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構建學者認為,教師是課堂教學體系的重要組建元素,在其架構之中擔當著指導者、推進者的角色。教學實踐證明,學生主體學習進程中的每一點滴進步和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細心的指導和悉心的指點。在倡導學生主體發揮能動性,鼓勵自主學習探知的同時,教師要借助于評價手段,切實學生實踐全過程評判和指點工作。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評價;思維辨析;學習能力;思考
教育構建學者認為,教師是課堂教學體系的重要組建元素,在其架構之中擔當著指導者、推進者的角色。教師為達成教學目標,完成教學任務,提升學習成效,需要切實發揮自身所具有的指導、指點、評判等主導功效。教學實踐證明,學生主體學習進程中的每一點滴進步和發展,都離不開教師細心的指導和悉心的指點。當前素質教育大背景下,在倡導學生主體發揮能動性,鼓勵自主學習探知的同時,教師要借助于評價手段,切實學生實踐全過程評判和指點工作。課堂評價是推動學教活動最有力的力量,是促進和提升學教活動效果最有利的手段。鑒于上述感悟,本人在新課改教學理念要求的基礎上,簡要的談談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之中,運用教學評價手段的認識和思考。
一、 體現激勵功效,在教學評價中激發學習情感
激發學生學習動能,提振學生學習激情,是教師課堂教學之中必須完成的重要任務。筆者認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之中,不僅要成為學生學習活動的推動者,同時還要成為學生學習實踐的激勵者。教育學指出,教學評價作為教師實施有效教學的重要方式和手段之一,其自身具有顯著的情感促進和推動功效。加之小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和素養還沒有形成,處于初始階段。這就要求,小學數學教師在實施教學評價時,應該將評價作為激發學生學習情感的重要手段,利用評判的積極促進功效,開展和實施評價教學活動,對小學生學習的積極表現予以放大,對出現的不足和缺陷進行縮小,從而讓小學生在教師積極評判中,增強學好數學的自信心,厚植學習數學的思想根基。如“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教學環節,教師設置了小學生之間互動合作探知“從A地去B地,貨車需要90分鐘,客車需要80分鐘。貨車每分鐘行3/5千米,客車每分鐘行多少千米?”的教學活動,在小學生雙邊合作討論活動基礎上,教師在指導和評判小學生學習活動表現時,對小學生表現出來的主動合作、積極討論以及深入交流等優異表現,進行肯定評價和積極鼓勵,對小學生合作探析中存在的“不能根據先乘除后加減的要求運算”的不足,教師通過“整數四則混合運算法則,同樣適用于分數的四則混合運算要求,我相信同學們一定能夠掌握和運用這些內容”等鼓勵性、啟示性話語,引導小學生自己進行思考和改進,進而讓小學生保持積極情感深入進入學教活動。
二、 體現指導功效,在教學評價中明晰學習路數
教師的“教”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教師在選取和使用教學方式方法時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是為了指導和推動學生主體更好的認知數學、解決問題。教學評價作為一種教學方式和手段,歸根到底是為了指導和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因此,教師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使用和實施評價教學方式,要充分發揮該手段的指導、指點功效,在評判和指點小學生認知過程或解決問題活動進程時,在評價活動表現的前提下,更要將重心放置到學生如何認知數學知識要義過程或者研析數學問題解決思路等環節上,予以及時科學的點評和講解,明晰學習探知的注意事項和解題策略,實現在評價教學中學習技能和素養得以提升和進步。如“學校新購進3200冊圖書,要分給全校的一至六年級,每個年級有4個班,平均每班分多少本?”問題教學中,先期讓小學生進行分析、解答數學問題的自主實踐活動,教師深入學生解題過程之中了解和掌握他們的分析解答情況。在此基礎上教師讓學生代表展示和陳述思考分析的過程以及解題的思路。然后針對學生解決問題的情況,教師進行指點和評判活動,對小學生解題過程予以肯定評判,然后結合他們的解題思路和解題過程進行由淺入深的點評,指出他們解題時存在的缺陷和不足,并指明前進的方向和解析的關鍵處,從而幫助小學生形成更為科學、正確的解題思路。
三、 體現發展功效,在教學評價中提升思維效能
創新是時代進步的重要元素,教師在教學評價應用進程中,同樣要與時俱進,對評價活動的形式予以創新和變化。小學數學教師在具體使用評價教學過程中,應將學生主體納入其中,使其參與到教學評價進程中,承擔起自我評判和評判他人的學習任務,促使小學生深入、全面的思考和分析自身學習活動表現以及效果的基礎上,對其他學生的學習表現予以客觀、真實的指點和闡述,在對比思考、綜合考慮的思維狀態下,獲得更為科學的學習經驗,實現思維效能的全面提升。如在“面積單位換算”“50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100000平方米=( )公頃;89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20平方米=( )平方分米;560000平方厘米=( )平方米;6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習題講解過程中,教師在評判學生習題完成情況時,將學生引入其中,組織小學生組建評價小組對他人的解題過程以及結果進行評價和分析活動,小學生面對評判學習活動,思想高度重視,深入討論和思考,認真研究和分析他人的解題過程,并且與自己進行對比,形成評價的觀點和見解,促使自身形成更為高效的面積單位換算思路和方法,推動小學生思考分析問題更為科學、更為全面。
總之,教學評價作為教師主導作用生動表現的途徑之一,教師在具體實施進程中,要發揮教學評價的積極一面、發展一面,通過科學、精當的實施,促進小學生在教師評價教學手段中更好的前進,有效的進步。
參考文獻:
[1]李玲.再論小學數學教學評價理念[J].黑龍江史志,2014,(20).
[2]張燕.小學數學評價有效性的追尋與思考[J].教育科研論壇,2009,(07).
[3]崔明梅.淺談多媒體教學手段下的小學數學評價[J].學周刊,2012,(09).
作者簡介:王恩生,江蘇省漣水縣蔣庵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