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張濤??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輔助手段,越來越多的教師開始嘗試在教學中應用微課程。本文分析了微課特點和 C++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將微課應用在C++課程的教學中,并詳細闡述了C++課程微課的制作方法。
關鍵詞:微課程;C++課程;課程設計
一、 微課程的基本內涵
(一) 微課程的定義
早在 2008 年,“微課程”這個概念,由美國新墨西哥州圣胡安學院的高級教學設計師戴維·彭羅斯提出的。首先要把課程的核心概念提煉出來,把概念與教學目標緊密聯系,最后把知識上傳網絡平臺。
(二) 微課程特點
微課程的優勢主要體現在:
1. 簡潔精煉根據相關研究證明,人的注意力在10~15分鐘最集中,據此微課程的一節時間設置為10~15分鐘。
2. 主題突出微課的教學內容高度濃縮,因此,學習者需要思想高度集中,積極地攝取知識,從而能學習到“隱性知識”等高級思維能力,這不僅實現了教與學觀念的改變,也提升了教師的教學技能,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也有很大幫助。
3. 時間靈活學生可以對學習內容做出靈活的時間選擇和安排。
4. 便于教師和學生互動學生可以通過平臺上的習題自我檢測是否掌握知識,也可以對不懂的知識點向老師直接提問,而教師也可以在線解答學生的疑問,動態地了解學生們的學習情況。
二、 C++課程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通過C++課程的學習,學生可以掌握面向對象的編程設計思想。目前,在C++課程教學中普遍存在如下問題:
(一) 課時少
C++課程知識點較多,且難懂難記;而這門課程在大多數學校中設置課時少,因此老師和學生都覺得教學時間緊張。
(二) 學生自學能力較弱
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太依賴教師,缺乏主動性。大多數學生對C++這種相對晦澀難懂的基礎性語言課程,在課外時間很少會翻看教材。
三、 C++微課程的設計
(一) 知識點的細化
課程的主體是知識點構成,把知識點從教材中提煉出來。比如類和對象部分,把相對獨立的知識點分成如下部分:
(1)類的封裝
(2)類的成員函數
(3)類的構造函數和析構函數
(4)類的初始化列表
(5)類的靜態成員
(二) C++微課教學模式
根據C++課程特點,設計出新的基于微課的C++課程教學模式,以學生為中心,教師為輔助,師生互動為關鍵要素;而且將教學任務分為三大板塊:課前、課堂、課后。
1. 課前
將微視頻、教案、課件、習題以及源程序等教學資源,并將其上傳至微課平臺,學生可以通過看視頻完成預習。
2. 課堂
由于學生在課前已經學習了相關的知識點,教師在課堂上主要對較難掌握的知識點進行講解,并對學生反饋的疑問進行解惑。教師可以根據相關知識點,布置編程練習。學生完成練習后,對練習進行評閱。
3. 課后
根據學生課堂的學習情況,教師可以抓住重點,有針對性地適當增加重點、難點的拓展練習,從而讓學生更加牢固地掌握相關知識點。
四、 C++微課程制作
根據設計要求,我們把微課程的制作流程分為選題、設計、教學準備、錄制視頻、后期加工、上傳平臺和反饋7個步驟。
(一) 選題
合理選題是微課程開發的關鍵,關系到微課程的核心價值。選題本身需要較強的洞察力和預見性。
(二) 設計
設計是形成微課程總體思路的過程。設計包括課程導入設計和教學過程設計。
1. 微課導入環節的設計
使用問題導入和復習導入方法,問題導入法可以提出具體的問題,引起學生的注意和思考。可以根據選題選擇相應的課程導入方法。
2. 微課教學過程的設計
教學過程的設計以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參與度為目標,圍繞一個教學任務,主要突出教學中的關鍵點。
(三) 教學準備
在此步驟中,最主要的是教學資源包的準備,包括教案、課件和習題。而因為微課程是濃縮的一節完整課程,所以這些前期教學準備十分必要。
(四) 錄制視頻
微課的關鍵核心即為微視頻的制作,其制作的質量直接決定著微課的教學效果。由于教學視頻時間較短,內容必須精煉,在視頻制作前必須預先對語言、鏡頭和課件進行設計。
(五) 后期加工
在后期加工時,要加入督導環節,回籠學生的注意力,強調學習的重要內容。
(六) 上傳平臺
目前,國內比較優秀的微課平臺有中國大學MOOC、好大學在線CNMOOC等。教師可以將制作好的微視頻發布到平臺上。
(七) 反饋
將微課上傳平臺后,教師還要注意學生的反饋和評價。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平臺反饋,來了解學生的學習能力及水平,并依次針對不同的學生調整不同教學內容及方法。學生也可在平臺自我練習及測試,看對知識點的掌握是否牢固。
五、 總結
通過分析C++課程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微課應用于該課程教學中,具體闡述了C++課程微課的制作方法。將微課應用在程序設計語言中,學生可以隨時隨地進行學習,打破了傳統教學在空間和時間上的限制。
參考文獻:
[1]胡鐵生,周曉清.高校微課建設的現狀分析與發展對策研究[J].現代教育技術,2014,(2):5-13.
[2]孟祥增,劉瑞梅,王廣新.微課設計與制作的理論與實踐[J].遠程教育雜志,2014,(6).
[3]胡鐵生,黃明燕,李民.我國微課發展的三個階段及其啟示[J].遠程教育雜志,2013,(4).
[4]韓鳳英.基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教學設計與實施——以C語言課程教學為例[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5,(8).
[5]王荇,徐煜明,等.“計算機語言C”課程研究性教學模式的探索[J].常州工學院學報,2016,29(1).
作者簡介:
李英,張濤,河南省南陽市,南陽師范學院軟件學院。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