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堂雙
[摘要]課題研究是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一種最直接的手段,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地完成使命而應該付出的積極行動。在科研的路上,教研員應該與教師一起成長,一起經歷“初心、同心、信心、決心”四種心路歷程:初心——改善現狀,共同成長;同心——研學互助,智慧共享;信心——應用推廣,追求幸福;決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關鍵詞]初中物理;“引、研、結、用”教學法;課題研究
在多年的物理教研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開展課題研究是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一種最直接手段,與教師一起進行課題研究,引領教師走科研之路是教研員的職責所在,也是教研員專業提升的必由之路。我主持的“十二五”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初中物理“引、研、結、用”教學法實驗的研究》于2010年7月提出,2012年4月被確定為“十二五”黑龍江省教育廳規劃課題,2016年1月以“良好”等級課題順利結題?!冻踔形锢怼耙⒀小⒔Y、用”教學法》獲得黑龍江省首屆基礎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此教學法現處于應用推廣和深化研究中??梢哉f,七年多的課題研究經歷了“提出、研究、轉化、展望”四個階段,我和教師們也經歷了“初心、同心、信心、決心” 四種心路歷程,這也是我與教師們一起攜手共同成長的過程。
一、初心——改善現狀,共同成長
長期以來,物理課堂教學大多以教師講、學生聽為主要教學形式,學生被動學習,缺少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識。改變這種以“講”和“聽”為主的教學形式,是我最初的思考。
1.明確要點,理清思路
“引、研、結、用”是對平時物理“教”和“學”的行為進行梳理、明晰、提煉和概括,便于教師對教學進行深入思考和實際操作?!耙⒀?、結、用”教學法是將教學中無意識的經驗、行為進行有意識的提煉和深入研究的產物,有助于教師在具體實施教學行為的取向上有所選擇和側重,進一步明確教學中的取舍與揚棄。
在課堂教學中,師生圍繞“引、研、結、用”四要素進行“教”和“學”,以實現“教”的深入化,促進“學”的最大化。對教師而言,力求將“講”轉變為有效、巧妙的“引”;對學生而言,力求將主要形式的“聽”轉變為自主深入有效的“研”、精煉準確的“結”、靈活多角度的“用”。
2.樹立目標,共同成長
改善“教”和“學”的行為,與教師共同成長,是我提出教學法的初心。提出后便與教師們明確了主要的研究目標:一是優化課堂教學。探索適合初中物理學科特點和我市實際的教學方法,探索有效的課堂教學組織形式,重建課堂文化,賦予課堂教學生活意義和生命價值,使教學緊張、和諧、流暢、高效,提高教學效率。二是促進教師發展。引領教師樹立科學的教育教學理念,將教學中無意識的有效經驗、行為進行有意識的提煉、選擇和研究,增強教師的研究意識,促進教師之間的學習交流,加強課程資源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促進教師專業發展。三是促進學生發展。“引、研、結、用”教學法通過教師科學巧妙的“引”,給學生提供“研”“結”“用”的環境,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關注學生的主體地位,促進學生學會學習、自主學習和有效學習,使學生愿學、樂學、會學、善學。
二、同心——研學互助,智慧共享
我與廣大教師在培訓、研修活動中,一起研究,相互學習探討,明確了重點關注的四個環節:一是教學設計環節。在進行教學設計時要著重對教學方法進行思考和設計,以便有目的地實施“引”,引領有效的“研”“結”“用”。二是教學實施環節。制定了課堂教學評價細則,便于教師更深入地研究“引、研、結、用”教學法的內涵。三是教學反思環節。制定了課后反思表,引領教師自我反思,促進自我提升。四是教學評議環節。結合觀課、議課交流記錄表,積極進行交流研討,使教學法研究更深入、科學。我還與實驗教師一起對實施方案從內容、細節、內涵、理論等多方面進行了多次修改和完善,使方案更具科學性和操作性。
