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中數學教學是一個循序漸進、有條不紊地進行著的理性的教學過程。新課改是近年來教育部下達的教育指令,是現今中國教育發展的必然結果,是一個集多個教學層次、多個教學方面為一體的改革性試探,在臨床的高中教學過程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和意義。
關鍵詞:高中數學;數學教學;新課改
高中數學教學在臨床的教學過程中本來就是一大難事,教師光在教授其知識點的時候就已經有很大的障礙了,更不用說隨之而來地要求對學生的思維上的培養了。因此,如果說高中數學教學在最開始的時候就是一座難以攀登的高峰,其實都一點也不為過。然而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這樣的教學模式似乎是變得更加困難了。而且對高中數學教師本身而言,在新課改的前提下進行教學本來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并且還想要在新課改上尋求突破更是難上加難。對于年輕的教師而言這或許是一個難得的機遇,但是對老教師來說就是不小的考驗。
一、 高中數學教學要進行新課改是勢在必行之事,不能以個人的意志為更改
當國家下達一個指令的時候,往往這樣的指令是經過了深思熟慮的,而非憑空捏造,或者說是拍拍腦袋就能夠決定的。新課改這一概念在很早前就被提出,并且這樣的方式也在沿海等一線城市得到了率先的試點。事實證明這樣的教學方式的確能夠為學生帶來更大的益處,因此這樣的新課改的改革進行實際上是勢在必行的一個過程。其實從另一個方面來進行分析,新課改其實在當今的時代背景下順應了發展規律,是一個與時俱進的教學方式。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它也是必須推行的。
可是這樣的想法其實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夠接受的,也就是說這樣的教學方式在推行的過程中一定會遇到阻力,但是這樣的阻力根本不能夠從根本上阻止這樣的教學方式的普及。這可以用哲學上的觀點來加以解釋:一個新事物的產生往往伴隨著舊事物的滅亡,而在這樣的滅亡的過程中,舊事物的反撲也是巨大的。同時新事物本身的力量在最初的時候往往是弱小而微弱的。因此在改革的最初新事物往往會弱于舊事物這些都是正?,F象。但是無論如何新事物的發展都是必然要推行的一個過程。在這里新課改其實就是一個新事物,而且這樣的新事物必然要以一種蓬勃的姿態發展起來。所以說高中數學教學的新課改實際上是一個勢在必行的過程。
當然這樣的說法有可能會遭到許多人的反駁,憑什么就會有這樣的論斷呢?其實道理還是很簡單的。打從一開始新課改的提出就是和時代的發展聯系在一起的。舉一個中國經濟學上一個很有名的實際案例:當時的改革開放的推行其實也是有著很大的爭議的,因為這樣的做法在從前從未有人做過。因此就算是國內的生產經濟水平很差,但是也沒有誰會說主動地提出改革開放這樣的概念,可是在鄧小平同志的不懈努力和奮斗下這樣的方案還是在后來得到了施行。而改革開放取得的巨大的勝利在今天早已被展現得淋漓盡致了。
為什么改革開放會取得如此大的勝利,這是因為當時我們有這么優秀的領導班子嗎?當然這也是其中一個不可否定的因素,但與此同時還有一個更加重要的因素應該被提到,那就是改革開放順應了時代發展的必然性。在順應規律并且利用規律的基礎上,我們改革開放的道路越走越遠,也越來越深刻,因此我們國家的經濟也得到了更加深入地發展。同樣的道理也可以運用在我們教育上面。不僅僅是經濟要順應時代的發展才能夠取得勝利,教育也是一樣的,同時教育也是一個長久而深遠的攻堅戰,它需要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不能停歇。
二、 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新課改,對整個數學的教學可以說是益處匪淺
高中數學對整個數學的教學可以說是益處匪淺。舉一個很明顯的例子,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更加注重的往往是教師本身的教學方面,而常常忽視了學生方面的反響。這樣的做法最大的問題在于不能讓教學與學習同步在一起,因為教授的主場其實是教師本身,而因為教師本身的嚴肅性和莊重性,很多學生在自身沒有掌握好良好的數學基礎和擁有強烈的求知欲望的時候,根本不會想去尋找教師以求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這樣學生的問題就會越積越多,自然而然就不利于學習了。而又因為傳統教學的主場是教師,所以在很多時候教師本身更加關心的,也許會是教學的內容和方式問題,也就是說思考的都是他們本身存在的問題,而不是將這樣的方向往學生身上引。
