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元朝
摘要:隨著社會主義社會建設的不斷深入,我們開始注意到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這對于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具有重大的促進作用。精神文明建設成為我國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精神文明的建設可以從很多方面進行,本文主要寫了在新形勢下通過群眾文化藝術建設促進精神文明的建設這種途徑。所以我們需要對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走向進行研究,以便更好地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
關鍵詞:新形勢;群眾文化藝術;發展走向;策略研究
1引言
群眾文化藝術作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部分,在很大程度上促進了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建設。我國人口豐富,所以在進行群眾文化藝術建設的時候會有一點難度,但是我們可以通過符合各地區情況的方法發展群眾文化藝術,豐富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提升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素質。當前,為了更好的發展群眾文化藝術,我們需要了解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方向,針對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方向尋找相應發展策略,只有這樣才能更好、更快的發展群眾文化藝術。
2新形勢下發展群眾文化藝術的意義
伴隨著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不斷加快,我國的經濟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同時,社會主義文化事業也得到了全面的發展。政治、經濟和文化的協調發展是目前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主要方向,群眾文化藝術的建設和發展是符合現代我國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發展的方向。群眾文化藝術能夠有效的活躍現代化建設的氛圍,能夠使全國人民凝聚成一股力量,形成強大的精神動力。因此,提高我國的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發展水平就需要不斷提高群眾的精神文化素養,發展我國的群眾文化藝術。
3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趨向
3.1群眾文化藝術逐漸規模化和產業化
隨著我國和諧社會的建設和社會主義文化事業的蓬勃發展,群眾文化的產業化和規模化趨勢也在不斷增強。改革開放不僅僅是經濟方面的開放,同時也是文化方面的開放。我國的群眾文化不斷與國外的先進文化融合,與國際接軌的程度不斷加深,群眾文化不禁實現了“引進來”,豐富了全國群眾的文化,更加實現了“走出去”戰略。在與國際接軌的同時不可避免的使我國的群眾文化形成了規模化和產業化的趨勢,并且該趨勢也越來越明顯,其群眾精神文明建設的核心與重點地位得到鞏固,其發展方向也越來越科學化和可持續化。
3.2群眾文化藝術更加社會化
目前,我國的群眾文化已經開始向著社會化發展。改革開放以來,尤其是十一屆三中全會上提出的“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方針,使得我國的文化藝術領域逐漸形成了開放、務實的思想潮流。群眾藝術植根于當地的文化氣氛和社會習慣當中,孕育和發展,并擴散到全國,各地區之間的群眾文化能夠不斷交流、融合,提高了群眾文化的質量和水平,使之能夠不再局限于一地,群眾文化受到的地域限制不斷弱化,其交流和融合趨勢的強化,使得群眾文化的社會化屬性得到增強。
4新形勢下群眾文化藝術發展策略
4.1促進群眾文化藝術多樣式發展
實現群眾文化藝術的多樣式發展就必須要深深植根于新時期的實際情況,在基層進行調研,充分了解群眾的文化需求。同時還要積極學習黨中央關于文化強國戰略和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相關文件,在科學的指導下和規范下,不斷提高群眾的精神文明素養和文化修為,積極發展公益性的群眾文化藝術宣傳活動,在日常生活中潛移默化的對群眾的精神文化進行影響和塑造。
4.2發展通俗文化
群眾文化藝術主要針對的人群是普通民眾,普通民眾不擁有豐富的知識,文化水平相對于社會精英來說不高,因此要發展群眾文化藝術就要發展能讓大部分群眾所接受的文化藝術,即通俗文化。發展通俗文化能夠吸引大部分群眾參與進來,從而調動基層群眾的積極性。通俗文化的開展可以通過大家都喜歡的一些藝術形式來進行,比如:歌唱比賽、戲劇、小品、武術或者太極拳等形式,通過這些文化活動,不僅豐富了人民群眾的業余生活,同時還能在很大程度上促進我國傳統文化的弘揚和發展。
4.3加強文化廣場與綜合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建設
文化廣場和綜合性文化中心的建設可以為群眾文化藝術的傳播提供傳播平臺,從而提升群眾文化藝術的傳播速度。文化廣場和綜合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建設可以集成很多設施,如:圖書館、閱覽室、琴棋書畫活動室、報告廳和展覽廳等,這與文化藝術的綜合性很相符,所以文化廣場與綜合性公共文化中心的建設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群眾文化藝術的發展。在文化廣場和綜合性公共文化中心建設的時候,要遵循有重點進行的原則,針對不同年齡層次的人群,偏向不同的方面。對于青少年來說,可以建立一些樂器聯系教室,并配上指導教師;對于中年人來說,健康是比較被看重的一方面,所以可以為他們準備一些健身器械供他們使用;對于老年人來說,要為他們提供足夠大的運動場所共他們使用。文化廣場和綜合性文化活動中心在使用過程中,應當堅持促進群眾文化發展的宗旨。
4.4實現群眾文化藝術的創新
群眾文化藝術在發展的過程中也要不斷進行創新,只有這樣,才能保持群眾文化藝術的生命力,才能適應這個變化的社會。群眾文化藝術工作者在工作過程中,結合自身的實踐經驗,結合工作當地的精神文化氛圍,對群眾文化進行創新,激發群眾的創新能力,鼓勵人民群眾參與到文化創新活動中來。如:在工作中,通過考察當地的文化歷史、人文風情創造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群眾文化藝術。
5總結
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背景下,我國社會主義社會的建設已經大大提升了對藝術文化事業建設的重視,但是這也為群眾文化藝術建設帶來了一定的挑戰,究竟群眾文化藝術應該向什么方向發展、如何發展,這都需要我們在實踐中不斷的探索。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群眾文化藝術已經開始向規模化、產業化、社會化的方向發展,當我們認識清楚這一點之后,我們才能更好的進行群眾文化藝術的建設。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