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志軍
摘 要:時代的迅猛發展,科技的日新月異,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和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學校教育作為社會活動的重要方面,其實施過程和踐行過程都在展現和呈現科技發展過程。科學高效使用多媒體教學器材,應在勢在必行,成為教師最為基本的教學素養。鑒于上述認知,本文作者簡要說說對多媒體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點滴認識和感悟。
關鍵詞:多媒體;教學器材;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認識;感悟
當今世界,是知識內容爆炸的時代,是信息技術飛躍的時代,現代化技術發生了日新月異的深刻變化。在社會生產生活的各個方面都滲透和運用了現代信息技術成果。學校教育作為社會活動的重要方面,其實施過程和踐行過程都在展現和呈現科技發展過程。新實施的初中數學教學綱要明確將教師對現代化教學器材使用技能作為教師教學能力素養的重要部分。加之多媒體教學器材所具有的生動直觀性、展示具體性以及承載大容量等特點,得以在現代學科教學中深入運用。而筆者發現,在實際課堂教學中,有少部分初中數學教師忽視教學多媒體的運用,輕視現代教學器材的應用,達到數學教材內容難以生動、全面、深刻的展示和呈現,導致教學效果不佳。科學高效使用多媒體教學器材,應在勢在必行,成為教師最為基本的教學素養。鑒于上述認知,本人簡要說說對多媒體教學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點滴認識和感悟。
一、 多媒體教學器材的使用,利于初中生主動學習內生情感的激發
初中生處于青春發展期,充滿了朝氣蓬勃的活力,心理情感十分豐富,但又表現出顯著的反復性和不穩定性。其心理狀態對外界環境極為“敏感”,經常會由于外在“環境因素”的變化,致使初中生內在學習情態發生顯著的改變。如何保持初中生學習狀態的穩定性以及情感狀態的活躍性,已成為有效課堂教學的重要任務。教育心理學指出,初中生對外在的具體事物或典型生動的現實案例充滿濃厚的興趣,有助于吸引他們吸引力,提高他們積極性。而多媒體教學器材最大的特點就是直觀化,能夠將現實生活中美好的場景、生動社會現象予以具體的呈現,從而有效拉近初中生與課堂教學的距離,吸引他們的注意力,促使他們保持濃厚的興趣、積極的心態,主動進入教師組織的數學知識或數學問題教學,奠定深入探究的思想根基。如“二次函數的圖像與性質”一節課教學中,教師通過以往教學經驗發現,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的內容,是學好和解決好二次函數問題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但由于二次函數圖像和性質這節內容比較抽象,不少初三學生表現出畏難和退縮情感,因此,教師在該節課教學中,利用多媒體教學器材的特性,先向初三學生展示“某商場購進一批單價為16元的日用品,經試驗發現,若按每件20元的價格銷售時,每月能賣360件,若按每件25元的價格售時,每月能賣210件,假定每月銷售件數y(件)是價格x(元/件)的一次函數,試求y與x之間的函數表達式”。一次函數為背景的生動畫面,以現實生活案例吸引他們的注意力,然后通過展示二次函數的圖像和性質內容的動態畫面,逐步引導初中生予以初步認知,使其形成初步的認識和感知,消除他們的情感恐懼,帶著積極的良好的心態和堅定的信心,參與教師組織的新知探究活動過程,獲得利用圖像研究二次函數性質的經驗,體驗學習成功的樂趣。
二、 多媒體教學器材的使用,利于初中生掌握抽象數學知識的內涵
筆者發現,很多初中生對數學學科不感“興趣”,產生畏懼心理,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數學知識點復雜深奧的內涵所造成。教育學認為,有效解決數學問題案例,需要深厚的數學知識素養、堅實的數學解析技能予以補充和支撐。這就要求,初中生必須全面、科學的掌握抽象數學知識的深刻內涵和豐富要義。這也是對初中數學教師所提出的現實性、具體性要求和任務。而多媒體教學器材的最大特點,就是能夠將抽象、深奧的數學知識,通過一定的途徑和形式,予以形象、生動的展示,幫助學習對象對數學知識進行全面、具體的認識和理解。如電子畫板這一教學器材,能夠將數學教材與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深刻的聯系,通過電子畫板這一教學課件,將抽象的數學知識內容予以直觀展示,并在教師操作示范中與動態呈現,推動初中生深入細致的理解和掌握。在“菱形”一節課性質教學中,教師運用電子畫板將菱形圖形予以展示,同時利用電子畫板標注功能和運動功效,將菱形的各個部分名稱予以標注,讓初中生有直觀的認識。同時,圍繞對應邊、對應角、對角線等相關內容,對邊、角、對角線等進行拉動和變形,引導初中生觀察和分析他們運動變化后的情況,使初中生通過動態畫面,直觀的認識菱形的特征和性質,為理性掌握菱形的性質及判定定理打下深厚基礎。
三、 多媒體教學器材的使用,利于初中生現代社會技能素養的提升
實用發展學指出,學生作為社會組成重要因子,需要逐步積累和形成良好適應社會的技能和素養。多媒體教學器材的使用,已不再是教師一個人獨自進行的活動,需要學生進行全程參與和協調配合。這就要求教師要將教會初中生簡單操作多媒體器材作為一項重要內容。在具體實踐進程中,要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向初中生講授清楚如何使用投影儀、電子畫板等教學器材的一般方法和注意事項,同時組織他們進行動手實踐操作活動,予以親身實踐和感知,從而在有效操作多媒體器材的同時,更加深入的參與初中數學知識點教學活動,更加深刻的思考分析數學知識點內容要義,實現知識素養和實踐技能的雙提升,逐步培養初中生良好社會適應能力。
總之,多媒體教學器材的使用,是時代必然要求,必須予以有效運用。初中數學教師在具體使用進程中,要充分利用多媒體器材所表現的豐富特性,找準數學教材知識點與多媒體特性的有效融合點,科學設置教學內容,精心實施電化教學,引導初中生深入參與、深刻理解和全面感悟,推動初中生在新起點上實現學習效能的再提升和再進步。
參考文獻:
[1]陳瑞閣.淺談多媒體在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中國地質教育,2012年01期.
[2]楊亮星,李玉霞.基于績效技術的現代教育技術師范生培訓探究[J].電子制作,2015年04期.
[3]黨婷婷.現代信息技術在高校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現狀與對策[J].當代學術科技,2015年09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