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琴珍
摘 要:立足于小學語文教學現狀,有針對性地提出一些實際的教學方法與策略,旨在讓學生的寫作能力得到質的提升。
關鍵詞:小學語文;習作教學;教學方法
寫作是提升學生書面語言表達與運用水平的主要途徑,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占據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寫作文可以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能力,提高語言組織表達能力,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分析能力,開闊學生思維,提升個人素養。為了讓小學生有夯實的寫作基礎,該如何進行習作教學,我對此進行了苦苦探索,現就小學語文寫作教學方法作以下幾點分析探討。
一、應用模仿教學增強學生寫作的成就感
作文訓練是一個由模仿到創作的過程。教師剛開始可以鼓勵學生模仿寫一些排比句,也可以仿寫一段內容,很多課文構段方式典型,日積月累就會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增加學生對寫作的積極性。
若寫作要求是讓學生按照寫“新聞報道”的方法,寫一次體育比賽或學習競賽,很多學生可能會非常迷茫,明明在電視上聽到過新聞報道,可提筆卻不知道該怎么寫,并且沒有仔細看過新聞報道的寫作形式。因此需要教師搜集整理一些新聞報道,給學生分析、講解不同類別的新聞報道該如何寫。可以讓學生仿寫比較典型的新聞報道,比如寫拔河比賽,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寫作時,明確首先要寫的是什么時間、誰、在什么地方、舉辦了拔河比賽,其次寫本次比賽發生了什么,最后寫達到了什么效果。只有讓學生有了大致的框架,才會使他們的寫作活動變得更加容易。
以下是某學生的寫作成果:
9月15日下午4點,我們在學校操場舉辦了“拓學生素質,展校園風采”的拔河比賽。
在這次比賽中同學們都非常的激動熱情。力氣大的同學在繩子的最前面,胖一些的同學在最后,把重力使勁往下壓。每個班級都積極地討論拔河時的戰術。在口哨響起的瞬間,“一!二!一!二!”的聲音隨之響徹云霄。同學們拼勁全身的力氣拉著繩子,這個時候大家不再是個體,而是凝結成了一個整體。操場上回蕩著同學們團結一致的口號聲。
這次拔河比賽不僅展現了學生積極向上的精神風貌,鍛煉了學生的身體素質,最重要的是還增強了班級凝聚力和學生的團隊意識。
從寫作成果中我們可以看出,該同學遵循了“新聞報道”的基本寫作形式,并在此基礎上加入了恰當、生動的詞匯讓內容豐富起來。既滿足了寫一篇“新聞報道”的基本要求,也讓報道讀起來形象、有趣。而這都是因為應用模仿教學增強了學生寫作的成就感才達到的效果。
二、應用情境教學法培養學生寫作興趣
情境教學法的主要目的是在于激發學生的情感。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給學生創設情境,讓學生有不同的角色與擔當,使學生像是切身經歷感受過一樣,能夠想象出真實場景,這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寫作靈感,讓學生在寫作中飽含熱情和快樂。
例如,在寫“秋天的樹葉”這一主題的文章時,如果恰好是在秋天,教師就可以提醒學生在回家的路上感受一下秋季,觀察在秋天每種樹的葉子有什么不同。但如果沒在秋天,就需要教師給學生創造一個相對美好的意境,使學生能夠較好地感受秋天的氣息,回想起秋天不同樹上的葉子都會發生怎么樣的變化,寫出秋天葉子的迷人之處。
以下是某學生寫作成果里的一個段落:
我繼續向前尋找著秋天的“使者”——樹葉。轉彎處我發現了一棵高大的銀杏樹,在陽光的照耀下,它全身黃燦燦的。忽然一陣微風吹來,幾片樹葉緩緩飄落,像是在翩翩起舞。我情不自禁地撿起葉子小心端詳著,好像一把小扇子,可愛極了。我不忍心把它扔掉,便把它小心翼翼地放進作文書里,當做是秋天送給我的禮物,讓我在秋天有一份美好的回憶。
這位同學在寫作成果中,運用了比喻和擬人的修辭手法,把文章寫得比較優美。我們很容易看出該同學已經融入了秋天的意境中,所以在課上適時地幫助學生創造情境尤為重要。
三、貼近生活培養學生觀察能力
寫作來源于生活,作文中的素材需要學生平時通過對生活的善于觀察積累而來。教師可以啟發、引導學生去觀察和思考身邊生活中的事情以及人物,以此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讓學生在寫作時有素材可寫。
例如,要求寫一位身邊的小能人,可以是學科成績優異的同學也可以是電腦、制作、發明等方面的能人,要寫真話,講真事。這個寫作要求,就需要學生在生活中細心觀察,發現身邊的能人。首先教師可以幫學生找到寫作的方向,給學生講一些自己身邊的能人,用生動形象的語言去描述,讓學生領會寫作要求;然后留給學生思考的時間,使學生發現身邊的小能人,讓學生互相討論,覺得自己身邊的能人是誰,教師可以讓每個學生先說一說自己身邊的能人。這樣學生會有一個大體的思路,寫起來會更容易。
以下是某學生的寫作成果:
我身邊的小能人
我心目中的小能人是我的同桌。她總是梳著長長的馬尾,眼睛雖小,卻散發出智慧的光芒。
有一次美術課上,老師讓大家畫書上的一個運動員。正在我發愁該怎么著手去畫時,只見她一會兒揮筆速寫,一會兒工筆細描,不到十分鐘,她就站起來把畫交給老師了。我心生懷疑,雖然看起來比較專業,但是畫得這么快,肯定畫得一點也不好看。就在這時,老師讓我們停筆,然后舉起同桌畫的畫讓我們看,畫紙上的運動員栩栩如生,我心里不由地對我的同桌升起了敬佩之情。
我的同桌真的是當之無愧的繪畫小能人啊,難道不是嗎?
該同學完成的寫作,語言親切自然,富有感染力。由此可見,讓學生從身邊發現素材,才會表達真實的情感,寫作也才會得心應手。
總而言之,在小學語文習作教學中,我們教師應該創新教學模式,使教學多元化,讓學生對寫作產生濃厚的興趣,從而更加積極主動地進行寫作練習;同時,教師還應引導學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要對生活飽有熱情,善于觀察和發現身邊的美好,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這樣才能顯著提升學生的寫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