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新課程標準為小學美術教學提出了全新的教學理念和要求,在美術教學中重點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已經成為目前小學美術教學的重要教學目標之一,在美術教學中應采取有效手段充分挖掘小學生的潛在思維,使學生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在美術課堂學習過程中獲得充分的發揮,繼而有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
關鍵詞:小學美術;潛在思維;想象力;創新意識;策略
一、 引言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全面深入,要求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應重視對學生創新意識的教育和培養,然而,在實際美術教學中依然是教師占據課堂主導,而忽視了學生的“學”,嚴重缺乏學生自主探究和創新,激發學生潛在思維的教學相對不足,在教學中依然采用教師演示學生模仿的傳統教學模式,這嚴重制約了學生創造性思維和創新能力的發展。為此,本文主要對在小學美術教學中怎樣有效激發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進行了討論。
二、 及時更新美術教學理念,打造輕松愉快的課堂教學氣氛,使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獲得有效發揮和培養
以往陳舊的美術教學理念已經無法滿足小學美術教育的發展和需要,因此應及時更新小學美術教學理念,在美術教學中多與生活實際相結合,創新教學手段和教學模式,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自由、輕松、愉快的美術課堂學習氣氛,繼而使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美術學習和創作中來,使學生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美術學習中獲得有效發揮和培養。美術與學生的日常生活有著緊密關系,引導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發現美,體會美術在實際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和價值。例如,在學習《人物和環境》這篇課文的時候,課前給學生布置一個讓學生認真觀察生活環境的任務,然后在課上將自己所觀察到的人物和景象描繪出來,在生活中發現美術學習的良好素材和資源,從而更好地理解和學習美術知識,讓學生在生活化的美術教學中想象力和創造力獲得有效的培養和提高。
三、 引導學生善于在生活中積累美術創作素材,繼而有效培養學生的創造力
沒有想象就沒有創新,想象也是來源于實際生活的。下面就主要闡述了美術教學“繪畫游戲”中有效挖掘學生繪畫想象能力的方法。將該課的教學目標明確為重點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通過具有較強趣味性變形聯想繪圖游戲,不僅能夠使學生的繪圖基本功獲得訓練,更重要的是這種聯想式的繪畫形式更加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想象力是學生具備創造力的基本前提。
在進行美術教學時,學生每次進行變形畫的創作都需要充分發揮想象力,每一次變形畫的訓練都能夠激發學生進行想象。比如,教師可以用最簡單常見的圖形“圓”來引導學生進行變形畫的練習,在黑板上首先畫出“圓”然后問學生:“大家看到這個圓形聯想到了什么圖形和物體”,讓學生們互相進行探討后進行回答。有的學生回答“太陽”,有的回答“桌面”,還有的回答“車的輪胎”等多種答案,然后再讓學生動手畫出他們自己所說物體的圖案,這時很多學生就表現出了不知如何下筆繪畫的問題。針對這一問題應及時調整教學方法,使學生邊臨摹邊展開聯想。比如,教師可先在黑板上畫出似像非像的一些線條,然后學生根據這些線條展開想象,有的學生看到線條后說出好像一匹小馬,而后再問學生還想什么動物呢?引發學生進行想象,學生又回答出像小鹿,繼而在臨摹和想象的過程中完成了“小馬變小鹿”的變形畫。
當學生進行臨摹時就會自然地激發學生去想象。但是這種臨摹變形畫進行的想象卻是被動的,如果學生經過學習和掌握繪畫技巧后,再進行變形畫的創作就是學生主動去想象。變形畫創作過程中所采用的聯想方法和一些創新活動所使用的聯想方法有著很多相似之處。比如,相似聯想、比較聯想等。在學生學習變形畫和訓練過程中,應把創作想象和那些創新活動所運用的聯想方法進行比較,繼而使學生在變形畫創作時的想象力與創新活動時的聯想方法緊密聯系起來, 使學生的想象力真正成為學生進行創新和創作的源泉。在教學中,還是以“圓”展開想象,學生聯想到了太陽,這就是相似聯想,因為圓形和太陽都具有“圓”這一顯著特征。繼而學生通過相似聯想完成了變形畫“圓變太陽”的過程。
相似聯想對變形畫創作起到重要的引導作用,而相似圖形的觀察又是變形畫構成的前提要素。在運用變形畫的方式來培養學生想象力的過程中,還應采取多元化的方法及內容幫助學生拓寬思路。例如,一些學生直接觀察到圓形后聯想出了細胞,但是學生卻不知道細胞真實的樣子,這時教師就應為學生尋找關于細胞的圖片和資料,繼而引導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又比如,學生觀察半圓形后聯想出月牙,而后又聯想出小船和搖籃等,學生通過不斷地聯想更加有助于其進行創作和創新。
四、 通過名人事跡來激發學生積極進行聯想和繪畫創作的興趣
教師在美術教學時可向學生講述我國古代名人名家的個人事跡和小故事,來充分調動起學生主動進行聯想和繪畫創作的積極性。比如,宋代畫家翟院深是樂工出身,在樂隊中負責擊鼓,一次表演過程中他抬頭觀看天空中的云朵,一會兒似人形一會兒似山巒,看得太過入神而擊亂了鼓點,后來正是由于他在生活中善于觀察和聯想又特別刻苦地練習繪畫,最后終于成為一名優秀的畫家。通過這樣的一個小故事激發學生在生活中善于觀察主動進行聯想的欲望。教師在美術教學中應適當地引導學生觀察天空上的云朵來展開想象,而后讓學生進行變形畫的練習,學生通過觀察白云后畫出了各種各樣的圖畫,有動物、有風景,也有植物等等。
學生經過一段時間的變形畫基本功的訓練,已經具備了一定的自主創作和創新能力,可以讓學生試著去自行繪畫和創作,即使在具體物體的描繪上出現一些走樣和比較抽象等問題,這也是繪畫技法方面的問題,經過后期的教學一定能夠解決,只要學生已經具備了如何進行聯想和創新的意識,這對于目前的小學美術教學才是最重要的。
參考文獻:
[1] 李旭平.“四輪”驅動,讓想象馳騁美術課堂——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學生想象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5,09(12).
[2] 王麗.淺談小學美術教學中審美能力的培養[J].美術教育研究,2014,03(02).
作者簡介:
呂奎,廣西壯族自治區桂林市,桂林市平山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