這就是一個相當大的問題了,而且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更注重的是學生知識的掌握情況,而并非學生的能力培養。這樣被教導出來的學生,其實在很多時候不能夠學以致用,他們很難將自己學到手的知識運用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中。這樣的話學習的意義和目的其實就在很大程度上發生了偏差,就失去了教學原本的面目,所以傳統教學的弊端在現代化進程中就被凸顯得越發明顯。當然這個時候就應該再說一說與之對應的新課改了,其實大家都可以從這樣的名字上發現很大的端倪,所謂的“新”其實就是與舊事物不同,所以才說是新,不然恐怕也不能說是新課改吧。因此在具體的方面上來說,新課改體現自己的“新”主要表現在它們在批判性繼承的基礎上,還有些傳統教學所沒有的優點。
首先開始在傳統教學那里說的對能力的培養問題,在新課改的時候無疑是會更加重視能力的培養和對學生思維方式的養成的。它可以具體表現為將學生分為多個學習小組,同時再讓他們在自己的學習小組里進行深入的討論和認真的分析,以此來提升他們的能力。然后在新課改的時候,教學課堂無疑是更加活躍的,就不會說存在學生畏懼老師,不敢向老師提出相應的疑問這樣的情況了。就算是這樣的情況真的仍然存在的話,學習小組內的同學也會就此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為他答疑解惑。
三、 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新課改是對年輕教師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
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新課改是對年輕教師的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在我看來年輕教師就是象征著早晨的太陽,是如此的朝氣蓬勃,仿佛永遠都有著一股子使不完的勁兒。事實上也的確如此,年輕教師初入職場有些熱血與激情,在很多時候勇于創新,而且會更加積極愉快地投身于學科建設中去。他們也更加容易和學生打成一片,甚至說他們還可以和學生成為親密無間的朋友,這在相關的教學中是不可多見的一個現象,同時這樣的現象也能夠在很大程度上促成教育的推行。endprint
在傳統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往往會更加強調知識點的教育,而忽視了其他的教學過程。也就是說他們在更多時候追求的是一個學生的分數,而不是其他,這與我們的年輕教師在學校所學到的教學理念相違背,因此他們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會很別扭,甚至是做不好教學工作了。而我們的新課改又不一樣了,我們的新課改在很多時候其實往往還能夠與年輕教師的很多觀念不謀而合。比如說更注重學生的素質教育的培養;更加看中的是學生的相關學科能力;更加在意的不是學生的分數而是學生對學科、對自身的看法。由于這些觀念的不謀而合,因此年輕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往往會在這一條相同的道路上大步向前,昂首闊步向前走。這對他們來說其實與其說是一個挑戰,還不如說是一個難得一遇的機遇。
四、 高中數學教學進行新課改是對老教師的一個極為巨大的考驗
這樣的說法絕不是危言聳聽,而是有理有據的提出的,合理且是不可被辯駁下去的觀點。也許有人會說老教師他們的人生經歷和社會經歷都比年輕教師要來得多,很多時候看待問題也更加的長遠,甚至單從教學經驗上來說他們也更加的豐富,也總結了學生遇到的許多問題。那么這樣的話,又怎么能說高中數學教學新課改對老教師是一個極為巨大的考驗呢?其實就是因為老教師的教學經驗太過豐富了,所以他們在進行教學決策的時候往往會采用之前的教學思考模式而不是其他。這就對新課改的進行造成了很大的問題,與此同時,老教師在行事方面很多時候過于拘謹。他們不如新教師那樣敢于去闖,敢于去實踐。甚至可以說他們有些謹慎到守舊,這對于新課改也是一個很大的難題。同時老教師往往年事已高,他們能不能進行高強度和高質量的教學,的確和他們的身體素質密不可分,而這樣的密不可分的關系其實也決定了這樣的教學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大了。其實很多時候反而不利于教學的推行。
不管是資質深厚的老教師,還是充滿青春活力的年輕教師,他們所面對的問題其實是一樣的。這個問題無非就是,讓他們自身在相關的領域能夠在新課改的大前提下做到不退反進。這樣的要求說起來真是上下嘴皮一碰就能夠做到的事,可是實施起來有可能跑斷兩條腿都做不出來。所以說教師要達到這樣的目標和要求一定要狠下工夫,要認真努力地將自己的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吳勇平.對新課程標準下初高中數學教學的銜接的思考[J].數學通報,2006,45(3):11-13.
[2]劉萍.新課程概念下高中數學教學策略初探[J].高等繼續教育學報,2006,20(3):60-61.
[3]魯獻蓉.新課程改革概念下的說課[J].課程.教材.教法,2003(7):25-30.
作者簡介:季建民,福建省南平市,浦城縣職業技術學校。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