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職業的特性和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特點來看,專業能力、職業教育教學能力以及企業實踐能力是高職院校教師的四大職業能力。以職業能力為基礎,從建設雙師型素質教師的隊伍的方面來看,對其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的構成和培養進行深刻的分析與探究,在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的過程中,對其方法和制度保障提出相關建議,以供人們參考。
關鍵詞:雙師素質;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構成和培養
前言:
專業技術應用性人才是我國高職院校教育的重點培養目標,它在生產建設、管理教育方面都非常適用,從而可以看出它和一般普通高校相對比來看是有所不同的。如果想要成為高職院校的教師,在具備專業的理論知識及充足的教學經驗以外,對教師的專業實際操作能力也有非常嚴格的要求。與此同時,對于高職教育來說,它在教學過程方面,也和一般高等院校不一樣,為了能夠在實際教學過程之中采用高職院校教育的方式,就需要高職院校教師對其教學定律和特點都能夠進行充分的掌握。
1.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的構成
教師職業能力是從事教育教學活動所需要的一切能力,它是教師在專業教育和教育教學實踐過程中形成和發展的。教師職業包含高職院校職業,所以高職院校具有從事其職業的職業能力。根據職業能力的分類標準,可以將職業能力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專業能力、方法能力以及社會能力。根據我國高職教育發展的狀況,又將我國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能力分為三種類型,分別是專業能力、企業實踐能力以及職業教育教學能力。
(1)專業能力。它是指在教師從事職業活動的過程中,所擁有的專業技術才能及豐富的專業知識。對于高職院校教師而言,她們應該擁有更穩固的專業知識以及較強的理論基礎。在進行教學變革和實行教學的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并可以讓學生在其專業區域中更加靈活的加以運用,教師的專業能力就應該包含在其高職院校教師的職業能力之中。
(2)企業實踐能力。高職院校的教師應該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主要體現在兩方面:一是教師在從事實踐動手操作工作的過程中,為了實現理論與實際一體化課程教學的目的,教師應該擁有雙師素質以及雙教能力;二是為了達到教學和校企合作需要的目標,教師應該和企業之間維持較好的合作關系,對企業產品和生產過程進行充分了解,這有利于讓教師在培訓能力和咨詢要求方面,能夠對其擔負責任。
(3)職業教育的教學能力。高職院校教師與一般的高校教師不太一樣,為了確保其能夠根據職業教育的特征和方法來進行教育教學,教師一定要對職業教育的教學定律進行充分的掌握和了解。為了滿足現代構建主義與多元智能理論的需求,高職院校教師在課程和教學設計當中應該采用現代職業教育教學的方法理論。
2.基于雙師結構的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建設的途徑
雙師型教師的具體內容,它是指在職業教育教學的過程中,高職院校教師將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相互結合。擁有較好的政治思想素質和職業道德、熱愛職業教育以及尊重學生并能夠和學生平等交往,這是它的基本要求;為了能夠其從事教學和實踐動手操作的活動,教師就應該具有清晰的語言表達能力,對于教育學和心理學知識都要有適當的了解,最重要的是,還要充分掌握與時俱進的職業教育理念。構建雙師型素質教師是高職院校的主要任務,一般來看,可以通過以下幾種辦法來培養其教師的雙師素質和雙教能力:
(1)培訓新入職的教師。許多剛剛畢業的青年教師都在從事高職教育工作,雖然她們有足夠的專業技能,但是她們缺乏企業工作經驗,對產品生產、工藝流程都不夠了解。青年教師應該在有豐富經驗師傅的帶領下,對其進行定崗定職培訓。青年教師的企業經歷也要作為其考核評定的標準之一。為了能夠讓企業不因教育環境的變化對其實踐能力造成影響,就算具有豐富經驗的教師也要不斷的對其企業現狀進行了解。
(2)校企合作共建雙師結構教學團隊。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包括專業教師和兼職教師。在高職教育建設與發展的過程中,建設雙師結構的教學團隊是急需解決的重要問題。所以,在校企合作平臺中,高職院校要不斷引進兼職教師,使其參與其教學活動。
(3)對雙師型教師評定考核體系進行完善。每個院校對評定其考核的評定標準都不一樣,導致其在實施過程中各種扭曲。所以,為了雙師素質教師隊伍建設的穩定發展,就應該對高職院校雙師型教師完善和健全其考核及評定體系。
(4)通過校企合作項目來培養雙師型教師。在院校和專業建設的過程中,它的主要任務就是要建造校企合作平臺、團結協作構成人才培養模式。經常與企業互動,以達到共贏的目的。
(5)儲備兼職教師人才。為提高高職院校兼職教師隊伍的師資質量以及穩定發展,應該建立兼職教師人才資源庫,儲備大量人才以備不時之需。為了能夠讓兼職教師在校企合作中發揮重要的作用,在其錄用招聘、培訓考核方面應該提出詳細的要求。
(6)為提高師資水平加強團隊建設。團隊建設的好壞與師資整體水平提升的快慢有著直接的關系,它也對雙師隊伍快速發展起著決定性因素。
3.基于雙師結構的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培養的制度保障
要想以雙師結構的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為基礎,設定其制度保障,就要做到以下四點:一是對雙師型素質教師的認證機制進行構造建立;二是對雙師型素質教師職務的評審機制進行構造建立;三是建立高職院校教師隊伍師德的長效機制;四是對發展性雙師教師評價體系進行構造建立;五是對教師發展激勵機制進行有效的建立。
4.結語
雙師素質的高職院校教師職業能力的構成與培養是高校師資隊伍建設的重中之重。在學生創新和實踐能力培養、教學質量的提高方面也起著非常重要的決定性因素。高職院校應該不斷探究雙師型素質教師的培養機制,有利于充分發揮雙師型素質教師在培養專業人才技能的過程中的價值和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剛;高職高專院校教師職業能力調查分析[J];現代交際;2010年12期
[2]胡家元;探討高職教育與職業技能人才的培養[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9年07期
[3]張寶歌;教師職業能力發展的教育選擇[J];教育與職業;2007年36期
備注:本科研成果是黑龍江省職業教育學會“十三五”規劃課題“高職院校教師職業素質培養的模式研究”科研成果,項目編號:GG170141
作者簡介:姜珊,哈爾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講師,學歷:本科,研究方向:學前教育專業教學研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