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慶華
摘 要:語文核心素養包括語文的基本能力——寫作、閱讀、朗讀、邏輯思維等,老師在教學中應該注意這些方面的培養和發展,從而幫助學生更好地學習語文。針對如何在閱讀中提升低年級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結合教學經驗提出了幾點建議,以期與更多的一線老師交流。
關鍵詞:閱讀;語文核心素養;低年級學生
閱讀教學是培養學生核心素養的一種教學方式,如何實現閱讀教學的有效性,老師在日常教學時應該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學生的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注重學生的興趣培養是實現高效教學的條件之一,這樣才能讓學生主動配合老師的教學,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也能讓整個教學變得更加有效,從而促進語文核心素養的培養。老師在選擇閱讀材料時,可以先去了解學生感興趣的東西,這樣選擇的材料才會讓學生積極投入學習。相比老師一味地講解而不注重學生的興趣,這樣的方式能更加有效地促進學生的學習,也能提高自己的教學效率,讓整個閱讀教學變得更加順利和有效,從而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提升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二、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老師在教學中首先要做的是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這樣才可以幫助學生去進行閱讀。什么是有效的閱讀方法?再閱讀前可以根據題目來思考整個文章到底要寫些什么,在進行閱讀來驗證自己的想法,從而學會如何通過題目來理解文章,這樣也可以提高閱讀的效率。在進行閱讀時,一些精彩的語句可以進行適當的勾畫,一些重要的語句也可以進行勾畫,這樣也可以幫助學生抓住文章的重點,提高閱讀水平。在閱讀以后還可以進行讀后感的書寫,這樣也可以提高對整個文章的理解,加深對整個文章的印象,從而提高閱讀的效率。通過以上幾個閱讀方面的實施,學生可以進行更加有效的閱讀,在閱讀中不僅學會了基本的表達,還對文章有一個基本的了解,這樣的閱讀才是學生應該追求的。我們想要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在進行閱讀教學時,教會學生有效的閱讀方法是很有必要的,它可以起到一些實質的作用。
三、讓學生學會積累
閱讀,不是讀過就完了,而是應該在閱讀中學會別人的表達,積累別人的語言,在不斷積累中將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知識。只是簡單的學習而不積累,那么知識量一直都不會有所增長,這樣也沒辦法提升自己的能力,只有學會積累,在日積月累間豐富自己,從而促進自己的進步。學生在進行閱讀時,遇到的一些語句可以進行勾畫和摘抄,在閱讀完以后再進行反復的使用和記憶,讓別人的東西轉化為自己的,從而在積累中提升自我,學會如何去表達,如何將情感融于文字,如何正確寫出一個句子,如何正確的斷句等等,這些都是語文學習中學生需要具備的能力。沒有積累,學生肯定沒辦法熟練運用這些能力,所以讓學生學會積累也是很有必要的。老師可以對學生提一些要求,讓學生有一些壓力,從而在閱讀時更加有目的地去進行閱讀,這樣會更加有效率,也會在不知不覺間,在積累中培養學生的語文核心素養。
四、利用寫作提高閱讀的效率
僅是簡單閱讀還遠不夠,學生在閱讀以后,老師可以要求學生進行相同題材文章的仿寫,或者一些精彩句子的仿寫,讓學生將別人的東西變成自己的,從而幫助自己去提升和發展。適當的寫作,可以讓學生發現自己的不足,讓學生在以后閱讀時會更加注重這些方面的學習,從而改進自己的不足。老師對學生的寫作進行指導,不僅可以發現學生的不足,還可以讓老師更加有針對性地選擇材料,這樣也可以提高學生閱讀材料的有效性,從而能更加有效地幫助學生去進行閱讀。教學不是只需要一個方面的努力,而是需要其他方面的配合,從而能夠實現整個教學的順利進行。我們想要保證閱讀教學的效果,進行寫作練習也很有必要。通過寫作練習,促進閱讀的教學,幫助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從而提升語文核心素養。
低年級語文教學時,需要注意的東西很多,新課程標準對這個階段的教育也提出了很多的要求。老師在遵守標準的前提下,結合實際來進行閱讀教學,通過不同的方法和手段來提高整個閱讀教學的效率,從而提升學生的核心素養,這是老師在日常教學中應該注意的。
參考文獻:
[1]林慧.在閱讀中提升低年級學生語文核心素養[J].小學生作文輔導(上旬),2016(7).
[2]鄭新.淺談小學低年級學生語文素養的培養[J].中國科技期刊,201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