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麗
摘 要:加強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已經成為教育體制改革大環境下小學英語學科的一個重要任務目標。在“以核心素養培養為推手,提升教育教學工作效率”這一個基本理念的引導之下,小學英語課堂無論是在教學內容的安排上還是在教學方式的設計上都應該有所創新,有所突破。在對核心素養培養的相關理論進行闡述之后,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發展趨勢和全新路徑提出了一些具有獨創性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核心素養;小學英語;課堂教學;學科整合
“中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主要是從人文底蘊、科學精神、學會學習、健康生活、責任擔當、實踐創新六個層面進行引導的。英語學科作為一門基礎性學科,在英語教學中引入核心素養的培養模式已經成為大勢所趨。筆者通過多年的教學經驗進行總結、歸集,為小學英語課堂教學中核心素養培養的發展趨勢和全新路徑提出了一些對策和建議。
一、以學科整合為軸,注重人文底蘊的塑造
通過分科教學與課程充分整合的形式共同推進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小學英語與語文、思想品德之間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關聯,將這些關聯進行擴展和發散,加速學科整合的進程,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
以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為例,其中很多內容都與其他學科相關,都與學生的文人底蘊的塑造相關。例如,在Our animal friends這一個單元當中,通過“lets make friends”“lets listen”等環節,可以讓孩子們觀摩小動物的樣貌、形態,讓孩子們聆聽小動物的叫聲、歌聲。當然,認識小動物并不是整堂課程的核心,與小動物們做朋友,使小學生能夠具有保護動物、關愛動物的意識,這才是關鍵所在。這恰恰與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中“愛護動植物”這一課程的安排設計相互契合。因此,小學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當中,可以翻譯小學思想品德課程中一些關愛動物的標語,作為一種思維發散和內容拓展的方式讓孩子們學習、吸收,真正培養孩子們的愛心,這也是塑造孩子們良好品行和深厚底蘊的一個有效手段。
二、以情景創設為軸,加速實踐創新的進程
通過導學案以及同研教學等積極地在小學英語教學課堂中引入情景創設的教學方式,是提升學生與教師互動交流的頻率、營造靈活的課堂環境和氛圍的一個有效的手段。
Christmas可以說是西方國家最為盛大的一個節日,在譯林版小學英語教材中就有“ At Christmas”這樣一個單元。這可以說是一個相對靈活的、開放性的課程安排,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做出如下的一些情景設計:首先,借助多媒體教學設備播放一些關于圣誕節的音樂、圖片,將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課堂中去;其次,讓孩子們扮演圣誕老人、小麋鹿等不同的角色,將教師提前準備好的祝福卡片分發給同學們;最后,學生閱讀卡片的祝福話語,相互交流、傳閱,總結心得體會。這種方式不但使整個英語課堂更加放松,同時關于祝福話語的傳閱過程也是英語遣詞造句的學習過程。
三、以合作學習為軸,增強責任擔當的意識
合作學習,簡單來說就是將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進行自主學習。教師在給出一個話題之后,讓學生自己去交流、去探索。這種學習方式也是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方式,不但能夠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習慣,同時由于每位學生表現代表的是整個小組的形象,因此這也能夠增強學生的責任擔當意識。
例如,在譯林版小學英語五年級教材中有“Helping our parents”這一個單元。在這一個單元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若干個小組,先讓孩子們去討論幾個話題:“What did you do for your parents?”“What rewards have you got to help your parents?”,讓孩子們進行小組討論,最后選出小組代表來做“presentation”,根據小組代表的發言情況評選出名次。這種方式就會激勵學生積極討論、踴躍發言,通過自己的努力來為小組爭取更好的名次和更多的榮譽。由此可見,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也能夠提升學生的責任意識和競爭意識。
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也要隨著教育體制改革進程的加快而不斷創新發展。在全面培養小學生核心素養的基調之下,為了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效率,筆者認為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第一,以學科整合為軸,注重人文底蘊的塑造;第二,以情景創設為軸,加速實踐創新的進程;第三,以合作學習為軸,增強責任擔當的意識。這些措施的引入一定會為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目標的實現發揮推動作用。
參考文獻:
[1]李麗誼.小學英語核心素養培養策略探究[J].學周刊,2018(26):124-125.
[2]馬慧.淺談小學英語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J].才智,2018(18):23-25.
[3]李換芬.基于核心素養培養的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方式的轉變[J].學周刊,2018(18):112-113.
[4]梁劍暉.打造小學英語靈動課堂,培養學生核心素養[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