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數學相對來說難度不大,趣味性較足,能夠得到大部分小學生的喜愛。為了保證更為高效的開展小學數學教學活動,需要教師完成對課堂評價的思考,讓課堂教學評價充滿張力。因此,教師需要正確認識自己與學生的位置,和學生一起完成課堂評價,同時能夠結合學生每節課不同的表現,動態的完成評價,并針對評價開展后續工作,能夠針對學生存在的問題,及時找出解決方法。從而提升小學數學教學的有效性,落實教學目標。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評價;張力
一、 引言
小學生初步接觸數學,還處于對數學抱有極大的興趣,能夠積極配合教師完成數學學習任務的階段。教師應當把握好這一時機,盡可能系統、全面的傳授給小學生數學知識,幫助其打好基礎。與此同時,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較差,教師需要利用多種形式來引導小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課堂教學評價能夠幫助教師隨時了解學生對課上知識的理解和接受情況,也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與其他同學之間的差距,發現自己在數學學習上存在的問題。因此,教師需要重視課堂教學評價工作,讓課堂評價更有張力,真正的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
二、 師生共同參與課堂評價
教師需要重視學生在課堂上能夠發揮的主導作用,鼓勵學生樹立主人翁意識,及時指出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課堂評價工作可以由師生共同完成。教師針對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給出中肯的評價,同學之間也能夠互相評價,全面了解每個學生在課堂上的情況。同時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對每次課作出點評,指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存在的問題,為教師提出建議。這樣在師生的共同配合之下,教師和學生都能夠發現自身在課堂教學和學習中存在的不足,并根據他人的評價作出自我完善。從而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工作趨于科學化,保證教師和學生在充滿張力的課堂評價中均能不斷的提升自我,落實教學目標,讓學生更扎實地掌握課上所學內容。
例如在學習計算正方形和長方形的面積時,教師就可以針對學生在課上的表現作出評價,本班的學生也可以對同學提出自己的看法。特別要對在課上表現不夠積極的同學提出鼓勵,指出表現十分積極甚至有些太過活躍的同學的問題。從而在教師和同學的引導之下,協調本班的學習狀態和聽講狀態,讓更多的同學都能在課上發表個人見解,以最好的狀態來參與到課堂學習之中。學生也可以在課堂評價環節結合長方形和正方形向教師提問,保證自己能夠接觸到更多與正方形和長方形相關的知識,同時也可以讓教師在學生的問題中發現自身存在的不足。從而保證讓課堂教學評價充滿張力,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更高效的落實教學目標。
三、 動態完成課堂評價
事物都是存在于發展變化之中的,小學數學課堂評價也需要教師以一種發展的眼光看問題,完成動態評價。這就要求教師在課上盡可能全面的觀察每一個學生,了解大部分學生在課上的表現,并結合其課前、課后的表現,以及在本節課上所學到的知識,給出一個更具發展眼光的評價。為了保證既能做到動態評價,同時不影響正常的教學,教師可以對學生分組,每節課重點觀察一至兩個小組的情況,結合學生近期的表現在課上及時作出評價。這樣每節課都能夠有針對性地對學生展開動態評價,增強了課堂教學評價的張力,可以讓學生感受到教師對其的重視,并且也給了學生不斷提升自我的機會。
例如在學習認識鐘表時,部分小學生在單位的換算和時間的認知上會存在一定的問題。教師就應當保持耐心,及時發現學生在學習這部分知識時的進步,能夠在課堂教學評價中針對學生的進步提出表揚,降低學生學習有關鐘表的知識的難度,鼓勵學生能夠在教師的幫助下掌握相應的知識。教師結合學生的情況作出的有針對性的評價,結合學生的變化給出動態的評價,可以隨時追蹤學生,引導學生逐漸獲得進步。
四、 結合評價開展后續工作
教師應當意識到,開展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并不是單純的走過場,而是應當重視評價,能夠根據評價中出現的問題及時找出解決方法。因此,教師應當針對學生的問題給出合理的評價,并且能夠鼓勵學生及時改正自身的不足。教師也需要重視學生對自己作出的評價,結合學生的建議完善教學形式,盡可能保證學生在課上接收到自己更為喜愛的教學形式,對學生的發展能夠發揮更大作用的教學內容。針對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教師最好能夠當堂發現問題當堂予以解決,可以從學生最大的毛病入手,抓住主要矛盾。也可以從學生最能接受的方面入手,逐步地完善學生的數學學習。結合課堂教學評價開展后續工作,可以保證整個教學活動的完整性,讓學生認識到,教師和同學對自己的評價,能夠幫助自身提升數學成績;學生對教師的評價,可以幫助教師將課堂教學開展的更為豐富多彩,高效有序。從而為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工作增添張力,師生獲得共同進步。
例如在學習分數的加法和減法時,小學生對于分數的認知可能出現漏洞,教師需要將教學的重點放在同分母分數的加減法計算上。在授課的最后環節,教師需要再次總結本節課所講知識點,并且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大部分學生在計算時出現的不約分等情況作出強調,再有針對性的練習幾道同類型習題。教師結合課堂評價開展后續教學工作,給了學生查缺補漏的機會,能夠盡可能保證學生在課上扎實地掌握數學知識與技能。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需要和學生一起參與到課堂評價之中,并基于動態的角度給出發展性的評價,同時能夠針對評價開展后續教學工作。從而讓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充滿張力,落實教學目標,提升小學生的數學素養。
參考文獻:
[1] 廖再發.關于農村小學數學教學生活化的幾點思考[J].求知導刊,2015,(20):116.
[2] 許長柏.小學數學課堂教學評價的幾點思考[J].中國校外教育,2013,(S1):74.
作者簡介:張志華,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高新園區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