靳國治
摘 要:小學的教育是學生求學生涯中的基礎階段,在學生這一階段的教育中,學校要給學生進行基礎鞏固的同時,也要對學生進行學習方法和思維的培養。近年來經過實踐發現,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效果顯著。教師可以通過引入配樂、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等方式創設情境教學,以提高教學效率。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境教學;實施方法
中圖分類號:G6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8)07-009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8.07.058
創設情境教學法是教師針對教學主題運用音樂、圖片、視頻、實物等工具制造出與課文相近的景象,激起學生的興趣,學生將教師制造出的景象與課文聯系起來,通過教師的引導對課文進行更為深入的理解,也就得到更佳的學習效果[1]。教師通常在以下幾個方面運用到情境創設:其一,教師創設出課文內容的情境,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他們會把更多的心神放在課堂上,也就提高了他們的想象力、觀察力;其二,教師在課文閱讀上將課文上的內容場景通過相關工具創設出來,學生通過教師創設的情境聯系到課文情節,就會加深對課文閱讀的理解;其三,教師在寫作課上,通過創設情境引導學生根據情境寫作,學生可以通過相似的景象自行聯想,從而激起他們的創作熱情。
一、引入配樂進行渲染創設情景教學
在渲染情景方面音樂是極有效的手段,在語文課堂上引用音樂能夠輕易將學生的聽覺、視覺等感官調動起來,讓學生將文學與音樂緊密結合,沉浸在教師制造的情境中,從而提高教學成效。在帶有意境的詩歌、散文的授課中就很適合運用創設音樂情境的教學方式[2]。
例如,在《楓橋夜泊》的詩詞授課中,教師就可以根據詩詞所要表現的情感選取舒緩、婉轉的配樂創設情境。在所播放的音樂中,教師引領學生朗誦詩歌,這樣能夠讓他們更快地融入到詩詞的意境中,從而與作家產生情感的共鳴。教師在創設音樂情景時,要注意音樂與詩詞的融合性,在古詩中就應該選擇中國古典樂作為音樂創設情景的配樂。中國的古典音樂本身就具有極強的感染力,結合古詩能夠讓學生更好地陶冶情操,讓學生從中感受到中國傳統文化的魅力。
二、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創設情景教學
多媒體教學設備在很多小學中也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小學的語文教師在課堂中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為學生創設與文章內容相似的情景。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可以將課文中的抽象內容進行形象化,例如通過圖片、視頻等讓枯燥的語文課堂變得生動有趣,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3-4]。
例如,在講解到《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時,課文“海底的巖石上長著各種各樣的珊瑚,有的像綻開的花朵,有的像分枝的鹿角......”“魚成群結隊地在珊瑚叢里穿來穿去,好看極了。有的全身布滿彩色的條紋;有的頭上長一簇紅纓;有的周身像插著好多扇子,游動的時候飄飄遙遙......”等段落中描繪了一幅幅色彩斑斕的西沙群島的景象,教師可以將課文中提到的珊瑚、魚群等海底風光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展現給學生,形式可以是視頻或圖片。學生在熟讀課文的同時也會將教師展現的美景深印在腦中,進而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在這樣圖文并茂的教學環境中激起他們的興趣,學生自然會主動參與其中,也就提高了學習效果。
三、組織學生進行角色表演創設情境教學
小學生正處于好動、求知欲旺盛的年齡,他們的表現欲望和模仿能力是極強的。教師可以根據小學生的特點進行角色扮演的情境教學,給予學生滿足其表現欲的空間,讓他們能夠盡情融入角色,讓他們在扮演文中人物角色中體會課文的思想。角色扮演的創設情境更適用于有故事情節的文章中,學生在扮演中融入角色,讓刻板的文章在自己的努力中生動化,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參與的積極性,在參與中更加深入的解讀課文內容的中心思想[5]。
例如,在《將相和》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意愿,選出幾名學生扮演文中的廉頗、藺相如、趙王等人物,讓選出的學生進行情景對話。學生可以在扮演、觀察中體會到文中人物的性格品質。例如,文中“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這幾個對話很好地體現了藺相如的機智。
四、合理運用生活素材創傷情境教學
小學生雖說生活閱歷還不多,但是他們對生活、社會也有了一個初步的認知。因此,語文教師在教學中應注意聯系生活實際,利用一切與語文課相關的生活素材為學生創設出適合的教學情境[6]。在教學中挖掘生活中的素材進行情景教學,不僅能夠加深學生對文中內容的理解,還能夠加強他們的生活體驗。
例如,《父親的菜園》中,一位父親在貧瘠的山坡上開辟了菜園,剛開始時非常困難。經過了父親精心的照料,菜園終于變成了一片翠綠。但是一次暴風雨過后,菜園變得慘不忍睹,父親仍然不放棄,背紅腫了,腳也起了泡。他四處去撿肥料,讓泥土有營養,讓菜園茁壯成長。父親的努力讓菜園又恢復了一片翠綠。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種菜的體驗,讓學生在學習種菜中體會到父親勤勞、執著、自信的精神。
五、結語
總而言之,語文教師在教學中要活學活用,注意根據文章內容利用一切有效的方式為教學課堂創設教學情境。盡可能地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可以在愉悅的學習環境中掌握語文知識、語文思想,進而提高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李輝.小學語文教學中創設情境教學法的應用研究[J].新課程(小學),2015(6):93.
[2] 張雙梅.淺談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教育(文摘版),2016(8):68.
[3] 寧菊花.創設情境教學法應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6(3):149.
[4] 王丙辰.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學法教法研究),2017(14):254.
[5] 黃俊勇.論創設情境教學法運用及意義[J].廣西中醫藥大學學報,2003(b11):111.
[6] 華志敏.創設情境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價值評價[J].時代教育,2015(10):2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