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思想政治是高中階段的重要課程之一,對學生的學習和綜合發展影響深遠。農村高中因為其自身的特殊性,致使思想政治教學中問題的預設與生成非常關鍵。本文中,筆者首先闡述了預設與生成概念及關系,然后結合農村高中的實際情況,分析了思想政治教學中問題預設與生成策略,希望能夠為今后相關方面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依據。
關鍵詞:農村高中;思想政治;問題預設;生成
一、 引言
近些年來,隨著新課改的深入推進,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現狀有了很大改善,教學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升。然而,從當前高中思想政治教學的實際情況來看,教學現狀不容樂觀,特別是農村高中政治教學,依然存在諸多問題,如教學過程中問題的預設和生成并不統一,嚴重影響了教學效率的提升。因此,必須要加強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問題的預設和生成的探討。
二、 預設與生成的概念
(一) 預設的概念
何為預設?預設的理解可以從“預”和“設”兩個方面著手。“預”指的是預先、事先的意識,與常見的預料、預測、預估等是一個道理;“設”指的是設計,在從事某項工作之前根據一定的目標和要求,預先制定方法、策略等,教學上表現為教學設計。
(二) 生成的概念
生成在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使用頻率比較高,很多場合都會用到生成一詞。生成表面看是長成、形成的意思,從教學角度來看的話,生成指的是教學理念、教學方式、教學模式的構建,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關注的是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成長。
三、 預設與生成的關系
首先,課堂教學中必須要有預設,沒有預設教學無法有效進行。以思想政治教學為例,教師教學的開展是有計劃的、有目的的,預設有利于教學的有序開展。
其次,課堂教學離不開生成。在新課改下,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受到的重視度越來越高,更加注重個體之間的對話交流,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問題的生成能夠促進生生之間、師生之間觀點、思想的碰撞,提升教學的效率。
最后,預設與生成是辯證統一的。預設與生成的辯證統一其實是從哲學的角度看問題,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矛盾的統一。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中,問題的預設和生成相互之間既存在區別,也有很大的聯系性,二者是相輔相成、和諧統一的關系。
四、 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問題的預設與生成策略
農村高中教學具有特殊性,相比于城鎮高中教學,農村高中的學生整體素質而言比較低,學生對教師的依賴性比較強,在學習過程中需要教師的不斷鞭笞,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農村高中教學的模式化比較嚴重,忽視學生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學生對問題的思考及探究能力不足。因此,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必須強化問題的預設與生成。接下來,筆者在參考相關文獻資料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就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問題的預設與生成策略進行探究。
(一) 形式預設和內容生成兩手抓
農村高中政治教學中,應當嘗試多種方式教學,在實際教學過程中靈活運用各種教學手段。通常情況下,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常運用到的方式有知識傳授式、集體討論式、合作探究式等。在講解到經濟部分的內容時,以“儲蓄銀行和商業銀行”為例,教師可以先向學生演示一遍利息的計算,使得學生能夠掌握利息的含義及計算方法,然后進行情境創建,模擬銀行情景,以合作探究的方式讓學生展開問題的探討,以此了解儲蓄存款的類型和特點,之后再進行深入的引導和探究,讓學生明白儲蓄風險及投資理財的技巧。
(二) 創設情境,引導問題生成
對于農村高中學生而言,本來平常的知識面就不是太廣,思想政治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當努力拓展學生的知識面,通過知識點的講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改變以往思想政治教學中理論教學枯燥無味的現狀。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問題的探討一定要重視氛圍的預設,更要注重知識的生成,消除學生對思想政治學習的排斥感,通過理論和案例結合,營造濃厚的教學氛圍。比如,在學習“人的價值”相關知識內容的時候,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教學,將實現準備好的《感動中國》有關視頻播放給學生觀看,學生在觀看視頻的時候,整個教室顯得非常安靜,學生的表情異常沉重。在這樣的氛圍中,學生的情緒容易受到感染,從而加深學生對“人的價值”的正確認識和理解。
(三) 捕捉“非預期因素”,體驗生成
農村高中教學中,學生的教學體驗比較缺乏,教學過程中學生只能單項式地接受知識的“洗禮”,無法發揮出主體地位的作用,情感體驗異常缺乏。因此,思想政治教學中,教師應當捕捉“非預期因素”體驗生成,倡導民主、開放、寬容的教學氛圍。在這樣的教學氛圍中,非預期因素會增加,如“突發事件”、“偶然事件”等,非預期因素的存在勢必會引發學生高層次的思維活動,激發情感體驗的沖動。以政治部分“民主監督”相關內容的教學為例,教師可以通過幻燈片,向學生展示一個情景:種瓜農戶到縣城賣瓜晚上回去的時候被搶,于是跑到派出所去報案,但此時已是晚上10點多,值班民警說太晚了,已經下班了,要報案明天再來,并且對瓜農說一車西瓜反正沒幾個錢,明天再來也不要緊。幻燈片播放完之后,教師提出問題:如果你是瓜農,你會怎么做?引發學生的思考。突然間,課堂上各種聲音不約而同地出現,有的說民警行為沒什么過錯,畢竟下班時間,有的說民警沒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雖然下班,但是民警必須要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為了更好地促進學生思考,教師給予學生時間探究,在探究中生成答案,使民主監督的實質和意義深入人心。
五、 結語
總而言之,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學問題預設與生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不僅能夠促進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更能夠培養學生的學習思維和綜合素質。因此,作為一名農村高中思想政治教師,一定要認真分析以往教學問題預設與生成時存在的問題,既要重視形式的預設,又要重視內容的生成,創設合理的教學情境,引導問題生成,同時捕捉“非預期因素”,給學生體驗生成的機會,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的發展。
參考文獻:
[1]蓋紅靈.農村中學思想政治教學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文學教育:中,2014,12(5):146-146.
[2]王靜.高一思想政治課堂教學中的預設與生成問題研究[J].人間,2016,228(33):145-146.
作者簡介:
施金柱,福建省福州市,福建省平潭第二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