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嘉
摘 要:小學生的身心特點要求數學教師在課堂中使用游戲教學法。立足于實踐教學經驗,首先從競賽型游戲、模擬型游戲和趣味型游戲三個方面,探討了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形式,其次說明了使用游戲教學法的注意事項,期望能夠為小學數學教學實踐提供一些具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游戲教學法;小學數學;應用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發展,小學數學教學界越來越強調要以適應小學生身心特點的方式開展教學。小學生年齡較小,集中注意力的能力不強,對抽象的數學知識學習熱情較低,這要求我們在教學中更多地采用游戲教學法,寓教于樂,促進小學生理解和消化知識,以達到提高教學有效性的目的。
一、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應用形式
1.競賽型游戲
喜歡競賽是小學生的天性,在競賽中能夠形成一種你追我趕的氣氛,小學生在爭強好勝的心理下會提升對當前活動的注意力,使活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小學數學課程中,計算類練習非常重要,具有構建數學知識發展基礎的作用,但是也是較為枯燥的學習內容。當接觸到需要進位、退位的復雜計算時,學生在練習中常會體驗到較多的困難情緒。計算練習活動本身較為單一,不適宜設置太過復雜的游戲,教師就可多運用“競賽”的機制,設計“筆算接力賽”“筆算小能手”“巧算新星”等活動,讓小學生樂在其中。
可安排小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展開競賽活動,將教師事先設計好的一份筆算題傳遞下去,一位學生計算好第一題后,交給下一位學生計算。競賽活動應當設定時間,時間結束后教師收取習題,完成得最多、最好的小組獲勝。在這個活動中,小組內每一個學生的表現都會對全組榮譽形成影響。出于集體榮譽感,學生會督促自己以最快的速度完成計算,并保證正確率。教師可在教學空余時間多嘗試這種競賽游戲法。
2.模擬型游戲
新課程標準中指出,在小學數學教學中,要多從學生已有的生活實驗出發,讓學生親身經歷運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數學原本就是一門與生活實踐結合非常緊密的課程,但是因為受到教學條件的限制,并不能經常將學生帶到課外去運用數學。教師可在教學中多開展實踐模擬型游戲,以模擬的方式將生活搬進課堂。
例如,在學習加法時,教師可以開展模擬超市購買情境的游戲活動。[1]教師可在講臺上陳列文具盒、鋼筆、尺子等文具,并且分別標注單價,如文具盒的價格是12元,鋼筆的價格是6元,尺子的價格是2元。然后請學生扮演顧客和收銀員,在教師提出的問題情境下完成購買活動:購買文具盒和鋼筆,顧客需要支付多少元?顧客購買文具盒和尺子,支付了20元,收銀員應找零多少元?為提高情境的真實性,教師可提供專為本游戲設計的代幣。為達到趣味性與教育性相結合的目的,每次學生完成購買時,要請一位學生在黑板上列下本次購買所使用到的計算及其結果,如:20-12-6=2,這樣學生就可以在游戲中理解加法及減法的實際意義。
3.趣味型游戲
游戲需要融入趣味,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巧妙設計規則,將一些常見的教學活動變為游戲。游戲無不具有測試的性質,只要教師別出心裁地設計有趣的規則,教學便會變得妙趣橫生。教師可以設計全體參與性的游戲,讓集體起到調節個體、提升個體的作用。
例如,在學習與“質數”知識點有關的內容時,為強化學生對100以內質數的記憶,教師通常需要進行課堂口頭小測驗。可將這個小測驗改成一個集體參與型的游戲,例如全班學生從“20”開始按照順序報數:“20、21、22、23……”游戲規定當報到質數時,學生要在報數后集體拍手。這個游戲,能夠鍛煉學生對質數的識別力,對質數尚未完全掌握的學生,也能夠從其他學生的表現和反映中學習。[2]筆者在課堂上實施這個游戲時,學生表現出積極的參與意愿,游戲結束后仍然熱情不減,證明了巧妙更改規則對于提升課堂趣味性具有重要價值。
二、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注意事項
任何教學法都需要教師善于組織課堂才能夠發揮作用。在運用游戲教學法時,教師主要應注意以下三點。首先,要安排好時間,以防影響教學進度。[3]游戲在課堂教學中可起到引發興趣、加深印象、調節疲勞的作用,在教學中多為小插曲,時間宜控制在5分鐘以內。其次,維持課堂秩序,貫徹教學目標。在使用游戲教學法時,教師應切記不可出現為游戲而游戲的現象,在游戲中可適當地穿插教學點評,讓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相應的知識點上。最后,游戲中應當重視學生之間的差異。學習困難的學生可能對某個游戲感到力不從心,因此在游戲中不但不會獲得快樂,反而產生負擔。教師在游戲設計時應更多地考慮如何提高學困生的參與度,如在小組競賽筆算題中加入簡單習題等。
綜上所述,采用游戲教學法是小學數學教學的應有之義。教師在教學中應當結合教學需要,采用多樣化的游戲形式,并妥善組織游戲活動,讓游戲教學法發揮出最大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李煜偉.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發展策略[J].華夏教師,2017(21):54.
[2]曾鳳英.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課堂中的應用研究[J].神州,2017(33):69.
[3]潘雪云.游戲教學法在小學數學中的運用[J].課程教學研究,2014(1):136-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