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平
摘 要:高中政治的新課程標準突出了對學生綜合實踐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培養。高中政治課的基本理念是采用開放、互動的教學方式和合作討論的合作方式,讓學生在和諧愉快的教學環境中充分地發揮自己的主體地位,發散自己的創造性思維。在實踐教學中,我們要利用有效的教學方式,充分尊重學生的主體地位,科學有效地對學生進行教學。
關鍵詞:高中政治;綜合能力;培養
一、 科學設置探究主題,重點把握教學過程
高中政治作為副科之一,因為高中學生學業壓力重大,所以一般教學內容眾多,教學課時較少,所以要高效地在課堂中提高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實踐能力,教學的課堂必須有的放矢,所以教師應該有組織地進行教學,提前為學生設計好上課的步驟和教學的目的,所對應的探究活動的主題必須要和教學內容和的教學目的相結合。為了讓探究每時每刻地在進行,教師還可以將探究化整為零,把探究的方式靈活地融入到日常的教學中,從而完成了知識的拓展和發散。比如學生在學習高中人教版思想政治中《文化生活》這個主題時,關于民族精神的弘揚中,教師可以提出學生自主探究的問題:怎樣才能弘揚我們祖國的民族精神呢?同時教師可以充分引導學生對于民族精神的內涵、弘揚是什么等來進行分析和思考。又比如學生在學習《政治生活》這一專題時,教師還可以引導學生對民主決策的方式的學習,布置學生課下調查社區生活,形成一項改進社區的管理的意見。
為了讓教學有一個良好的效果,就需要教師設計一個良好的教學過程,探究課的目的就是通過學生對政治的學習,能夠對日常的生產生活產生一定的想法和思考,真正地參加到經濟、政治、文化生活中去。所以教師在探究的過程中,要注意活動的實踐性。讓學生進行自主探究的課題必須要是接近生活的,如何在探究過程中為學生樹立好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如何讓學生有序地參加社會生活這都是需要學生進行探究的,所以教師應該充分以影響我們生活方方面面的問題為探究的主題。比如在《消費對個人和家庭的意義》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深入生活調查人們的消費情況,并且在這個過程中為學生培養科學消費的觀念,通過這樣的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生活經驗,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 創設有效教學情景,充分吸引學生興趣
“興趣是一個人最好的老師?!鄙勘葋喴舱f過:“學問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可得益?!庇纱丝梢?,興趣對于學生的學習的重要性,興趣可以為學生的學習提供源源不斷的動力,可以作為學生創新、創造的源泉。而政治這一學科在高中的學習中作為副科,在很大程度上為學生在繁忙的學習中減輕了壓力,不同于其他學科的復雜和高度集中性,就充分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再加上其可以通過和視頻、圖片結合教學和生活緊密關聯的教學內容,創設出輕松、靈動的教學氛圍,讓學生學習的壓力減少,同時教師再引進自主探究活動,可以同時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進行學習,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學習政治的興趣,讓學生可以積極主動地進行學習。
教師可以充分利用課文中和實際相結合的思考活動創設實際生活的情景,讓學生在教師創設的問題情景中充分融入教師的教學課堂,促進學生對社會生活的思考,同時利用問題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啟發學生的思維活動。而且教師對于學習中的難點進行教學時,可以充分運用高科技產品等媒介,設計多種多樣能夠簡單明了地反應理論的本質的課件,吸引學生的注意,促進學生對難點的理解。同時,一節課的成功與否在于教師的引導是否正確,只有激起了學生學習知識的欲望,才能讓學生更加積極主動地融入學習中。比如在《影響價格的因素》這一課中,教師可以從一開始就讓學生進入日常購物的情境:張大媽去市場買菜,意外地發現了上午的蔬菜是兩塊錢一斤,下午就八毛一斤了。請問同學們,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這樣的問題充分地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促進了學生對問題的思考,提高了教學的效率。
三、 促進學生積極參與,設計自主探究作業
任何高效率的課堂,都是少不了學生的參與的,而對于綜合性實踐探究的課堂更加少不了學生的參與,特別是在新課程標準中提出了要以學生為絕對主體的思想。高中階段的學生求知欲望比較高,思維的發散能力和創造能力正在進一步的形成和成熟,對于學生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世界觀、人生觀都有很大的塑造性。所以在高中的學習階段,教師在課堂上應該不僅注重對學生基礎知識的傳授,還要充分利用實踐探究活動來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形成和獨立思考習慣的培養。在探究的活動中,教師應該充分注重學生和學生、學生和教師之間的緊密合作和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促進學生人格的完善。
最后,教師可以利用布置課后作業來為學生的自主探究提供多余的時間。這部分內容充分地反映了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思維發散能力,引導學生探究的方法和步驟,通過課下對資料的收集和查閱,同時經過一定的調查完成自主探究活動。這樣的方式大大節約了課堂的時間,還為學生留有足夠的時間來進行思維的發散和探索。教師也要及時對學生進行監督和幫助,致力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比如在《哲學與生活》學習中,教師可以布置任務:在生活中你遇到過哪些挫折?你又有怎樣的體驗和感受?收集相關資料,寫一篇關于可持續發展觀的哲學依據……這些問題都是可以作為課后作業對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進行培養和考察。
總的來說,教師應該積極創新教學方法,保證綜合實踐課程的順利進行,處理好師生的關系,營造好教學的氛圍,通過自主的探究,完成對知識理論的更深層掌握。同時,教師應該注意探究的內容,并不是所有課程都適合探究,教師應該在內容上有針對性和選擇性,從而促進學生全面素質的發展。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