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課程改革,隨著教育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入,高效課堂的建設成為提升教學質量的重要環節。而當前農村初中語文的教學現狀還薄弱,主要體現在課堂教學環節,課堂沒有高效利用起來。因此,在農村進行高效課堂的建設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從語文學科來探討高效課堂的建設。
關鍵詞:語文;高效課堂;教學質量
一、目前農村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1.學生語文基礎差
當前,由于城鎮化的推進,農村人口外流,造成學生外轉,各農村學校生源減少,且生源參差不齊,升入初中的學生,大多來自各個偏遠的村小和鎮小,留守兒童比例較大,學生的底子薄弱,尤其七年級剛升上來的學生,存在基礎差、學習方法陳舊等問題,主要體現在字詞的掌握不高、閱讀知識量小,及書寫凌亂、筆畫錯
誤等。
2.教師的教學熱情度不高
農村學校存在教師教齡長,同一科目教師少,教師在教學、生活上的交流少,且長期重復單一的教學內容及方式,學校教師和學生的數量都在銳減,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教師對職業的倦怠及對環境的落寞。受這些因素影響,教師的教學熱情不高。
3.教學的方法及理念的滯后性
由于農村的地理環境偏僻性和經濟社會的發展水平限制,農村教師對外的信息交流有限,對新教法及教學資源接觸利用不夠。農村教師對自主學習,合作探究教學模式不敢嘗試,還是滿堂灌填鴨式教學,這就是對新的課程改革理解不深、對多媒體教學設備應用認識不足,沒有很好地發揮現代網絡遠程教育的優勢。
二、高效課堂建設的意義
1.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開展
大力推進義教均衡以來,農村學校的課程開設齊全,原來的課時量已減少,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多了,雖然每個學科的周課時量減少,但課程標準規定的教學任務沒有變,從大力推進義教均衡來看,學生是課堂上學習的主體,課堂上的語文教學,最終的目的不是教,而是讓學生養成學習語文的習慣,養成這樣一種習慣,不等老師教,學生自己就能學習,就會成為課堂的主人。我們清醒而又清晰地認識到,教育教學改革的重點是提高課堂效率。“實現課堂教學高效率、高效益;使學生真正做到樂學、會學;讓學生快樂、積極發展,獲得更多的幸福感和成功感。”
2.有利于形成新的教學理念
觀念對人的行為和活動具有引領作用,教育觀念對教學更起著超前的引領作用,一切有效率的教學都是從新的教育觀念中踐行檢驗出來的,每次教學改革的嘗試都是對陳舊、落后的教育觀念的“揚棄”。從農村教育環境的實際出發,結合農村學生接受優質教育資源及視野的局限。教師應在課堂教學實踐中,積極結合以往的教學經驗,觀摩優質的課堂教學案例,不斷探索出新的教學理念,引領教學實踐。讓農村學生也能夠在教師新穎先進的教學理念指導下有效學習,真正感受并接受符合素質教育規律及學生身心發展規律、課堂教學規律相一致的教育學教學理念。
3.促進教學方式和學習方式的轉變
好的教育理念同樣需要科學的教育方式來實踐,好的教育觀念也需要在好的教育方式中來發現探索。這是一個相互促進的一個良好循環模式,這是建設高效課堂的一個重要前提。學習方式也在學生的學習中有著重要影響,好的學習方式同樣離不開高效課堂的指引和引導。建設高效課堂的同時,也在促進著教育方式及學習方式的良好轉變,這深刻的影響著教師的教學活動及學生的學習活動。在成功的高效課堂中,教師發揮著指揮棒的作用,使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高效學習。
三、高效課堂建設的方法策略
1.轉變傳統教學理念
在新課改的要求影響下,語文課堂教學的中心應從“教”轉變為“學”,從以教師為主體的“教”,變為以學生為主體的“學”,從片面的、靜止的、單一的教學轉變成聯系的、動態的、多元的新型教學。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尊重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引導學生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
2.教給學生讀書學習方法
“學習方法是學習的金鑰匙。”常言道:“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應用合理的、科學的學習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之效。教給學生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方法,就能培養出具有獨立學習能力的學生,同時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如教會學生閱讀,首先要指導學生學會記讀書筆記,不同年級給出不同要求。低年級學生摘抄精美語句,根據語境進行模仿練習;中段年級抄名人名言,感受語言的精妙;高年級學生通過閱讀練習寫讀后感,養成讀書動筆墨的好習慣。其次指導學生讀書方法。要求學生掌握瀏覽、略讀、精讀三種讀書之法。瀏覽要求學生通過標題或關鍵性詞語掌握信息資料;略讀旨在一目幾行,掌握大概內容;精讀必須逐句閱讀,逐句理解,疑惑之處做出記號,查閱資料或通過討論、請教弄懂再繼續閱讀。
3.全面滲透新教法,利用新資源構建高效課堂
充分利用多媒體教學,既可以提高教師教學理念、教學能力,還可以豐富教學資源,把控課堂,重難點突出,條理清楚,藝術性與實用性相結合,給學生以美的享受。同時鼓勵學生小組合作探究,促進學生之間合作交流,提高課題效果。小組合作學習成員一般3~6人最佳,充分利用學生的個體優勢給每個成員分工,讓優勢互補,每位同學相互促進,能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但能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問題能力,還能發揮小組積極功能,教學中,教師提出問題,或學生發現問題,都先讓學生獨立思考,再小組交流,統一意見,最后展示交流成果,高效率的完成教學任務。
總之,在教育均衡發展新的形勢下,最大限度地使農村初中語文教學優質化、高效化,教改已迫在眉睫,農村初中語文教師必須深入研究教材、潛心研究教學教法,精細教學環節,精心設計課件,教學生學習語文的方法,積累語文學習經驗,提升語文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成為“樂學、會學”的小主人,只有這樣,課堂才能真正變為“高效”。
作者簡介:趙永紅,女,1981年11月出生,本科學歷,縣級骨干教師,鄉鎮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