大家經過深入交流和研討,認識到“引、研、結、用”教學法是靈活的教學法,不是固化的模式,四要素交叉、循環、相互融合,有利于教師彰顯個性風格,調動教師的教學智慧。此外,對課題研究的評價,充分考慮到每位教師原有的教學狀態和變化程度,尊重每位教師的每一次成長和進步,所以,課題組教師的研究熱情都特別高漲,而且都特別投入。幾年來,在共同研究的過程中,不僅提升了教師的專業技能,也讓教師在研學互助中經驗互鑒、智慧共享,在提升自己的同時也享受到研究的快樂。
三、信心——應用推廣,追求幸福
1.理念上深化
在課題研究過程中我們提出了四點設想:一是實現“愛滿天下”,讓物理教育教學環境充滿溫暖和陽光;二是實現“有教無類”,讓物理教育教學環境洋溢自信和成功;三是實現“樂在其中”,讓物理教育教學環境浸潤樂趣和幸福;四是賦予“格物萬象、究理天人”的物理思想,實現創新和發展。這四點設想意在引導教師在關注教學方法的同時,更關注學生的心靈和情感,關注學科內涵價值的提升。其實,實現前三種教育教學境界的過程也就是創設幸福教育教學環境、發展學生核心素養、實施“真善美”教育、追求師生共同幸福的過程。第四點設想賦予研究“格物萬象、究理天人”的物理思想,是為了引領教師在教學中潛移默化地滲透博大而廣闊的物理思想,關注物理課堂與科技、社會、自然界的聯系,引領學生走向一個更為廣闊的物理探索天地,激發學生的創新欲望、探索精神和創造能力。
2.行動上推廣
在具體做法上,一是以常規教研引領研究,二是充分利用物理教師微信群、QQ群進行信息互動交流研究,三是利用活動培訓引領研究。
行動一:團隊互學,共同提升。一是學習老教師的精神。課題研究中有幾位老教師變化特別大,她們多次利用示范課和經驗交流活動引領年輕教師學習和成長,讓人敬佩。二是發揮課題教師的作用。課題組教師在活動中做示范交流,并在教學中與學科教師結對,負責教學法研究的答疑解惑和對新教師的指導。三是幫助年輕教師成長,為其提供學習機會。
行動二:研究轉化,提出新課題。為了做好課題推廣工作,我與學科教師進行了深入探討,并通過問卷等方式進行了大量的調查分析。大家發現,為了深化課題研究,只對原教學法進行研究和推廣是不夠的,還應對原課題進行補充和完善。于是,我們提出了新課題《營造初中物理幸福教育,促進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策略研究》,在原有教學法研究的基礎上,增加了“營造幸福教育環境策略的研究”,力爭把課題研究過程中提出的四點設想變為現實。
行動三:國培路上,科研同行。落實“國培計劃”,為推廣和深化課題研究提供了更多的機會。一年來。我們開展了四次“國培計劃”送教下鄉活動,并以此為契機,積極開展課題推廣和研究活動。活動分別圍繞“幸?!薄皩嶒瀸嵺`”“核心素養”“教育智慧與情懷”四個主題進行研修。還舉辦了《初中物理“引、研、結、用”教學法》深化提升——幸福教育研究活動現場會,通過觀課、議課、教學反思、集體備課、問題診斷、研修交流、講座引領、總結提升等多種形式,教師們分享經驗,交流思想。
四、決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
在學習十九大精神的過程中,也引發了我對自身工作的思考:做為教育工作者的初心何在?使命何在?作為教研員的初心是做教師的服務者、引領者、指導者、幫助者,使命是以教學研究來引領教師專業提升,從而促進學生全面健康發展。作為教師的初心是教書育人,使命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引領孩子們健康幸福地成長。開展本課題研究的初心是創新教學方法,優化物理課堂教學,使命是培育學生的核心素養,引領師生幸福成長。
開展課題研究是教師實現自我發展的一種最直接的手段,是發展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有效途徑,是教育工作者為了更好完成自身使命而應該付出的積極行動。在科研的道路上,我和教師們都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同心攜手,繼續前行。
參考文獻:
[1]錢愛萍,吳恒祥,趙晨音.教師怎樣做課題研究[M].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1.
[2]陳虹.教師職業心理與人生幸福[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16.
[3]馬斯洛.馬斯洛人本哲學[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3.
(責任編輯 趙永玲)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