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萍
摘 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只要興趣濃厚,學生就能學習得輕松愉悅。反之,則無法激發學生的參與欲望,更無法達到預期的教學效果。但是,學生對學習的興趣并不是天生的,需要教師加以引導,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根據學生的年齡特征與智力發展水平調動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提高學生創造性學習的能力,最終達到優化課堂教學效率的目的。本文分析了學習語文興趣不再濃厚的原因,提出了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濃厚興趣的策略。
關鍵詞:小學語文;興趣教學;策略
一、學習語文興趣不濃厚的原因分析
(一)教師自身的原因
教師的教學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學生的學習。如果教師對教學沒有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課堂教學缺乏足夠的激情,學生又怎么會興趣盎然、滿懷激情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呢?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自問:我們對教學是否充滿了興趣?我們的課堂是否充滿了激情?當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不再濃厚,我們是否應該更多地思考自己的教學呢?
(二)學生自身的原因
教學中,經常會遇到這樣的情景:教師一腔熱血、激情四射,一些學生卻面無表情、無動于衷。教師的滿腔熱忱付諸東流、化為烏有,這不能不讓教師感到心痛。的確,由于種種原因,我們的部分學生沒有表現出語文學習的興趣,這也是一個客觀現實。
(三)教材的原因
毋庸置疑,教材上所選的課文都是名家名篇,都是經過精挑細選的美文佳作,集思想性、人文性、知識性、趣味性于一體,十分適合學生的學習。但同時不可否認,教材的部分課文太過注重思想性、人文性,忽視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忽視了學生學習的感受。
(四)學習語文的渠道過于單一,學習的方式過于簡單
教學中,課堂成了學生學習的唯一場所,語文課本成了學生學習的唯一用具,大量的練習擠占了學生們課外閱讀和實踐活動的時間。語文學習成了識記、誦背、練習、考試……這樣的學習,學生會喜歡嗎?學生會感興趣嗎?
二、激發學生學習語文興趣的策略
(一)引發學生的興趣和求知欲
小學生有著愛說愛笑愛鬧的孩子氣,他們無所顧忌、敢想敢說、好動,求新求異的愿望強烈。因此我們必須抓住小學生的心里特征,因勢利導,不要為了盲目追求課堂紀律而打擊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上課時,教師盡可能多地用抑揚頓挫、語調豐富、風趣幽默、充滿語導或懸案的語言,并配以豐富的表情和手勢來組織課堂教學,能給學生創造一個開放寬松的求知環境。在和諧寬松的課堂氣氛中,可以使學生懷著輕松愉快的心情投入學習,自然就敢大膽的發言,積極思維,不斷產生學習語文和施展能力的興趣。新教材中有很多內容涉及和接近學生的經歷與生活,因此老師應該多角度的轉換教法,使他們更深刻的感悟生活,讓他們自由的施展個性,多角度激發他們學習語文的下去,學習的驅動力自然會逐步增強。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因此,在課堂教學中還要特別注意利用上課的前十來分鐘創造出一個良好的課堂氣氛。
(二)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過去的教學常常強調教師的主導性而把學生單純地視為教育對象,忽視學生的主體地位;把學生的頭腦看作是可以填充知識的容器,忽視教學特點,忽視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教師應把小學生看作是具有成長潛能的生命體,其內部蘊藏著主體發展的機制,認識到教學的目的在于開發學生的潛能,驅動其主體的發展機制,使之成長成熟;“以人為本”的理念在教育界越來越深入人心。在教育的過程中,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性已成為廣大教師所熱衷的教學發法。
(三)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的情感對學生有直接的感染作用,特別是年齡較小的學生,這種感染作用更為突出。學生對老師是真誠尊敬的,充分信賴的。如果老師不尊重學生,不愛護學生,學生就會產生反感,或者望而生畏,或者厭惡。這種反感的情緒,也會直接影響到老師所教的學科上,從而引起他們對該門學科的反感。我教師對學生的要求嚴格的同時,總是要親切地啟發誘導他們,即使是對他們的批評,也使他們感到這是老師的關懷和愛護。
(四)注意課堂教學藝術,引導學生勤思多練
學生學習興趣中有一個很重要的特點,就是對于有一定難度,但又不是太難的問題愿意自己想一想,親手做一做,一旦當他想出來或者做對的時候,他就會體驗到一種十分愉快的情感,這種情感反過來又會進一步激發他對學習的興趣。因此,要讓學生多想想,多練練。想什么?練什么?小學生主動提出問題的能力差,教師要幫助學生設問,要為學生想想、練練提供明確的目標。當然,讓學生想的、練的問題不能過易,也不能過難,更不能負擔過重。過易學生不必思考,調動不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過難學生無從思考,容易產生畏難情緒;負擔過重只能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反感。要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做到難易適度,多少適度。
(五)指導學生實踐,鞏固學習興趣
我引導學生通過參與學校活動,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在生產和生活實踐中認識語文知識的重要性,同時拓寬他們語文學習的空間。隨著學生對語文知識所具有的社會實際價值的了解,他們學習語文的積極性自然就提高了,在實踐中還能滿足學生表現自我、實現自我的需求。比如,我會在節前五分鐘開展朗讀、演講、講故事、成語接龍等競賽活動,以此帶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通過競賽的形式,學生積極進取,不甘落后,增強了學習熱情。正如教育家、心理學家贊科夫所說:“對所學知識內容的興趣可能成為學習動機。”因為“樂知”,所以“樂思”。教師要想方設法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動力。
三、結束語
雖然激發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并非朝夕之間便可達到的,但我們能夠正視小學生的實際,從小學生語文教育的特點出發,積極探索教學的捷徑和不斷創新自我的教學方法,重視培養,就能激發小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