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阿華
【摘 要】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動力。農村小學低年級學生學習興趣的培養應該從以下幾方面著手:培養師生感情,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利用數學游戲,活躍課堂氣氛;自編兒歌、口訣,潛移默化幫助學生記住知識;開展學習競賽來培養學習興趣。
【關鍵詞】農村小學;低年級;數學;學習興趣;培養
心理學告訴我們“興趣是人們對事物的選擇性態度,是積極認識某種事物或參加某種活動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積極獲取知識、形成技能的重要動力。”數學課中,學生興趣的培養成功與否,決定了數學教學效果的優劣,而從低年級開始在數學課中培養學生的興趣尤為重要。教學中充分利用低年級學生好奇、好動、好強、好表現的心理特征,參照教學內容,結合學生的實際,營造恰當學習情境,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情感,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現就結合我在低年級數學教學中的實踐,談談在數學課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發展思維能力,讓低年級孩子愛上數學,初步形成的幾點策略:
一、培養師生感情,創設和諧融洽的學習氛圍
教師要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除了有恰當的教學方法、高超的語言表達藝術外,微笑往往起著不可估量的作用。特別是一年級的孩子,對老師是很陌生的,甚至有恐懼心理。每當我面帶微笑走進教室上課時,學生緊張的情緒自然減少了。和藹的語言打動了學生,使大家都樂意和我交流。教師的微笑能感染學生,能使課堂氣氛輕松快樂,能打開學生的心扉。微笑可給學生一種親切感,可增加師生的情誼,可使學生"愛屋及烏",產生對數學學習的興趣。
二、創設生活情境,激發學習興趣
在教學中,教師要善于捕捉學生的興趣,結合知識創設生活情境,在情境中引出知識,讓生活走進教學,讓數學還原生活。如在教學《分類和比較》一課時,我結合班級中的講桌,請同學觀察“講桌上的書本這樣放感覺怎么樣?”“很亂!怎樣才能放整齊呢?”從而引發出對分類學習的需求,進而在學生的討論中得出分類擺放的方法和規則。并請學生課后運用所學的分類知識整理自己的書包和房間。每一步都滲透情境教學,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使學生能夠在生活的情境中學習,從而更好的將所學知識向日常生活遷移。
三、利用數學游戲,活躍課堂氣氛
眾所周知,游戲能調節人的情緒,是成人和兒童都喜歡的娛樂活動。將游戲引入課堂,寓教學于游戲,可以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掌握數學知識,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選擇一些符合教學內容的游戲輔助教學,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鞏固學到的知識。如:教學《圖形與位置》一課時,我采用了孩子都熟悉的《指鼻子》、《左拍拍、右拍拍》的游戲鞏固對左右的認識; 通過游戲《我說你摸》請同學們在口袋中摸出指定形狀的物體鞏固對各種立體圖形的特點的感知;通過《我說你猜》請同學根據所說數字的特點(如:比17 比19小的數是幾?)鞏固20 以內數的認識。
四、自編兒歌、口訣,潛移默化幫助學生記住知識
1、兒歌激趣。低年級小學生喜歡的兒歌,也能很好地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如在學習“10的組成”時,我和學生一起創編兒歌:“一九一九好朋友,二八二八手拉手,三七三七真親密,四六四六一起走,五五湊成一雙手。”學生對此表示出濃厚的興趣。再如《加法豎式歌》:“加法豎式要牢記,相同數位要對齊,先從個位來加起,哪位相加滿了10,向前進1別忘記。”
2、口訣激趣。在教學中,我根據教學內容的特點自編口訣,讓學生輕松愉快地學習掌握數學知識。在講圖形的運動時,我在學生學完新課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根據圖形運動特征自編童謠,"平移平移平平移,橫、豎、斜,直線移。旋轉旋轉轉轉轉,繞著中心轉圈圈。”使學生對數學知識能夠牢固準確地記憶。這樣,有利于學生克服學習中的困難,培養其學習興趣,使"苦學"變為"樂學",由抽象變為形象,化難為易,從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五、開展學習競賽來培養學習興趣
競賽是激發學習積極性和爭取優良成績的有效手段,因為在競賽過程中,學生求勝的心理會更加強烈。低年級的學生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競賽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所以在數學教學中,我盡力為學生創造良性競爭的環境,結合實際,經常開展一些課內外的競賽活動,并且不失時機地表揚學生,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在教學“數學廣角-排列組合”時,我設計了小組競賽活動。這既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提高學生的做題速度。總而言之,讓學生學得主動、學得積極,才能使學生覺得學習數學是一件快樂的事、高興的事。
孔子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要讓學生“樂之”需要使學生保持學習興趣,這不僅符合小學生的年齡特征,而且有利于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讓我們把低年級數學課堂當成一片肥沃的土壤,用自己的心血澆灌出學生對數學的興趣之花,為成就新一代的數學家、科學家奉獻自己的力量。
【參考文獻】
[1] 陳旭遠主編.《中小學教師視野中的基礎教育課程改革》
[2]【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劉麗譯.《兒童教育心理學》
[3] 黎世法.異步教育學[M].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
[4] 虞應連.采用復合評分法 注重個體內差異評價[J].中小學管理,2001(1).
[5] 茹建文.關于構建小學數學發展性評價體系的思考[J].現代教育科學,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