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儀婷
摘 要:臨床醫學生的溝通交流和人文關懷能力是其能否承擔起職責的重要判斷標準,作為臨床醫學護理中必不可少的技能和認識,對臨床醫學生做必要的溝通交流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的考察具有重要的而現實意義。臨床醫學加強溝通交流和人文關懷所體現的生物、社會、心理結合的醫學護理模式越來越受到重視和認可。但是,反觀現階段,我國在臨床醫學領域,臨床醫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還存在一定的欠缺,在這方面的意識上還存才欠缺的方面。本文就現階段臨床醫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現狀進行闡述,并提出幾點改進的意見。
關鍵詞:臨床醫學生;溝通交流;人文關懷;現狀
隨著醫學領域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溝通交流的能力和人文關懷在臨床醫學應用中的重要作用,人文關懷的醫學護理方式成為了醫學護理的核心所在。
一、人文關懷的含義
人文關懷秉承以人為本的理念,在尊重病患,了解病患的基礎性進行醫學護理工作,培養自主能力和主觀能動性,保障患者在身體和心理上的健康全面發展。護理一般對人文關懷有如下的理解,首先人文關懷的基礎是合格的護理行為,及滿足醫護工作者的基本職業的要求,達到基本的職業標準,采取適當的合理的行為來照顧患者。其次為關心和愛護,即在職業范圍內,以醫生的身份,將患者作為弱勢的一方,提供應有的關懷和情感支出。而后是尊重和理解,醫護工作者要以平等的態度對待病患,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也對患者的身體負責,尊重患者作為人的主體行為,不能強制和武斷的替患者決定甚至強制患者服從。
二、臨床醫學生溝通交流與人文關懷的重要性
溝通交流與人文關懷是臨床醫學工作者的必要能力更是臨床護理過程中必要的環節。其在臨床醫學護理領域起著重要作用。
(一)良好的溝通交流能跟快捷和準確的判斷患者的病癥和身體出現的問題
在臨床上,處于醫學一線的醫護工作者,是與患者最直接接觸的人,所以良好的交流溝通能力至關重要。許多的患者,并不能很清楚的表達出自己的病癥,需要醫生的引導和提示,而且患者對病癥的描述沒有概念,很多能確診病癥的關鍵性特征常常被忽略,這時候需要通過與患者的交談了解整個情形。同時患者對病情的輕重緩急沒有清晰的認識,醫護工作者在溝通交流就要有一定的技巧,既不能把病情說清了不引起患者的重視,更不能說重了嚇到患者,良好的溝通,積極的引導他們接受治療才是醫護工作者最應該做到的。
(二)良好的溝通與交流能夠避免很多醫療糾紛的發生
觀察如今社會,醫患關系緊張,總是發生醫患問題的事故,這在很大程度上是醫患之間的溝通交流,醫生與家屬之間的溝通交流有著極大的關系。在處理醫患問題上,溝通交流的能力不容忽視,良好的溝通交流很有可能避免一場醫患事故的發生。大多數的人對醫學專業上的知識知之甚少,再加上當患者處于疾病狀態,特別是急診的患者,患者自身和家屬可能都沒有清醒的頭腦,去安靜的理解和分析醫生或護士所說的話語,這時溝通交流能很重要,要能夠簡潔明了的闡述清楚問題的關鍵,綜合患者,家屬更方面,包括家境,心理等各方面的情況給出合理的治療方案和建議,不要總用晦澀難懂的醫學術語去與家屬或者患者交流,更不能以權威的強硬的態度迫使家屬和患者做出決定。
(三)充滿人文關懷的醫學護理方式更有助與患者的恢復
眾所周知,醫學領域博大精深,很多病理的作用機制并沒有得到完整的精確的解釋,在很多研究和案例中表明,人的心情和心態對疾病的恢復有很大的作用,美好的心情和樂觀的心態去積極的接受治療,對疾病的恢復有積極的作用,而沮喪的心情和消極的態度,會嚴重的影響治療的進行和恢復的速度。所以給予病患人文關懷,尊重重視他們,積極引導他們的治療,能夠很好的提高治療的效果。
三、臨床醫學生溝通交流與人文關懷的現狀
現階段我國的臨床醫學生的溝通交流能力和人文關懷的能力嚴重不足,這也和我國的醫學教育上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關系,在西方的很多國家,醫學教育更加重視人文關懷能力的培養和發展,我國的醫學教育理念更加側重專業理論知識和臨床實踐能力,而在人文關懷的教育方面,還處于初級階段,對這方面的認識還不足,重視程度還不夠,對仁愛,奉獻,無私的醫學道德人格標準的認可和宣傳還不夠。同時我國醫學領域的大環境也限制也這方面的發展,一是多年來,我國的醫學教育就以知識和能力的教育為主許多醫護工作者一直以來秉承這樣的醫學護理模式,在很短的一段時間內很難改變。二來,我國存在嚴重的醫學資源分配不均,醫學設備和人才匱乏,在很多經濟發展不是很好的地方,醫療條件不是很好,醫學工作者嚴重不足,在這種情況下,臨床護理著沒有更多的時間去溝通交流和人文關懷,他們將更多的時間用在處理病患身上,很難去注意到要人文關懷畢竟在這些方面,人名更重要。最后一點,是醫學工作者的自身問題,很多醫學工作者自身的職業道德不是很好,自身素質和作風有問題,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的不只是一個人,有可能是一群人甚至整個醫院陷入信任危機。
四、怎樣提升臨床醫學生溝通交流和人文關懷的能力
(一)加強人文關懷教育,增設溝通交流和人文關懷的課程
學校要重視學生的人文關懷教育,在課程的開設和合理安排上斟酌考量,合理開設課程加強臨床醫學生的素質基礎,提高他們的思想認識。隨著學習的進入,循序漸進的加入實踐的環節,優化課程的體系,有指導性,針對性的將人文關懷的思想深入到教學的每一個環節。多多開設溝通交流的實踐課,有偏重的培養這方面的能力。
(二)營造良好的氛圍和人文關懷的實踐環境
環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教育的質量,能夠提供良好的實踐環境對學習培養起到極大的積極作用。這些環境,不僅要包括醫療機構和學校,還有包括家庭。人文關懷思想的深入,需要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來自家庭,學校和醫療機構的關懷和教導,能夠形成積極樂觀的性格,努力向上的態度,通過這種耳濡目染的溫暖的人文精神,將人文關懷的思想深入人心。同時良好的醫療機構也能夠提供臨床醫學生人文關懷的實踐環境。
(三)提高臨床醫學生的個人人文素質,加強人文精神的培養
除了外力上提供的各種幫助組,臨床醫學生自身要有人文關懷的意識,和努力提高自身溝通交流能力的意識。明確自身的責任和使命,自發的傳播這種人文關懷的精神和積極向上的正能量。能夠嚴格的要求自己,提升自我素質的水平。
四、總結
良好的溝通交流能力和人文關懷能力是一個臨床醫學生的必備素質,臨床醫學和醫學教育上,應該嚴肅認識到這方面的能力培養和思想意識,并積極的應用到臨床醫學工作中,醫學技術迅速發展的過程中不能丟棄,基本的人文關懷。醫學工作要始終秉承以人文本。
參考文獻:
[1]楊明,嚴如誼,春紅.中醫院校護生人文關懷認知和行為能力調查分析[J].護理學報.2010.
[2]許娟.醫院護理人員人文關懷能力調查研究[D].中國優秀學生論文庫.2008.
[3]雷海露.張金華.醫學生人文關懷意識和能力現狀的調查分析[J].中國高等醫學教育.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