臧玉紅
摘 要:針對學生普遍擁有手機這一現象,在實驗實訓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利用手機錄制實驗過程、記錄實驗結果、拍攝微觀世界等,讓手機真正成為實現教、學、做一體化的重要教學工具。
關鍵詞:手機;實驗實訓;教學工具
引言
作為化學工程系的學生,實驗實訓是重要的學習課程,建立數字化實驗室無疑為實驗教學注入新鮮的血液,但數字化設備價格較貴,投資較大,很難普及,好在我們有智能手機,可以利用它進行一些實驗數字化的有益嘗試[1-3]。據調查,現在的學生100%有手機,最離不開的也是手機,睡覺最后一件事是放下手機,起床第一件事是找手機,吃飯帶手機,上廁所帶手機,上課可以不帶書、不帶筆、不帶本,但毫無疑問必須帶上手機,上課杜絕玩手機更是難上加難,那就干脆在實驗實訓課上允許學生帶手機,并且為實驗實習所用,且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錄制實驗過程
實驗操作是學生自己獨立完成的一個過程,作為指導老師一般都是在實驗室或實訓室來回走動,發現學生在操作中的問題,及時進行糾正和指導,但是針對全班同學30~40個人同時操作實驗,很多時候是看不到的,或者說實驗操作過程只能用語言進行描述,比如:淀粉在淀粉酶的催化下轉變成麥芽糖的實驗,學生要看到從深藍→深褐色→褐色→無色的過程,傳統上對于這樣的變化過程學生都是用文字進行描述,看到看不到這個變化過程學生都會這么寫,但現在要求學生用手機錄制顏色變化過程,這種記錄實驗轉變的方式比學生觀察實驗并用文字描述的過程要真實可靠,防止學生不認真做實驗照樣能寫實驗報告的現象,并且激發了學生的實驗操作興趣,培養了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收到了良好的實施效果。
二、記錄實驗結果
化工系很多實驗都是通過現象記錄結果,如《無機化學》中的金屬元素的性質實驗,要想證明某溶液中是否含有鈣、鐵、鎂、鋇等金屬離子,就要在溶液中加入一種特殊的檢測劑,看是不是有沉淀、顏色、氣體等現象產生,學生做實驗把出現的現象如產生白色沉淀、產生少量氣體、變成淡紅色等現象用文字記錄到實驗報告上,學生是不是真的看到,看到的現象描述是不是準確,指導老師很難把握。讓學生把實驗結果用手機拍下來,學生很難用語言描述的東西,尤其是顏色反應等,用圖片會一目了然的展現出來,學生拿著圖片到老師這里來問結果是不是正確,老師根據學生拍下來的圖片現象再進行指導。因實驗結果學生根本就無法造假,因此為了得到較準確的實驗現象,學生經常一遍又一遍的重做實驗,這種把瞬間的實驗現象記錄成永久的實驗結果,提高了學生做實驗的認真程度,合作精神,課堂紀律也大為好轉。更重要的是積累了大量的第一手資料,教師把比較好的圖片積累起來,為理論課的講解提供直觀的圖片展示,用學生自己的作品進行分析講解,學生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豐富了教學資源的同時也培養了學生的自豪感和自信心。
三、拍攝微觀世界
顯微鏡是生化、制藥、環境專業的學生學習《微生物學》、《環境微生物》等專業課時,觀察微觀世界最常用、最基本的儀器設備。使用顯微鏡是學習微生物的重要實驗技能[4、5]。在組織學生使用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實驗時,經常會遇到一些問題,比如師生無法同時看到顯微鏡下的物像,交流和探討受到限制,溝通困難。學生在顯微鏡下看到的是細菌等要觀察到的目標對象,還是氣泡或其他雜物等,學生會一遍又一遍的問,教師一臺顯微鏡一臺顯微鏡的看,然后一遍又一遍的解釋。因學生人數多,教師盡管疲勞奔波,也不能及時解決所有學生遇到的問題,導致有些學生什么也沒觀察到,甚至觀察到錯誤的結果,誤認為要觀察的目標對象,教師不能發現問題,也就不能及時糾正,教學效果自然打了折扣,不能很好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現在讓學生利用手機鏡頭對準目鏡把放到上千倍的微觀世界的東西拍攝下來,把照片拿給老師看,是不是實驗要觀察的結果一目了然。用顯微鏡觀察細菌、霉菌的形態特征等實驗,傳統的是讓學生把從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形態用筆畫下來,學生是不是真的看到了,沒有辦法一一檢測,但現在要求學生把看到的形態特征用手機拍下來,避免部分學生認識上的誤差,又有效降低實驗的難度。當學生看到青霉、曲美、根霉等五顏六色的孢子囊及正在散發的孢子時,很多學生都很興奮,紛紛迫不及待地把圖片拿給老師看,并進行現場打分。用手機拍攝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觀察興趣,降低了實驗難度、增大了實驗準確性,避免師生溝通困難,緩解了視覺疲勞,積累了大量的一手教學資料,用手機拍攝顯微鏡下的微觀世界是一個非常有效的嘗試。
在實驗實訓教學過程中大膽嘗試了手機的應用,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今后的教學過程中會總結經驗,吸取教訓,與時俱進,更進一步推進和完善信息化在實驗實訓教學中的深入開展。
參考文獻:
[1]吳永貴.遠程化工實驗手機監控功能的實現[J].實驗技術與管理,2015,32(2):94-96,100.
[2]孫濤,李鑫,焦利.手機傳感器在化學實驗中的應用[J].教育技術,2015(12):46.
[3]智黃秋生,婁玥.智能手機攝像在生物學實驗教學中的應用[J].生物學教學,2014,39(11):39-40.
[4]景宇華.利用手機拍錄功能輔助光學顯微鏡進行觀察實驗及教學[J].生物學通報,2014,49(9):53-54.
[5]劉翠紅,陳秉巖,王建永.基于學生實踐和創新能力培養的實驗教學改革[J].科技創新導報,2011,118(1):151-15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