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姍??
摘要:生物教學反思不僅是對教學活動一般性的回顧或重復,更應該是教師置身于整體的生物教學情境中,從社會實踐、情感價值觀層面激發自我意識的覺醒。從教學反思中總結教學的得失與成敗,對整個教學過程進行回顧、分析和審視,對教材進行再創造,然后指導、調動學生的思維活動,從而實現師生思維活動的同步,創設和諧的教學環境,提升課堂效率。
關鍵詞:新課程;生物課堂;教學反思;探討優化
高中生物課內容比較抽象,有些內容很難,而學生的初中生物知識又極度欠缺,這給教學帶來很大難度。如何讓高中生物課堂變得高效有趣,經過幾年的摸索,我認為教師不僅需要經驗的積累,還需要勤于“教學反思”。教學反思可以寫成功之處、敗筆之處、學生見解、課堂的教學機智等。因此,結合自身的教學實踐談談教學反思中應做到的幾點內容。
一、 課后反思要與課前反思相結合
課堂教學重在準備,做到有備而教,教而有思,思而有得,要有較強的預見性。因此,課前反思具有前瞻性,它是課后反思的延伸,又是新的教學反思的開始。例如,在講酶的三大特性時,考慮學生初次接觸“酶”的概念,會感覺知識抽象陌生,教學生硬枯燥,效果不理想。如何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提高學習效率。經過課前反思,引入新課時例舉生活中酶的相關實例,如:幫助消化的“多酶片”,由此讓學生知道多酶片含多種酶具有消化作用,這樣聯系到人的消化道內一樣有酶,并且數量有限,作用顯著,由此引出酶的特性及相關概念并設計探究實驗驗證。結果課堂氣氛活躍,教學效果較好。可見,好的情境引入可以承上啟下、牽引全局,對課堂教學成功與否起著關鍵作用。但課后反思這節課,“多酶片”的實例突出了酶的高效性,但不能很好體現出酶的“專一性”和“作用條件溫和”這兩大特性。如何通過一個更典型實例讓學生理解并有深刻印象?于是,第二次上課以“如何正確使用加酶洗衣粉,才能將衣物洗干凈?”的實例。學生閱讀加酶洗衣粉使用說明:1. 使用前先將衣物浸泡在30℃水溫中洗衣會更干凈,即說明酶在最適溫度下催化效率最高;2. 本產品只適用于洗滌棉、麻織品,不適用于絲織品,即說明酶具有催化的專一性。結果很成功,學生暢所欲言,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所以,經過反復課前、課后反思,一方面能對課堂教學發生的一切具有鮮明的預見性;另一方面在課后能將課中的教學行為和相關體驗上升為一種新的教學理念,在教學中能根據各種教育現象適時作出適當的反映,從而體現和實踐自己的教學風格與教學特色。
二、 自我反思要和評價反思相結合
教學反思不僅意味著教師自我剖析,也包括積極聽取同事、學生甚至家長的意見。孔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同事是我們業務上的知音,朝夕相處,最了解我們的優勢與不足。他們的評價往往一針見血,客觀公正。例如,“DNA是主要遺傳物質”這節課,有教師提出評課建議:“T2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實驗可以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調動學生釋疑解惑的欲望,讓學生積極思考,嚴謹推理,運用已有的知識去獲得新知識。所以,再次上課時,給學生介紹了實驗思路和T2噬菌體的相關的背景資料,然后,要求學生認真觀察實驗過程和結果,提出你的疑問。稍后學生果真提出了幾個方面的問題:一、 首次實驗離心分離后沉淀物的放射性為何很低,而非沒有?二、 其后的實驗離心分離后上清液的放射性為何很低,而非沒有?三、 為何離心分離后T2噬菌體顆粒比較輕,而被感染的大腸桿菌卻比較重?看到學生能提出這么多有深度的問題,我非常高興,因為這說明他們認真觀察、思考了,接下來的任務就是引導學生釋疑了。由存在疑問到解釋疑問的過程,其實就是學生進行認真思考、深入探究、綜合分析的過程。這對增長學生的智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培養學生的創造力起著重要作用,是教師的分析與講解所無法替代的。
除了自我反思外,還需要積極與學生交流,了解學習中的困惑。如:有些學生覺得知識點瑣碎難以記憶,那么幫助他們總結順口溜,將知識串起來;有些學生不會學以致用,那么建議他應該多做練習,這樣才能迅速把握重點、難點和常考點;有些學生平時不認真聽講、不做筆記本、不帶課本,每節課講完后可要求在規定的時間內把相關重點知識背下來,這樣對其進行及時補救。
通過與學生交流,從學生的征詢意見中反思。把教學當做一項研究來對待,反思自己教學,從而改進自己的教學。
三、 實踐反思基于理論反思
在教學實踐過程中還要結合理論學習,用理論來分析、反思自己的工作實踐。心理學表明:只有學生對呈現材料與呈現方式發生興趣時,才能最有效地引起學生的注意;只有那些形象直觀、新穎有趣的認識材料,才能最有效地讓學生認識和理解。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積極開動腦筋,因材施教,靈活應用各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以吸引學生的興趣。有些概念抽象要想盡辦法尋找實物讓學生形象地了解,如介紹“中心體”結構,用兩根粉筆垂直對搭,形象直觀;講授“細胞的結構”讓學生制作細胞的模型,這樣不僅加深知識的理解的同時還可以讓學生了解到我們學的知識在身邊就可以運用。
總之,在課堂教學過程中,通過教學反思,慎重審視自己教育教學活動所依據的思想,轉變教學觀念,變革教學模式,使教學工作增加科學性,減少盲目性。教師的工作就在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的過程中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才能得到螺旋式的發展。
作者簡介:高姍,寧夏回族自治區銀川市,寧夏六盤山高級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