對小學生開展教學活動中,學好語文知識是學生學好其他學科的重要基礎,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作為語文知識點中重要的內容,對學生的語文能力有著積極地促進作用。作文教育與閱讀教學將其有效結合,能夠使小學生更好的學習語文。因此,本文將針對小學高年級語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進行探索,使其為學生奠定良好的基礎。
關鍵詞:小學高年級;語文教學;寫作教學;閱讀教學
一、 引言
對小學生開展語文教學活動,可以有效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具備一定的寫作能力與閱讀能力,使學生能夠有效提高自身的語文能力與自身素養。因此,教師在實際課堂教學中,要注重將作文教學與閱讀教學進行有效結合,保證學生能夠更好的學習知識。
二、 注重培養學生讀后感能力
讀后感是學生在閱讀一篇文章中,對文章產生的一種情感共鳴,從而來激發學生的寫作興趣,使學生能夠將心中的想法表達出來,通過寫作來表達情緒的變化,來抒發自身的感受。教書在學生進行閱讀教學中,可以隨著文章中作者情緒的變化,來使自身形成一定的感受與情感變化。教師在實際教學中,學生在閱讀文章后,可以為其提供一定的引導,使其能夠提高學生的寫讀后感的積極性。
例如,教師在教學《生命與水》這篇課文中,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改變傳統的教學方法。傳統的教學方法中,教師要求學生默讀課文,然后教師便講解文章中的知識點,為學生講解主要內容以及表達的中心思想。這樣并不利于學生對文章更深入的理解,并結合讀后感寫作教學,使學生能夠有效將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首先,教師組織學生對文章進行閱讀,閱讀過后,可以組織學生展開小組討論,通過閱讀這篇文章,學到了什么?文章的中心思想是什么?使學生有目標去討論。學生之間展開充分的交流,學生能夠有效表達自己的想法,并能感受其他同學的想法,能夠深入理解文章內容。在學生討論之后,教師便可以引導學生寫讀后感,將自己的情感、感受表達出來。培養學生寫讀后感的習慣,教師可以根據教材內容,來有針對性的組織學生寫讀后感,這樣不僅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更能使學生形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有效的結合在一起,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
三、 基于自身喜好寫日記
對于我們每天所見所聞展開記述,這被統稱為日記。而日記中需要寫些什么這是當前小學生面臨的比較重大的挑戰。質量較佳的日記并非只是去記錄一日三餐,也并非是去依據自己的想象力去憑空捏造,而是需要學生在含有一定的真實情感的基礎上將所體現的生活趣事記錄下來。所以,通過閱讀來推動學生們對實際生活的感知,從而引發學生將讀寫有效的融和起來,使得生活中的比較有營養的所見所聞詳細的記錄出來,在某種程度上它可以被歸納到語文閱讀教學之中。而語文閱讀教學主要是去帶領學生去感知生活中的語文,從而將語文的特色充分地呈現出,讓學生們在日常活動中便能感受到語文帶來的魅力,以此來激發學生們寫作的興趣。把讀寫進行有效融合,可以使學生們深入到閱讀理解之中,此外還是學生學習語文閱讀的實質性體現。
例如,在學習五年級《只有一個地球》這篇文章時,語文老師可以帶領學生們展開閱讀與學習,對于文章之中對地球的描述上面藍色和白色的紋痕相互交錯,周圍裹著一層薄薄的水藍色“紗衣”。地球,這位人類的母親,這個生命的搖籃,是那樣的美麗壯觀,和藹可親。可以充分地體現出地球的美麗,而當我們不好好保護地球時,便會使她不再那么美麗,還會導致我們別無去處。當學習這篇文章時,充分的使學生們感受到地球的重要性,以及我們人類與地球之間的關聯,通過老師的加以引導,可以使學生們樹立起保護地球的意識。當課程結束后,語文老師可以布置一個作業,讓學生們同家長去植樹,將植樹的過程詳細地描述出,在植樹過程中,不僅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自己動手的快樂,還會激發學生們保護環境、愛護自然的情感,為保護地球貢獻出一份力量。在親身感受之后,在把自身感受以及想法通過日記記錄下來。由閱讀文章到聯系實際,最后通過日記的形式將其整體記錄下來,無論是情感還是植樹的過程的記錄,都會使學生寫作的興趣得以提高,使學生們深切地感受到寫作的樂趣,展開閱讀的最終目的是為了使學生們在學習語文的同時能夠增強寫作質量。
四、 基于相同之處尋找不同
所謂盡信書,不如無書,若是學生們只會讀書,并且只對文章表面的意思進行了解,并不去對其展開深入研究,還不能將自身的想象力合理的應用其中,致使學校不能將完整的學習過程呈現出來。在對小學語文教學時,語文教師需要加大對學生改寫式讀寫結合的引導力度,使學生在學習中改寫,從而使小學生們的想象力得以提高,使得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得以增強。在對語文課文進行閱讀時,轉變文章的表達方式以及作者的真實情感并沒有很大的困難,但是對文章進行創新改寫是一項比較艱巨的任務。
例如,在學習《“諾曼底”號遇難記》這篇文章時,教師可以先組織學生進行閱讀,在了解文章大概內容后,通過多媒體向學生播放沉船視頻,學生便能通過對聲音、動畫的觀看,可以直觀地感受到哈爾威船長在生命的最后關頭,將生的希望讓給了別人,使學生能夠融入到情境中,感悟船長舍己為人、忠于職守的精神。然后引導學生進行寫作,將自己的情感表達出來,按照文章形式,將發生在身邊舍己為人的事寫出來。因為學生不同,其所具備的思想也會有所不同,對于事物的了解與看法都會含有差異,生活經歷也有一定的差距。當小學教師在教學中,使學生們充分感受到與生活相近的文章以后,再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真實情感來改寫文章,從而將內心的想法與感受抒發出,以此來增強學生們的寫作能力。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教師在對小學生開展語文教學中,要注重將寫作教學與閱讀教學相結合,使學生語文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為學生日后學習語文奠定良好的基礎。閱讀與寫作教學的有效結合,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其語文課堂教學質量,從而推動我國小學語文教學質量的發展。
參考文獻:
[1] 張青華.淺談小學高年級語文閱讀教學中的讀寫結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7,08:114+117.
[2] 朱鳳梅.如何在小學高年級語文中促進閱讀與作文教學的整合[J].中國校外教育,2017,11:133.
作者簡介:雷鳴,小學一級教師,四川省成都市雙流區九江鎮蛟龍港五星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