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漢新
摘 要:當前高校反腐倡廉形勢和任務十分艱巨,紀檢監察部門的責任重大,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的要求越來越高,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的壓力。在新的形勢下,中央明確提出了“轉作風、轉職能、轉方式”的工作要求,為高校紀檢監察基層組織指明了工作方向。如何全面貫徹落實“三轉”工作,營造風清氣正的育人環境,是現階段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面對的重要任務之一,更具有重要的政治意義。
關鍵詞:新形勢;高校紀檢監察;“三轉”工作;反腐倡廉
什么是“三轉”?即“轉作風、轉職能、轉方式”,是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部署的主要任務,也是十八大以來中央紀委提出的重要工作要求,成為當前推動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全面履行工作職責,貫徹落實黨章和中央要求的重大舉措,,創新改進各高校反腐工作機制的關鍵所在。因此,為了全面落實“三轉”工作,響應黨風廉政建設工作,高校應該加強紀檢部門的工作隊伍建設、提高工作人員的思想意識,明晰紀檢監察部門的職責,進一步深化“三轉”既是貫徹落實黨章和也是適應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形勢,推進高校治理能力現代化的必然要求。
一、高校紀檢監察部門 “三轉”工作存在的問題
1.“兩個責任”界限不清
有些高校存對黨委主體責任、紀委監督責任的認識不到位,責任劃分不明確、存在虛化現象,導致紀委監督責任難以落實。一些高校將考核黨委主體責任與考核紀委監督責任攪和在一起,在部署學校有關工作時仍然讓紀檢監察部門承擔一些不該承擔的工作。無論是從主體責任還是監督責任,都存在認識不夠到位的問題,尤其是基層黨委對主體責任的認識還有待加強。如每年學校黨風廉政建設工作等文件還主要交由紀檢監察機關擬定,高校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工作還主要交由紀委來具體設計、操作和貫徹落實等。
2.紀檢監察隊伍力量薄弱
當前,高校的紀檢監察部門普遍存在這人員較少、內設結構單一的問題,使得紀監崗位被重視程度不夠,紀檢干部干勁不足,消極狀態日益加重,造成內部審計與控制流于形式,因此,造成部門形同虛設,無法建立全覆蓋內審機制。在高校紀檢監察部門,除紀委書記外工作人員只有一到三人,總人數不過五人,有的高校審計處、監察處和紀委的領導由一人兼任,總人數不過三人。在這種情況下,完成黨風廉政建設的基本任務都比較困難,更何況是新形勢下的“三轉”工作任務。此外,紀檢監察部門的信訪查辦條件的保障工作方面也是十分薄弱。根據“三轉”的工作要求,應該充實執紀人員隊伍,將力量集中于執紀監督上來,這是個有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3. 職責定位不夠清晰
黨章規定,紀檢監察工作的主要職責是執紀監督問責,但一些高校的紀檢監察職能被無限延伸,在實踐中各高校方式不一,往往疲于應付,開展各項實踐工作效果參差不齊。有的甚至拿其當“擋箭牌”,從而導致紀檢監察部門既承擔不該承擔的責任又無法對要害問題實施有效監管。干了許多不該管、管不了、管不好的工作,越位、缺位、錯位工作現象越來越突出,嚴重削弱了執紀監督的主要業務職責。造成只要是與紀檢工作“沾邊”的一概包攬,紀委既是“運動員”又當“裁判員”。
4.思想認識不足
全面開展“三轉”工作,高校紀檢監察部門既受監督責任影響又受主體責任影響。一方面,對中央紀委提出的“三轉”工作要求和自身思想認識的不足,不會轉或不想轉。有少數紀檢監察部門的領導思想錯位,片面認為專設紀檢監督職責,擔心自身的權利被邊緣化。有的高校紀檢監察領導對中央紀委的新要求把握不穩,仍持觀望心態。另一方面,對黨風建設的主體責任意識不到位。有的高校紀檢監察部門對“三轉”工作的要求認識不到位,在工作上不能做到專司其職,管好該管的事,這將勢必導致紀檢監察權威的削弱和工作效率的降低。
二、加快推進高校紀檢監察“三轉”工作
1.明確執紀監察主體業務,勇于擔當
一是厘清思路,精準定位。王岐山同志明確講:“紀檢監察各項決策部署和工作措施都必須圍繞黨委的中心工作來開展,我們履行監督責任必須對黨委負責,必須在黨委的統一領導下進行,落實紀檢干部的提名權也必須堅持黨管干部的原則。” 深入貫徹“兩個責任”意識,勇挑重擔,時刻保持清醒頭腦,堅決將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努力回歸黨章要求。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明確自己的職能定位,明確自身的主業就是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履行執紀監督問責。
二是聚焦中心,著眼大局。高校紀檢監察部門作為高校內部專門的執紀監督部門,就是要在堅持“嚴明黨的紀律,查處腐敗行為,維護黨的集中統一” 這項中心任務下開展工作。圍繞學校黨委中心工作,強化監督和執紀問責。基層紀檢檢察部門在基層黨委和上級紀委主管部門的領導之下,首先要堅決擁護、服從、支持和保證黨的領導,其次要堅持聚焦中心工作的根本方針,最后要正確履行執紀監督職責。
