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教育是強國之基、民生之本,是滿足人們對物質生活與精神追求的主要途徑。尤其是在經濟全球化的當今社會,人們愈發明白教育的重要性。而人們對創新性人才的渴求更是成為了現今教育的一大主題。創新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不斷富強與振興的不竭動力。我國數學基礎教育歷來被歐美發達國家所稱道與效仿,其教育水平更是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學生創新能力卻難以躋身世界排行榜,對學生今后的學習與工作也起著一定的不良因素。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我們的教育發展應當順應時代與社會的發展需求,加之我國目前正處于并長期處于經濟轉型期,需要突破已有的教學理念,培養出一大批多層次、多樣化的具有創新思維與創新意識的綜合型人才。基于此,本文下面將針對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提出以下幾點建議措施。
關鍵詞:高中數學;創新能力;課堂教學;培養策略
在高中數學教學中,注重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的培養,不僅是挖掘學生潛在學習潛能,提升數學教學質量的內在需求,更是順應時代與社會發展以及素質教育教學的需要。教育學者楊振宇先生曾說,中外學生最主要的差距在于創新能力的有無。而我國巧好是一個缺乏創新的國家,而現今卻是一個創新性人才爭奪的社會,在這種背景下,我國學生明顯處于劣勢。因此,提升學生創新意識與創新能力成為了目前廣大教育工作者面臨的一大社會難題。而所謂創新能力主要是指學生對于社會以及自然界中的數學現象具有求知欲望與好奇心理,并且在不斷思考、追求新知的過程中,激發與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才能。
一、 更新教學觀念,創新培養模式
高中數學具有較強的靈活性,絕非幾個概念、幾個公式、幾個原理而已,而高中數學的靈活性就強調我們教師的教學形式的多樣化。然而從我國以往的高中數學教學實踐來看,大部分教師采用都是傳統教育下“填鴨式”、“灌輸式”的講授法教學模式,將學生置于被動學習的地位,從而嚴重影響了學生創新思維的激發與想象能力的發揮。這就要求我們廣大數學教師,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應當更新教學理念,明白教師并不是傳授知識的工具,學生更不是被動接受新知的器皿。教師需要從教學的主宰者、指揮者轉變為引導者與組織者,從重教學結果向重教學過程轉變,從重理論教學向重實踐教學跨越。在具體教學過程中,更應當逐步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并解決問題,啟發學生的創新性思維,讓其能夠在問題規律的探討中培養學生總結歸納能力。在具體教學實踐中,教師需要樹立正確的師生關系,建立起一種平等、民主的教學觀念。因為良好的師生關系能夠消除學生對于教師敬畏感,激發其學習興趣,從而有助于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二、 創設教學情境,加強自主學習
高中數學相比于初中數學而言具有更強的抽象性與邏輯性,所以,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當將其設計到復雜且有意義的教學情境中,讓學生通過自主合作與交流探討解決數學中所遇到的各種難題,學習其背后所隱藏的教學知識,提升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從根本上確保課堂教學效率。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首先,教師就需要精心設計問題,主動引導學生去思考、去質疑、去發現、卻解決從而有利于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觀察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綜合能力;其次,加強小組合作探討,讓其在自主交流與討論中得出結論。當學生討論過后得出自己的結論時,教師再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展開教學,逐步完善學生的結論。例如,在講解“等差數列的前n項和”一節時,教師可將學生以小組的形式探討從1到999的和,以此引導學生有針對性地進行思考與探究。通過這種具有探究性的問題情境的創設,能夠將復雜、抽象、枯燥的數學知識具體化、簡單化與通俗化。同時還有利于增強其趣味性,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在問題的具體解決過程中,通過問題情境的創設激發學生探索問題、創新能力的培養。
三、 提倡探究學習,培養創新能力
探究性學習主要是指在課堂教學中學生在教師的組織下,引導其從自身問題出發,以好奇心與興趣為出發點與著力點,激發學生對于數學的探知欲望,從而引導其主動解決問題、驗證相關原理。函數問題是高中數學的一大難點同時也是教學重點,所以,在教學這類題型時教師就應當主動運用這種教學方法,讓學生自行構建函數關系,通過深入的思考與探究研究,讓學生養成靈活運用數學知識的良好習慣。這些具有價值意義的研究,正是激發學生創新思維,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創新能力的主要體現,同時也是數學教學走向開放,提升活力的重要表現。
四、 借助現代技術,培養發散思維
隨著科技的發展,現代教學技術已成為了素質教育教學中的一大亮點,更是改革教學手段,提高課堂教學質量的重要手段。尤其對于像高中數學這樣具有較強抽象性、復雜性的理工學科而言,更是必不可少。所以,在高中數學課課堂教學中,教師善于借助現代化教學技術,豐富課堂教學形式,通過其多樣化、生動化、形象化的優點,為高中數學課堂注入一股新活力,增添課堂教學魅力,讓學生能夠以一種最佳的狀態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從而營造出自主探索、勇于創新的教學環境,讓學生能夠全身心地投入其中,并在知識的具體運用與遷移過程中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與創造性才能,促進其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提升。
五、 小結
總而言之,創新能力是素質教育教學下每位學生都應當具備的一種能力。然而創新能力的培養卻是一項長期、艱巨且復雜的教學任務,需要廣大教育工作者共同的努力與關注。任何一種新思路、新方法都能稱為創新,所以,在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善于主動引導學生去思考、去探究、去創新,并在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以及教學情境的革新與創設過程中,促進學生創新意識、創新精神以及創新能力的培養。
參考文獻:
[1]柳升超.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與應用能力的培養研究[D].湖南師范大學,2011.
[2]羅偉.高中數學課堂中學生自主探究能力培養的研究[D].信陽師范學院,2016.
[3]全華鋒.高中數學課堂教學中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J].科教文匯(下旬刊),2011,(08):97+130.
[4]李衛芳.高中數學教學中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培養[J].才智,2016,(34):103.[2017-08-06].
作者簡介:
陶波,江蘇省宿遷市,江蘇省淮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