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一年級英語教學實踐中,我根據班級特點設計了小組合作學習方案,并在課內和課外分別進行了實施。并對小組合作學習方案實施后的成效進行了分析,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與更多的老師來探討有關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小組合作;方案設計;實施過程;成效分析
合作學習是一種信息互動的過程,是師生間雙向型和師生與生生間的多邊互動。小組合作有利于培養學生的交際能力,有利于學生自我意識的形成和發展,能夠培養他們的合作能力和團隊精神。在一年級英語教學實踐中,我嘗試運用了小組合作學習,過程如下:
一、 小組合作學習方案設計
1. 教學目的:通過小組合作加強一年級學生自主學習,自我管理的能力,培養他們的合作意識和競爭意識,促進他們互相督促、互相學習,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促使其快樂成功地學習英語。同時減輕我的教學負擔,從而提高教學效率。
2. 編組優勢:首先兒童心理學家指出,學習英語要從娃娃抓起。在不影響孩子母語發展的基礎上,對兒童進行英語教育越早越好。研究表明,6歲左右是兒童學習語言的敏感期,孩子學習英語應從6歲左右開始,也就是從小學一年級左右開始,在這個階段學習外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年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處于起跑線,教師一開始就使他們適應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對他們今后學習英語有很大益處。其次,一年級學生愛學,敢說,善表現,在課堂上表演對話時能夠很好地配合教師進行操練。
3. 編組過程:編組要有策略,合作學習小組的建立應遵循3個原則:自愿、成員互補、人數要少。首先,讓學生自由組合,四人一小組男女生各兩人,但一年級學生組織能力有限,作為教師我給予適當指導。一開學幾個星期下來,我通過對每個學生暗地觀察,在各節課上的表現,任課老師的反饋,對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有了初步的判定。每組組長是全組學習、活動的主要組織者和監督者。我按照學生層次差異確定每組組長,然后小組自建具有英語特色的組名(例Apple team之類),學生自主管理。為了方便小組合作,在座位安排上我也以這些小組為單位分成十一個模塊,這很大程度上縮短了小組活動因臨時編組而浪費的時間,同時使小組間的聯系更加緊密、活動更方便。
二、 小組合作學習實施過程
1. 課內實施
(1)角色扮演
我教授的一年級英語教材,每個單元都有A Learn to say、B Look and learn、C Look and say、D Fun house四個板塊。在A Learn to say和C Look and say看圖討論中的對話內容如問候、談論衣服、買賣食品等都可以用作角色扮演的素材。學生單獨面對教師或集體,緊張害怕,但小組活動氣氛輕松,經過互相幫助集體表演準備好后向全班匯報表演時,信心倍增,效果極佳。
(2)單詞聽說
每小組都有一套單詞活動卡片。在教授完B Look and learn后,我要求小組為單位拿出卡片進行單詞聽說練習。方法一,由組長出示單詞卡片小組齊讀。方法二,A生出示卡片B生朗讀,其余兩生評分,然后再讓B生出示卡片C生讀,以此類推等等。小組成員相互監督以達到鞏固單詞的目的。
(3)課堂游戲
除了D Fun house中的課堂游戲,還有教學中運用的一些鞏固單詞句型的游戲。例如Look and guess、Magic eyes、Whats missing?等等,能最大程度地調動學生身體活動,口、手、耳、眼、腦并用,也使游戲氣氛活躍而井然有序。
2. 課外實施
(1)組織好早上的英語晨讀。
(2)負責前一天英語回家聽讀作業的檢查。
(3)每日課后小測評分。
(4)組織小組表演課文對話。
(5)定期總結小組成員近期學習情況并及時向老師匯報成果。
(6)組長由英語課代表管理,教師對課代表的學習和工作進行直接管理和指導。
(7)全班實行分數競爭制,每周由我和各小組長隨機檢查小組成員的單詞、日常交際用語的聽說情況和課文對話表演情況,分別給予評分(包括五星四星三星三種級別),期末進行星星排名,評出“最佳合作星星組”,給予獎勵。
三、 小組合作學習成效分析
這一學期自從實行小組合作制以來,大部分英語學習情況都由學生自行管理,由各組組長負責執行,課代表監督,我的工作僅限于指導和評定。每天都有預習和復習任務,我對學生實行隨機抽查,每次每組抽一至兩名學生,給予總評分并記入該組的日常星星欄內。抽查結果大多是五星,四星較少,三星幾乎沒有。實踐證明這種做法使我們班的學生形成相當良好的學習習慣,而且在其他學科學習和課余時間也發揮到了相當大的作用,比如在其他學科中,在社會實踐活動中,小組成員自然而然形成一種合作氛圍,并懂得自覺地互相幫助。實踐證明,無論在學生語言能力的提高上,還是在學生人格塑造上,小組合作學習都是一條優化外語教學的有效途徑。
但是,由于日常活動都是以小組為單位,而班級評比也實行小組競爭制,一年級學生愛于表現,爭強好勝的個性有時會致使小組間因競爭而產生摩擦,從而出現“小團體”的分裂局面。此外,無效參與在一年級較為常見,如面對新授對話,有的學生準備好就急于表現,這種參與基本上是無效的,要設法提高學生參與的有效性。面對眾多的問題,我事先就要做好鋪墊工作,防患于未然。如鼓勵小組間合作,適當給予加分;每周由各小組組長做總結,表揚學習紀律雙優生;對較后進的小組合作放低標準,多加肯定等。及時解決弊端,小組合作的優勢才會體現得更加明顯。
四、 結語
以上是我在合作學習教學實施過程中的一些心得,以此拋磚引玉,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學到更多有效合作學習的教學策略。
參考文獻:
[1]黃遠振.《新課程英語教與學》.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
[2][美]羅卜特.E.斯萊文著,王紅澤譯.《合作學習與學生成績:六種理論觀點》.《外國教育資料》,1993年第1期.
[3]王國章,吳永玲.《合作學習及其嘗試》.《教育改革》,1995年第1期.
作者簡介:
費雅丹,江蘇省蘇州市彩香實驗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