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新課改要求教學中樹立正確的學生觀,活動法的使用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增強師生間的交流和互動。文章從游戲、合作、探究等方面論述運用活動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幾點體會。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教學;活動教學;實施策略;高效課堂
以活動為載體的數學教學,有助于興趣的激發、好奇心的誘發。下面,筆者簡單談談運用活動法構建小學數學高效課堂的實踐體會。
一、 以活動為載體,改變教學模式
毋庸置疑,傳統教學采用“滿堂灌”,踐行“一言堂”,學生習慣于被灌輸,習慣于死記硬背。活動法的運用,改變倉儲的學習模式,既活躍氣氛,也利于培養探究實踐能力。
數學比較抽象,教學中,應體現出抽象的一面,讓學生感到好奇,再激發學生動手試一試、親自做一做,在做中感悟、在做中受到啟發。《角的初步認識》的教學時,對于直角的認識,筆者先呈現給學生一個長方形的紙板,再呈現出其中的一個角——直角,再給學生展示實物——直角三角板,再次展示出這個直角三角板的直角,然后,讓學生觀察這幾個直角是不是一樣大。于是,孩子們的興趣被點燃,積極性被激發,紛紛說出自己的見解,在相同與不相同之間引發了爭論,在孩子們爭論不休,誰也不肯讓步之時,筆者給以進一步的啟發:如何驗證相同還是不同呢?于是,又開啟了思維之窗,有的說將三個角剪下來,放在一起,看看是不是重合,重合就相同,不重合就不相同;有的說,直接用直角三角板的直角去量最簡單,有的還想出了用量角器的方法……孩子們用通過“比”、“量”等得出所有的直角都相等的結論,使用量角器量的學生還得出直角是90°的意外發現。
活動的開展,改變了教師的“保姆式”的“喂”的方式,活躍了課堂,也活躍了思維,在活動中實現了知識的構建,發展了數學思想和數學思維。
二、 開展游戲活動,濃厚課堂氛圍
數學游戲,類型很多,如猜謎語游戲,是數學課堂上常用的游戲,不過,這類游戲除了啟發學生智力,也活躍課堂。如教師給出一組數據:1、2、3、4、5、6、0、9,讓學生打一個成語(七零八落);1、2、5、6、7、8、9也打一個成語(丟三落四);9寸+1寸=1尺,讓學生猜出用一個成語描述這個謎面(得寸進尺)。關于根據數據猜成語的謎面很多,如1+2+3、3.5、333555等等,此外,開展搶答游戲,也是常用的游戲活動,如一個爺爺、兩個兒子、一個孫子,最少是幾個人組成的?這些游戲的開展,活躍了學生思維,激活了課堂,構架了輕松愉悅的氛圍。
三、 開展探究活動,培養探究能力
探究能力是重要的綜合能力,是數學教學的主要目標。教師應給學生探究的任務和機會。如《觀察物體》的教學時,讓學生觀察放在桌子上的紙箱子,讓4個學生從不同的方向觀察這個紙箱。待每一個學生觀察完,統計結果讓學生大吃一驚,同一個紙箱子,不同的學生觀察到的結果不同,孩子們會各執己見,爭論不休。再次引導學生開展探究活動,筆者提出相關的活動要求:(1)在你的位置,你看到了哪幾個面?(2)你能找到一個位置,看到所有的面嗎?(3)你最多能看到幾個面?問題的提出,先讓學生進行預測答案,然后真正觀察,并驗證答案,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思維力、想象力、觀察力,發展了學生的綜合能力。探究活動的開展,必要且重要。
設計開放性的問題,也可以培養探究能力和歸納能力能力等。一題多解的問題設計,也值得我們盡心設計。如對于《乘法的初步認識》的教學時,教師給出下面圖片情境:猴子排成三排,每一排有5只小猴子,讓學生列出算式,算一算一共有多少只小猴子?通過觀察圖片,學生們可能列出以下兩種算式:5+5+5=15(只)或者3+3+3+3+3=15(只),再引導學生說說這樣列算式的原因,再用乘法算式表示出來。這樣,學生由加法到乘法的過渡,認識到乘法的意義,認識到乘法比加法簡便,從而“乘法初步認識”給學生留下深刻的烙印。
四、 開展操作活動,提高創新實踐能力
心理學研究表明,小學生對什么都感到新奇,好奇心強、求知欲強、探究欲更強。因此,數學教學中,適當增加實踐活動,促使學生們動起來。
《觀察物體》的教學時,筆者先放一個長方體的“投票箱”在桌面上,讓學生按照提出的“拍照片”要求,選取不同的角度進行拍攝:
(1) 只拍到其中的一個面;
(2) 要拍到正面和左側面;
(3) 要拍到正面、右側面和上面。
教師繼續提出操作性的活動:將四個小正方體,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擺放,如擺出下面的圖形:擺放好后,再從前面、右面和上面看一看……
操作活動的開展,除了滿足孩子們的喜歡探究的欲望,也利于創新實踐能力的提高。
《觀察物體》的教學后,讓學生回家觀看冰箱并記錄觀察的結果,要求學生從前面看,從上面看,以及從右邊、左邊看,將看到的結果記錄并做出相應的圖片,畫出側面圖、直視圖、俯視圖等。這樣的任務布置,學生們不僅看圖而且主動去想象,通過觀察并讓畫圖,鞏固課堂所學,也強化知識的運用。
總之,數學教學從興趣的激發作為突破口,把能力的培養作為數學教學的終極目標,應給學生一片藍天,設計各種各樣的活動,讓活動貫穿教學的始終,讓數學課堂充滿生命力,從而構建更有活力的有效課堂。
參考文獻:
[1]袁繼躍.關注指尖上的思維——對小學數學操作活動的思考[J].新課程導學,2016(25).
[2]羅梅蘭.小學數學基本活動經驗的實踐路徑探索[J].福建教育學院學報,2016(5).
[3]來宗偉.淺談開展小學數學活動課的原則與活動形式[J].速讀(上旬),2016(6).
作者簡介:
張佩環,江蘇省新沂市草橋鎮周嘴中心小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