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在低碳教學理念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探討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融入低碳教學的策略,以期開啟初中美術課堂教學的新風尚,提高學生環保減排的創意能力,做到讓“低碳理念”真正走進我們的日常生活,為環保問題獻出綿薄之力。
關鍵詞:低碳教學;初中美術;課堂轉型
一、 引言
環境保護從小做起至關重要,青少年更是地球發展未來的繼承人,然而在實際生活中,當代初中生的環保意識并不強,一些不夠低碳環保的小習慣小行為隨處可見。作為初中美術教師,應該依托美術學科教學內容,逐步培養和引導學生養成愛護環境、低碳環保的良好習慣。初中美術教師在美術課堂積極實踐和嘗試開展低碳教學,是教育與環保問題兼得的新風尚,有著多方面的現實意義,對于培養學生的低碳意識,為環保作貢獻;開啟美術教學新風尚,豐富教學形式;發揮美術課育人功能,培養多種能力等方面意義重大。
二、 樹立節約意識,形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隨著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人們幾乎不再為了衣食住行發愁,很多中學生都養成了鋪張浪費的不良習慣,諸如不愛惜教材,畫筆成套成套地購買,用到一半就換新的,洗畫筆浪費水資源,畫紙隨意丟棄隨意浪費等,這些在美術學習中的行為習慣與低碳環保是相悖的。面對這些常見現象很多美術老師也不以為意,筆者認為美術教師應該重視對學生低碳環保意識的培養,抓住日常教學的契機,引導他們樹立節約意識,養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
例如,在講授蘇《當一回蔡倫》這一課的時候,為了體現低碳教學的理念,我抓住契機對其進行了低碳環保節約思想的教育。首先,讓同學們了解紙張制作的基本原理、流程和方法,然后讓大家思考在造紙術發明之前古人是如何書寫記錄的,在他們了解了古代甲骨文、竹簡和帛書相關知識后,我引導他們思考:“同學們,與紙張記錄相比較,哪種記錄方式更方便呢?”很多同學脫口而出紙張記錄更方便,其他記錄相對更艱難且不易保存。就在此時,我再給大家播放了一個貧困山區沒有充足的課本的相關視頻,學生們大多數都默默低下了頭,我抓住機會提問:“大家看完這個視頻后心里有什么感觸?”學生們壓低了聲音說道:“老師,我們平時都不愛惜書本和作業本,這些都是紙做的,造紙術的發明是人類的貢獻,我們今天浪費紙張實在是不應該!”……“老師,我們應該愛護書本,等以后畢業了我想把書本捐給貧困山區,實現資源的循環利用!”……由此,在向學生傳遞美術專業知識的同時,培養了學生的節約意識,有助于學生逐步改掉美術學習過程中的一些不良習慣。
三、 環保創意實踐,積極動手探究“變廢為寶”
帶領學生積極進行環保創意實踐,鼓勵學生積極動手探究,實現“變廢為寶”亦是低碳教學的一大實踐途徑。我在美術手工課教學中就常常會帶領大家一起,發揮創意和想象,充分利用身邊的材料設計制作各類小物品,“變廢為寶”實現資源的再利用。
例如,課前我準備了一些紙杯、紙碗、吸管、易拉罐等作為美術材料,結合紙質材質的材料特性以及外在的形狀,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力,鼓勵學生根據自己對美術的見解再創造。在這種公開自由的課堂氛圍中運用之前學到的美術創造技能,比如畫、剪、卷、粘、刻等裝飾造型方法,學生們創造出很多獨特精致的美術作品:有的學生將紙盤子倒扣在桌面上,將吸管剪成大小不等的幾節擺放在紙盤的左右兩邊,一只活靈活現的小螃蟹就做成了;還有的學生運用一雙巧手將一次性紙杯進行折疊、修建和卷邊等創作,馬上就變了一把做工精美的小椅子。還有的同學創作出了熊貓、雨傘、電視機等其他可愛的造型。這些富有新意的藝術作品材料都來源于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廢棄物品,不僅節約了制作材料,而且繼承了“廢物再利用”的環保設計理念,將平時美術課堂中修剪后剩余的美術材料邊角料等巧妙加以利用營造出個性化的藝術美,激勵學生在“千變萬化”的“變廢為寶”過程中體驗美術學習的樂趣,不僅提高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還在潛移默化中培養了學生廢物利用的意識能力。
四、 關注環境問題,引導學生描繪美好的家園
繪畫是美術教學中占據比例較大的組成部分,不同的畫面代表了學生不同的內心情感和想法,學生們用畫筆可以描繪出自己心中的夢想。因此教師可以結合初中美術課本中的教學內容,將“低碳環保”理念與美術繪畫、生活行為有機地融合在一起,鼓勵學生用畫筆進行低碳環保的主題創作,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的點滴之中為環境問題作貢獻。
例如在蘇少版教材中《自然與生活的定格》這一課的教學中,我嘗試了將“低碳教學”理念融入美術課堂的實踐。我對大家說道:“同學們,通過剛才的作品欣賞,我們可以看到,自然界不乏這么多美好的東西和作品,然而再回歸我們的生活實際,我們除了要發現美、欣賞美,還應該創造美不是嗎?”接著,我為大家展示了很多觸目驚心的環境污染照片,以此引導他們關注滿目瘡痍的環境問題,讓他們充分認識到當前環境污染的嚴重問題,鼓勵他們提起畫筆描繪自己心目中的美好家園。學生們思維打開了紛紛創作起來,有的學生將森林比喻為一盤菜,設計了人類不斷用筷子從盤中索取的圖案創意,以此來號召人類減少對森林的過度砍伐,保護地球的綠色資源;有的設計了以下畫面:幾個人圍成一個圓圈,圓圈中央有一棵生長茂密的綠色大樹,此公益海報的畫面比喻希望地球上的人類同心協力,可以共同打造美好的家園;還有的同學設計了地球水龍頭的海報模型,反映了水是生命之源的重要性,呼吁大家節約用水,保護環境的美好綠色家園夢想。
五、 結語
在初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節約意識,幫助學生形成良好的美術學習習慣;可以帶領學生開展環保創意實踐,與學生一起積極動手探究,實現資源的“變廢為寶”;還可以鼓勵學生關注環境問題,引導學生描繪美好的家園,通過多方面的努力,將低碳教學的理念滲透到日常教學活動中,感染學生在點滴之間關注環境問題、保護環境,以此開啟美術課堂教學的新風尚。
參考文獻:
[1] 史國英.引低碳之源 灌美術之園——淺談低碳環保意識在初中美術教學中的滲透[J].考試:教研版,2012(3):136-136.
[2] 趙權.低碳創意美術課堂教學中的點滴感悟和嘗試[J].中學課程輔導:教學研究,2015(12):26-27.
[3] 鄧斌.低碳生活在美術教育的滲透[J].魅力中國,2013(28):254-254.
作者簡介:錢英,江蘇省張家港市兆豐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