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課改提出以來,各個教育階段的各個學科都在進行教學的創新探索,初中地理也不例外。地理是一門綜合性較強的學科,但初中學生剛剛接觸地理,教材中的知識脈絡清晰,層次鮮明,學習難度較低,只是在當今的地理教學中,教師所采用的教學方法已經跟不上時代的發展,無法滿足教學的要求,因此形成了教學效率普遍較低的現狀,學生對地理知識也是一知半解,對此,本文分析了初中地理有效課堂的構建基礎和方法,同時進行了深入的教學思考。
關鍵詞:初中地理;有效課堂;教學創新
一、 引言
如今,我國教育已經進入了一個全新的時代,在這個時代中,學生是課堂教學中的主體,教師則是教學活動的引導者。這一教學要求凸顯出了我國以人為本的教育特點,在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成果。但不乏仍有部分教師難以接受這樣的教學模式,依然依賴傳統落后的教學方法,導致教學的有效性被影響。因此,想要使得地理教學再上一個新臺階,必須進行教學手段和教學思想的全面創新,否則只能被教育的洪流所淘汰。
二、 構建初中地理有效課堂的基礎
所謂高效課堂就是教師和學生花費最少的精力和時間獲得最好的教學效果。構建初中地理有效課堂必須嚴格遵從新課改的要求,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師不應再將大量的課堂時間當做自我發揮的時間,進行一味的講解,而是應將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成為學生展示的舞臺,進行充分的自我發揮,學生在這種學習模式下會產生強烈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會成為他們進行深入學習的動力。另外,還要讓學生形成自我糾錯和改錯的能力,逐漸實現自我教育,達成最高的教學目標。
三、 初中地理課堂教學的創新策略
(一) 體現學生在地理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
高效課堂必須讓學生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將知識充分吸收、靈活運用,將知識融會貫通,以體現地理教學的實效性。因此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是關鍵,教師不能只讓學生“學會”,更要讓學生“會學”。例如,在進行《走進國家》的第一節“日本”的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首先自主閱讀本課內容,對日本的版圖和地理特點進行大致的了解,基本能夠說出日本的地理位置、地形、氣候以及文化特點等,然后再讓學生根據具體的日本地圖分析其所處地理位置的利弊,逐漸通過深入探究形成自己獨到的見解。在進行了詳細的觀察后,教師可以提問學生日本為什么會頻繁發生地震和火山爆發,分析學生的觀點并加以指正。還可以采用對比教學法,讓學生將日本的氣候、溫度和我國的氣候溫度相對比,分析不同的氣候特點是源于哪一地理特點,提高學生的地理分析能力和思維能力。這樣一來,所有的問題都是學生通過自主學習解決的,對知識的印象會更加深刻,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
(二) 凝聚學生的力量,讓學生學會合作
每名學生對于不同的事物都有不同的看法,也許一個人的看法是單一和片面的,但是將所有想法集中起來就會連成一個知識網絡,攻克難度更高的學習問題。因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讓學生學會合作,將大問題分解成為小問題,逐個擊破。例如,在進行《中國的自然資源》這一單元的教學時,在第一節中學生了解到了我國的自然資源總量豐富,但由于人口眾多,人均資源占有量嚴重不足。在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我讓學生結成小組,就“不可再生資源的保護”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最后讓每組將所有成員的觀點進行總結,通過多名學生一同探討,學生們基本列舉出了較為全面的不可再生資源保護方法,有的甚至還提出了將不可再生資源變為可再生資源的大膽想法。學生的思維被充分調動,對于本課內容也在愉快的課堂氛圍中高效掌握了。
(三) 采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
多元化的教學方法能讓學生獲得不同的學習體驗,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提升教學的趣味性和有效性,同時也能進行知識的延伸。例如在進行“北方地區和南方地區”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對學生提出不同問題:我國北方和南方地區的氣候有什么差異?北方和南方的民族都有哪些風俗習慣?南北方都有哪些具有代表性的水果?你覺得哪些地方的水果更甜呢?是什么對水果造成了影響呢?這些問題的提出需要學生聯系各方面的知識進行回答,有效進行了知識的延伸拓展。在這一環節結束后,教師可以將對于同一問題持有不同觀點的學生分為同一組,和另一組學生展開辯論賽,說說自己的觀點和原因,最后將辯論獲得的結果進行整合。通過這一系列的活動,學生獲得了不同的學習體驗,并且都充分參與了其中,高效率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輕松的達成了教學目標,極大提升了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四、 初中地理有效課堂的思考
盡管教育改革已經在我國實施了數年,但傳統教學觀念和教學方法仍然對教師產生著影響,導致教學水平停滯不前,學生的能力發展也受到了禁錮。因此,想要構建有效課堂,教師先要進行自我反思:自己在教學中是否給學生提供了充足的發揮空間?是否進行了教學手段的創新?是否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只要做到了這些,有效課堂就已經成功了大半。另外,教師還要和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深入了解學生的心理需求并盡量在課堂中加以滿足,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的快樂,并在此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成就感。
五、 結束語
綜上所述,構建初中地理有效課堂是一項長期的、艱巨的任務,需要學校、教師和學生的共同配合。當今的初中地理教學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在實踐中存在許多教學障礙,這些障礙也是影響地理教學有效性的重要因素,教師必須從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做起,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優化教學方案,調整教學模式,主動進行自我反思,努力為學生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為學生的發展保駕護航。
參考文獻:
[1]楊東昕.初中地理學科有效教學的思考與實踐[J].學周刊,2014.
[2]何慶丹.課堂“有效教學”探究與實踐——“歷奇”活動在初中地理課堂教學運用體會[J].廣東青年干部學院學報,2010.
作者簡介:
由福新,山東省臨清市,臨清市實驗中學。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