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鑫
摘 要:在現今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普遍發現,學生不喜歡寫作文,究其原因是因為學生不知道如何去寫作文,面對題目時候無從下手。提高學生寫作水平最好的教學方法便是在教學過程中運用現代教育技術,以便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寫作環境。針對信息技術背景下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探討現代教育技術在語文寫作教學過程中,如何使得教學過程更加輕松有效。
關鍵詞:新時期;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
現代教育技術不僅為整個世界帶來了教師教育形式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更值得一提的是現代教育技術對教育方面的觀念認識、思想態度、教學模式以及教學內容都有著非同小可的影響。在當今世界的教育活動中,以個人電腦、多媒體、網絡技術為核心的現代教育技術已經走向課堂,有的地區已經投入使用,可見現代教育技術和教育教學實踐相結合已經成為一種必然的趨勢。下面,針對新時期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提出自己的見解:
一、處理傳統媒體和現代教育技術的關系
在寫作教學中必須處理好傳統媒體與現代教育技術的關系,這要求既要會用現代教育技術,又不能拋卻傳統媒體,需要有選擇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并和傳統媒體相結合,每種媒體都有利有弊,兩種輔助教學手段都應發揮其應有的功效,結合起來才能揚長避短發揮更大的功效。現代教育技術對會用的教師和學生來說,確實能夠使寫作教學變得方便、快捷、高效,但是一味追求時髦,而不注重實際,又會適得其反。而它的最大功效的發揮基本上取決于使用者,這就告訴我們在使用時要遵循一定的原則,要慎重,要為有效而做而用同時要處理好與傳統媒體的關系。現代教育技術主要包括計算機多媒體教學和網絡教學,多媒體教學需要制作課件并使用課件,而網絡教學也需要制作學習軟件并使用學習軟件。在制作和使用課件或軟件時需要處理好與現有傳統媒體的關系
二、引導學生標準取材,合理運用網絡資源
網絡確實為寫作教學打開了一扇通往豐富文學世界的大門,但是現代教育技術下的寫作教學,學生在參與時,存在著只一味地追求資源的豐富而撒手不管學生是怎樣用搜集來的資源。面對豐富、海量、五花八門的信息資源,如果讓學生長時間的自由瀏覽和搜集,學生可能接觸到一些重復的、紛繁復雜甚至良莠不齊、虛假夸張的網絡資料。那么什么是有用的信息,怎樣辨別信息的真假?是值得教師傳授和引導學生發現的。
追求真實、新穎符合自身條件的素材。如何選取材料是每個學生都必須要面對的,網上的資料千千萬,如何結合自身所長,形成自己的個性寫作才是最重要的。選取材料時,必須要經過層層篩選,有自己的思考、分析,要盡量選取最佳材料。首先,所選取的材料必須要真實。無論是事例、論點論據還是物體、景觀或者感想感慨,都必須真切可感,不能虛假,需在社會生活中確有發生,觸動過自己的心弦,避免虛假夸張、杜撰等。其次,所選取的材料要新穎。隨著時代的發展進步,人的觀念也在發生變化,選取材料時要注意盡量不要選取一些平庸無奇、陳詞濫調的材料,要盡量選取那些不可復制的、獨一無二、新鮮、活潑有趣、獨具個性的材料。最后,選取材料時還要注意符合自身的條件。要注意選取一些貼合自己的生活經歷的,親切可感的材料,選擇自己擅長的,有些材料倒是真實、新穎但是同自己的生活經歷差距太大,描述起來有困難,不易轉變拓展,就要將之舍棄。
三、現代教育技術輔助,擴大作文分享平臺
目前還存在于農村初中寫作教學的重要問題就是,沒有合理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分享學生作文,讓學生從中獲得分享和被別人贊同的成就感。學生作文基本上存在的時間只在于寫的時候和教師講評的這一段時間差里,而講評完之后的學生作文就會被束之高閣,基本上無人再問津。目前中國的農村也在循序漸進的邁入無線網時代,無線網突破了時空,小小的一部手機也可以有超大容量,隨時隨地分享和學習成為可能。學生作文可以輸出為電子版存入手機、U盤、電腦硬盤、網絡空間(如云盤、網盤等)等,也可以發表在微信、QQ、微博、貼吧、BBS等社交軟件,還可以通過電子郵件上傳到校園網、某一文學網站。這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思想的記錄、情感的回憶,也是學生獲得寫作帶來的成就感,越發熱愛寫作的不竭源泉。
隨著時代的進步,教育現代化是未來的趨勢。農村初中由于信息的閉塞、設備的短缺、理念的落后,導致運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寫作教學的起步較晚,但隨著時代的進步、設備的完善、教師教學理念的更新,使用現代教育技術進行寫作教學將不會是少數。現代教育技術在寫作教學當中的運用的問題也隨之而來,農村師生的信息素養差,不會使用現代教育技術或濫用現代教育技術。針對出現的問題,筆者依據前人的研究提出要處理好傳統媒體與現代教育技術的關系,正確認識現代教育技術,合理利用它起到的輔助性作用;當運用網絡技術進行寫作教學時,要注意注意網絡的負面影響,正確引導學生利用網絡進行有價值的學習探究。
參考文獻:
[1]樊利梅.農村初中語文寫作教學策略研究[D].河北師范大學,2017.
[2]董青.基于交際語境的初中語文寫作教學探究[D].渤海大學,2016.
[3]陳玉泉.初中語文寫作教材分析與教學建議[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3,10(3):9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