三是明晰責任,齊抓共管。在當前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的過程中,中央紀委提出“兩個責任”,即在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工作中,黨委負主體責任,紀委負監督責任。在此過程中,黨委定方向、定目標、定任務,起著把握大方向的作用;紀委抓具體、定措施、強監督,協助黨委作好黨風廉政建設,共同承擔起教育和懲處的責任,建立更為完善的立體懲治防御體系,把主要工作精力和工作重心放到監督、執紀、問責上來,做到不缺位、不越位、不錯位。強化執紀監督,繼續深化重點領域、重點崗位和關鍵環節的廉政風險防控工作,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懲戒機制、不能腐的防范機制、不易腐的保障機制。
2.改進執紀監督方式方法,重點監督
一是積極溝通,爭取支持。高校紀委要主動加強和黨委的溝通,積極依靠黨委對反腐倡廉工作的領導和支持。這不僅把各項工作得到落實,而且使主要領導及時掌握學校黨風廉政建設狀況,取得實效。紀委重要文件黨委都要學習傳閱和批示,不僅提高了領導班子整體對紀委工作的認識,而且在紀委履行職責工作中能得到了相關領導和部門的理解和支持。這些都是黨委對黨風廉政建設工作擔負起主體責任的具體措施,也是紀委履行監督職責的重要方式方法。
二是行使職責,重點監督。高校規模的壯大也體現在重要部門和崗位上擁有更大的權力,紀檢部門要有針對性地進行精準監督執紀問責。紀檢監察部門要結合當前的廉政風險防控管理“三個體系”的建設工作,加強重要時間節點、重要對象、重要崗位、關鍵環節的監督檢查。以規范和制約權力為核心,以推進校務公開為重點,對人、財、事、物等管理的審批和決定程序、履行責任、工作紀律、制度執行和辦事效能等進行重點監督。對干部任用考核、招生錄取等容易產生腐敗的行為緊盯不放,為學校的全面健康有序發展,保駕護航。對重點部位的議事程序、制度執行和辦事效能等進行重點監督。
三是轉變方式,提升執紀能力。高校紀檢監察部門要在轉方式上重在創新工作方式方法。其要旨是深刻把握新形勢下紀檢工作規律,摒棄慣性思維和傳統做法,勇于創新,完善監督機制,加大懲處力度,更加科學高效地開展監督、執紀和問責。建立健全早發現、早處置機制,對一般性問題及時教育提醒,充分利用函詢、誡勉談話、組織處理等方式,對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采用第一種執紀形態,防止小錯釀成大錯。要堅持中層干部任前廉政談話制度、建立中層干部廉政檔案制度、定期做好警示教育工作。在依紀、依法、依規的前提下,增強工作的針對性、有效性,提高監督水平,提升監督效果。
3.完善高校紀檢監察隊伍建設,加強執紀
一是加強培訓學習,提高自身素質。高校黨委要注重對紀檢監察干部的再教育和再培訓的投入,要在“培育”上下功夫。新時代的紀檢監察工作需要掌握經濟、科技等各種業務技能知識,高校黨委可利用不繁忙的工作間隙,積極組織紀檢監察人員的培訓工作,學習經濟、法律、教育、管理等綜合知識,要積極組織紀檢監察人員參加學習和培訓,努力鍛造和培養出一批具有學習功底和實務能力兼具的綜合型人才和紀檢監察工作的行家能手。
二是注重紀檢監察隊伍干部的選拔。各高校紀檢監察人員聘用上崗的途徑都不一樣, 崗位流動性比較大,因此,學校在配備紀檢監察工作隊伍時要在道德品行、學歷背景、專業知識、工作經歷等方面嚴格要求,選拔那些正直善良、敢作敢為、勤于上進、樂于奉獻、專業過硬、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同志加入紀檢監察工作隊伍中,努力提高高校紀檢監察工作隊伍的綜合實力。拒絕一些心有旁騖的紀檢監察干部。
三是健全紀檢監察干部教育載體。各高校要抓住春節、中秋等重要節假日的宣傳教育,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黨員個人要存敬畏之感,要有警戒之心,要有自律之意。督促領導干部、全體黨員和教職員工嚴格貫徹執行中央八項規定和省委規定精神,嚴格貫徹執行《關于嚴禁教師違規收受學生及家長禮品禮金等行為的規定》,嚴明紀律要求,結合學校自身實際,采取有效措施,嚴禁各種違規違紀行為的發生,嚴防各種不良風氣的滋長。
四是紀檢監察干部轉作風要能沉下去、出實招、求實效。紀檢監察干部要落實“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要求,要嚴于律己、求真務實、勇于擔當,要作風優良、素質過硬、業務精熟、對黨忠誠、對群眾負責。要時刻牢記把握反腐倡廉的正確方向,堅決守住政治底線;自覺遵守中央“八項規定”等一系列工作紀律。對紀檢監察干部違紀違法行為零容忍,絕不護短,決不手軟,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堅決維護高校“立德樹人”環境。
參考文獻:
[1]時全麗.高校紀檢監察工作實現三轉的路徑探析[J].文教資料,2014(14):102-104.
[2]丁永豪.當前“三轉”存在的問題分析[N].中國紀檢監察報,2015-1-13(6).
[3]楊明.論高校開展“ 三轉 ”工作的意義與路徑[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1):86-87.
[4]周亮.當前高校紀檢監察工作落實“三轉”的探索與實踐[J].時代教育,2014(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