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學由傳統教學模式對地理知識的死記硬背,轉變為不斷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促使學生的主動發展。豐富多彩的地理課堂學習活動,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讓學生在探究知識的過程中掌握學習地理的規律,培養學生用學到的地理知識去分析與解決生活中的相關問題。本文就如何在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關鍵詞:初中地理;能力培養;自主學習
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每個學校都越來越重視學生的自主學習。教是為了不教,教師如何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成了熱議的話題。作為初中地理教師,已經不能停留在通過教師的講解和灌輸讓學生了解和記憶地理知識的層面,必須在日常的地理教學中不斷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地理學習能力,必須進一步挖掘學生學習地理的潛能,從而提升學生主動學習地理的積極性,進而使學生能夠利用已有的地理知識來分析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素質的全面提高。通過筆者的實踐和思考,認為初中地理教師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提升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一、 利用相關情境,開展自主學習活動
地理學習與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在地理教學中可以創設相關的地理問題情境,引發學生好奇的同時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良好的問題情境,問題具有趣味性,同時具有梯度性,能在教材內容和學生之間架設求知的橋梁,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給學生的自主學習活動創造良好的動機。學生原有知識和問題情境中新的學習任務的不協調將進一步激發學生的思維,使學生主動地探索探究,從而在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基礎上有效地達成教學目標。
例如,在學習《印度》時,先展示“金磚五國”,讓學生意識到印度作為金磚國家,是有一定的經濟實力的,然后又展示印度掛滿人的火車,展示印度擠滿人的火車站,還有印度的貧民窟的景象,前后造成了巨大的反差,有了鮮明的對比,自然而然激發了學生學習的渴望。在此基礎上提出自主學習問題:印度在哪里?為什么會有如此鮮明的差異?
再如:在學習《黃土高原》水土流失時,先展示筆者去壺口瀑布時拍攝的攜帶著大量泥沙黃河水的圖片,使學生認識到黃土高原水土流失嚴重,接下來繼續展示筆者在黃土高原高速上拍攝的黃土高原的景觀,并不是大家認為的光禿禿的,黃土裸露的景象,而是植被覆蓋良好的一片景象,“難道老師去了一個假的黃土高原?”通過問題很好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學生自主探究的欲望被很好地激發出來,將很好地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實踐表明建立在合適情境基礎上的學生的自主學習是往往是自覺的、高效的,通過調動學生學習的熱情,學生對每一節地理課都會有所期待。
二、 注重學習過程,培養地理學習方法
學生有了學習地理的熱情,并不代表學生就能學好地理,良好的恰當的學習方法能使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從容不迫,有的放矢,同時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增強信心,收獲喜悅,使學生在學習中保持長久動力。相反,如果方法不當,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遇到挫折,停滯不前,將大大削弱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信心。因此,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的過程中,要及時關注學生的學習過程,給予必要的指導,培養學生的地理思維和地理學習方法。
例如,在學習人口問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去思考人口數量過多、增長過快帶來的不利影響,會缺乏辯證的思維。教師在此基礎上應加以引導:“人口數量多、增長快有啥有利的影響?”還需要結合教材的一個活動,引導學生思考人口問題還包括人口數量過少,增長過慢帶來的有利和不利的影響。讓學生在自主學習時養成辯證思維的好習慣,多次訓練學生就能養成全面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 積極聯系生活,學習生活中的地理
在《地理課程標準》中,強調“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如何體現“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的理念?就是學生要學會在生活中收集相關資料,觀察一些地理現象,以地理的觀點去分析生活中遇到的一些問題。這種學習活動,能夠將學生學到的地理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學生學會利用地理知識,解決生活問題,不但鞏固了地理知識,還掌握了探究地理知識的方法及途徑,使地理學習更加靈活與實用。
地理知識本身和日常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發現和理解這種聯系。例如,教師可以把民居作為一個專題來讓學生自主學習。讓學生在課前搜索各地民居的圖片及資料,課堂上讓學生一一展示,在此基礎上讓學生聯系地理知識來解釋各種民居與當地自然環境的聯系。這樣既讓學生認識了各地民居的特色,也更加理解了當地自然環境和民居的聯系。“讀萬卷書、行萬里路”,地理學習本身就強調聯系生活,雖然我們的地理課堂目前無法做到“行萬里路”,但是借助網絡我們同樣可以了解世界的各個角落。因此把報紙、電視以及網絡的重要新聞有選擇地納入到地理教學中,這對于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開發學生的能力、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都有積極意義。
上述三個方面并不是完全孤立的,是可以也是應該有機整合的,甚至是互相滲透補充的??傊踔械乩斫虒W過程中,教師應該摒棄傳統教學中以教師灌輸、學生記憶為主的教學模式,要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根據學生的特點及身心發展規律,使學生能夠在自主學習活動中掌握學習地理知識的規律與方法,利用地理知識去分析和解決問題,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李文仙.在初中地理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J].吉林教育,2015,(32).
[2]俞先龍,李秋紅.享受地理課堂中的“生活”[J].地理教學,2004,(6):153.
作者簡介:俞順,教師,江蘇省常州市湖塘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