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如何培養好學生的口語能力,是一個值得探討的話題。只有在多方或單方的語言環境中無拘無束地互動交流,及時發現他們在語言表達上的特點,善于從理性與情感的角度去感染去鼓勵,激發他們靈活交流的興趣,豐富他們的語言源泉,強化他們的實踐運用,就一定能提高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
關鍵詞:重視積累;創設情境;強化練習;實踐運用
新教育改革順應時代發展大潮流,將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提高到了一個全新的要求。《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要求:“使學生具有口語交際的基本能力,在各種交際活動中,學會傾聽,表達與交流,初步學會文明地進行人際溝通和社會交往,發展合作精神。”因此在學生日常學習生活中,必須重視口語訓練,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說通順、說具體、說生動就顯得尤其重要。
一、 重視語言積累,讓學生有話說
“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語言源于生活,源于積累,口語交際也一樣。作為教師要讓學生把話說具體、說生動、沒有豐富的語言積累是不行的。這就要求我們有計劃、有組織地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讓他們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廣泛涉獵各種課外資料,通過行之有效地做法進行語言積累,這樣學生儲存的語言豐富了,說話表達時才會聲情并茂,有聲有色。
二、 創設情境,激發說話興趣
激發表達欲望,讓學生樂于說。在小學階段,學生年級越低,回答問題越積極,越容易用文明言語來表達自己的情感意愿。他們在課堂回答問題時,多次把手舉得高高的,急切地希望老師看到他而喊起來,“老師,我說我說!”甚至有個別學生還會站起身來,讓老師點他的名字來回答……隨著年級的升高,他們的口語表達反而不那么積極了。所以教師要時刻激勵并啟發那些不愿交流的同學。老師可以用“別緊張,也別害怕,假如回答錯了,也沒關系,老師也不會責備你的”,“只要善于動腦,樂于舉手,勇于發言的態度也是非常好的”等等話語幫助他們消除心理想法,構建展示自我表現平臺,讓每個學生暢所欲言。
贊賞鼓勵,讓學生愉悅說。有一句話說得好:“人類本性最深的就是得到別人的欣賞。”對學生口語表達給予評價即使對這種行為的欣賞,也是一種最好的激勵。教師可以用“你做得很努力、想法很新穎”,“你說得非常精彩”,“你理解得非常深刻”等語句加以肯定,對說得不那么正確的內容,教師可用委婉的語氣,如:“雖……好,但……”的句式,或者“若……那就會更好了”的話語啟發。特別對平時上課不愿發言的同學,一旦某個問題答對了,要及時表揚其“閃光點”。所以說,一個人只要體驗過一次成功后的欣慰,便會激起多次追求的欲望。
活躍學生思維,培養辯論能力。每一位教育工作者,要針對他們思維活躍,表現欲強的特點,用輕松自由的活動方式激發的辯論能力。如:自我介紹;我最愛聽的一句話;我最喜歡的廣告語;媽媽最愛說的一句話;也可開展班級即興說話對抗賽,如:辯論會:“幫同學寫作業對不對?”“放學回家我應該怎樣做才是最合理的安排?”等話題。因此通過形式多樣地說,讓每個學生參與說話、樂于交際。
堅持課前演講,提供展示舞臺。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貴在持之以恒,為此可以利用每天晨讀課前幾分鐘開展演講活動,給每個學生創造交流機會,讓他們輪流用簡短的話語說說自己的想法或收獲。如一些好詞句,一本好書,一首小詩,一篇文章,一幅畫,一個故事,一個笑話,我的日記等內容都可以講給大家聽,聽者也可做簡短的評議。通過這種不拘一格的交流訓練,不但為豐富學生知識創造了條件,而且培養了學生的注意力、想象力,同時也強化了語言表達力。
三、 教給方法,強化說話練習
為了上好“口語交際”課,讓每個學生在口語交際中提高表達的自信心,有更好地獲得感。我在教學《燕子媽媽笑了》這一課時,先引導學生仔細觀察文本(課件)插圖,想想圖上畫了些什么內容?小燕子知道了哪些知識?它是怎么了解到的呀?然后同桌議一議,小組代表上臺介紹。最后要求學生仿照課文寫法,把西紅柿與黃瓜的不同說給大家聽。通過看看、想想、做做,教會學生口語交際,鍛煉口語表達能力。
運用課文語言素材,指導學生把話說完整。比如《影子》一文教學時,我讓學生做“踩影子”的游戲,從切身感受上了解表示方位的詞語——前、后、左、右,還可以讓學生一邊做手勢一邊練習說:“我的前面是( ),我的后面是( ),我的左邊是( ),我的右邊是( )。”這樣的教學既降低了認知上的難度,又訓練了學生把話說通順,說完整。
看想結合,讓學生創新說。觀察一種小動物、一種蔬菜、一種植物或家鄉某一特產是小學段教學的側重點,通過觀察,既可以引導學生了解這些事物,還可以引導學生產生豐富的想象,對學生語言能力的培養能起到很好的作用。如教學老舍先生寫的《貓》一文時,為了喚起學生們的生活體驗,我讓學生先利用課外時間觀察家養的貓外形特點,了解其一些生活習性。然后在課堂上啟發學生把他觀察到的特點說給大家聽,聽后相互評價。為感受老舍筆下所描寫的貓的性格特點,感悟人和動物的和諧相處打下基礎,最后布置一些創新性的說話練習。
四、 以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為載體,訓練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
拓寬交往時空,豐富語言源泉。取得家長的支持,精心設計訓練內容。因為家長對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培養至關重要,他們的一舉一動深深影響著學生,所以教師要布置一些家庭口語作業。比如讓學生把學校里和發生在路上的所見所聞以及對家庭生活中的某些見解作為對象告訴爸爸媽媽。這樣的話,既可以使家長感知孩子的一些想法,又鍛煉了學生的表達能力。
強化口語實踐,提升口語運用。口語交際訓練的根本目的就在于實踐運用,而實踐運用反過來又促進學生主動探究、學會如何表達。因此要積極強化學生參與日常活動的力度。如接待家中來客,上街購物銷售,當小記者去采訪,向別人問路,成立班級小劇團,做公益性志愿活動等,還應該采取多種方式,給學生增加交際實踐的機會。這些“走出去”的實踐活動,能充分發揮學生主導作用,又讓學生從中學會了合作,學會了表達,學會了融洽相處,開闊了視野,活躍了思維,增強了應變能力,并從中獲得了不少啟發。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編,語文課程標準(試驗稿)[S].人民教育出版社,2001.
[2] 秦敏.巧用課程資源,優化口語教學[G].小學語文教學,2005.
作者簡介:丁毅,甘肅省蘭州市,榆中縣高崖鎮大營川教學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