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志娟
摘 要: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出于克服傳統教學存在的弊端,改革課堂教學,提高教學效率的需要.合作學習是當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之一,是新課程大力倡導的重要學習方式。合作學習是時代發展的必然要求,在《數學課程標準》中也談到有效的數學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因此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關鍵詞:小組合作;學習模式;初中數學;探究
課程改革強調學生學習的方式要進行轉變,小組合作學習是其中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對促進學生積極進取、自由探索、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有著積極的作用。在數學學習過程中,小組合作可以鍛煉優生的表達能力,提升中等生的解題能力,對學困生亦有很好的促進作用,在小組合作中組長同樣得到了很好的鍛煉。本人在總結他人經驗以及進行班級實踐中,得出如下一些對組長培訓的方法與策略。
一、小組合作學習應該注意的問題
(一)老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思考
無論是小組學習形式還是其他學習形式,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因此,在小組學習中,老師要給學生足夠的時間讓學生進行獨立思考,這就需要老師提前把學習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在課下進行充分準備。同樣以華東師大版初中八年級下冊為例,在學習書中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時,由于課堂時間十分有限,這就需要教師在講下一節課之前,提前布置好預習任務,讓學生在課下盡情尋找有關平行四邊形性質的材料。這樣既可以保證課堂上的學習時間,又可以使學生有充足的時間進行獨立思考。
(二)老師要明確自己的責任
課堂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解決問題,因此,老師是否能準備恰當的問題,事關課堂的教學效果。為了保證課堂的效率,需要老師設計一些有深度、有水平的問題,能夠最大限度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同時也能保證課堂的高效。還是以華東師大版初中八年級下冊為例,書中的“平行四邊形的性質”一章,老師首先要結合學生的學習狀況,提出一些有深度的問題,確保這些問題可以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此外,問題不能過于簡單,過于簡單的問題可能會使學生的能力得不到鍛煉,過難的問題可能會挫傷學生的積極性。
(三)合理進行各個小組的劃分
對于小組的劃分問題,老師也要進行深入研究,在把握全班學習狀況的前提下進行分組。在分組的時候,教師要參考學生的能力,根據學生的學習水平進行劃分。一組之中不能全是成績優異的學生,也不能全是成績不好的學生,這樣做有利于學生在學習中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素質教育已經在我國不斷開展,為了使學生能夠更好地完成學習任務,尤其是在枯燥的數學學習中學有收獲,教師要采取小組學習模式,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然而,目前的分組學習還不是很完善,這就需要教師結合課堂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學習能力,對分組學習進行不斷完善,以便能夠激發學生對數學學習的積極性。
二、如何構建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
(一)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
由于數學定義普遍繁多并且復雜,所以就導致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不能及時理解教師所講的內容。時間一長就會引起學生疲勞學習狀態的現象。所以,在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時應該重點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例如,在講解“圖形變換”這一節內容時,教師應該為學生展示由多種圖形進行拼湊后能夠形成其他種不同的圖案。通過這一生動有趣的現象進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然后讓各小組進行圖案拼接后最終展示。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能夠學習到兩個圖形的所有邊長當中,只要有一條邊相等就能夠進行拼接從而形成新的圖形。如,一個三角板的邊長為5cm,一個正方形的邊長也為5cm,這樣才能夠將二者拼接在一起組成一個新的五邊形。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在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應該充分調動學生積極參與的興趣,這樣才能讓學生進入動手操作的氛圍,并最終理解教學內容達到教學目的。
(二)教師應該做到及時追蹤與指導
教師在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應做到對小組完成學習任務情況的及時追蹤與指導,深入到小組學習中,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問題并進行及時指導。這樣一來,才能讓小組合作學習不再是單純的表面學習現象。例如:在講解“二元一次方程組”時,教師應該為每一小組學生布置難易程度相等的題目。如,3x+2y=8;6x+4y=12這樣的題目。然后,讓學生進行小組討論并計算得出最終答案。教師應該在學生解答的過程中進行巡查,發現其解題思路是否正確,并給予相應的指導。告知學生應該用代入法或者消元法進行解題。這樣一來,通過對小組解題過程的追蹤能夠及時掌握學生數學知識不足的方面并進行指導。由此可以看出,教師在構建初中數學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時應該著重對每一小組的學習狀態進行考察。因為小組通常代表著學生個人,所以找到小組學習過程中的困難并及時幫助勢在必行。
(三)為學生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
為了能夠讓學生主動進入學習狀態,教師應該為學生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定期地開展小組合作學習成果展示工作以及相應的比賽活動。這樣一來,通過間接監督的方式能夠激發學生主動完成學習任務的動力。例如,教師應該在課上為每一小組布置相應的課題,之后讓其進行討論并將結果展示出來。每一小組應該派一名代表將本小組解題的思路、方法以及過程與其他小組進行分享。通過對同一課題的解答,各小組的同學能夠學習到其他小組的解決方法,這樣一來就能夠完善自身在掌握這一課題中的不足。因此,為學生營造小組合作學習的氛圍至關重要。
綜上所述,構建初中數學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需要教師不懈的努力,將其作為教學工作的重心。通過構建小組合作學習模式能夠加強教學力度,又能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輕松掌握數學內容。
參考文獻:
[1]徐鳳友.基于小組合作學習的初中數學課堂教學設計[J].中國校外教育旬刊,2015(3):117-117.
[2]王亞金.淺談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數學教學中的運用[J].學周刊,2012(10):147-14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