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蘭亭
摘 要:當前,是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和新媒體逐步普及,進而信息量呈現出爆炸式的增長趨勢,資源進一步豐富,信息呈現出雙向傳播的趨勢。在這樣的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與時俱進,在最大程度上切實有效的確保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積極尋求創新的路徑,在各項工作中切實利用新媒體的力量加以有效創新和應用,從根本上有效處理在現階段的網絡新媒體對于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意識形態所造成的重要影響。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有針對性的著重論述新媒體環境下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創新,切實有效的在其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各個方面積極創新,尋求更好的創新措施。
關鍵詞:新媒體環境;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
一、引言
新媒體在現階段如火如荼的發展著,它在很大程度上有著價值指向的作用,對于民辦院校學生的思想意識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對民辦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有著深遠的意義。從根本上來講,民辦院校是國家對人才培養的重要集中地,對于民辦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和水準如何,從很大程度上決定著民辦院校對于人才培養的質量如何,民辦院校必須與時俱進,抓住機遇,以此為契機,確保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好的迎接全新的挑戰,也抓住全新的機遇,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更上一個臺階,培養出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新時代優秀人才。
二、新媒體時代下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現狀
當今是信息化、網絡化的時代,新媒體不斷涌現,并在各個領域廣泛應用和推廣,在網絡化的新媒體平臺中,含有著十分豐富的信息和海量的資訊,同時,這些巨量的信息也魚龍混雜,在很多信息中有著比較負面的引導,特別是功利主義和金錢至上的觀念大行其道,在很大程度上體現著當今時代比較浮躁,急功近利的心理,甚至在很多的信息資訊中摻雜著以宣揚正義、自由和人權等觀念為幌子的借口,其實更強調一些自私自利,腐朽的資本主義思想,還有很多網絡游戲中頻繁出現的暴力觀念,這些負面思想頻繁出現并在更廣泛的層面大力傳播,這樣的頻繁造勢,給民辦院校學生的思想層面,帶來十分負面的影響,給學生也必然造成思想上的巨大沖擊,從根本上深刻影響了他們在思想政治上的判斷和選擇。與此同時,形式多樣、日益復雜的新媒體平臺也為更多的學生帶來了可以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自由表達思想觀點和政治見解的渠道和窗口,很多學生在錯誤觀念的影響下,使自身的負面情緒和不良的心理形態在更廣泛的網絡環境中傳播,這樣就形成了某種程度上的惡性循環反應,很容易讓如今大學生心浮氣躁、心態不平的情緒進一步蔓延和擴張,形成十分不良的學習和生活態度。針對這樣的情況,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須要積極面對網絡新媒體時代的沖擊,有針對性的趨利避害,揚長避短,在最大程度上切實有效的發揮平臺的積極作用,勇于面對史無前例的考驗,與時俱進,在根本上積極探求對于新媒體平臺的創新式應用。
三、利用好新媒體,做好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措施
任何事物都有著兩面性,對于網絡新媒體平臺來說也是如此,新媒體從某種程度上來說,也是一把雙刃劍,它的積極作用和消極作用同時存在,如何才能在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使新媒體的作用得以最大程度上發揮,趨利避害,更好的發揮其積極作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領域中用好這把利劍。一方面,需要對于新媒體進一步加強認識,從根本上綜合把握其利用價值,持續不斷的鉆研和探究新媒體在民辦院校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實際學習環境中的運用,有針對性的正確評價和肯定新媒體在民辦院校學生溝通、交流以及學習等一系列相關活動中的積極影響和重要作用。另一方面,要有針對性的把與之相對應的個別問題和其負面影響進行深入的探究和分析,抓住其破壞性的根源,并作案例通報批評,盡最大努力做積極的挽回,針對個別負面問題進行正確科學的處理,要在根本上切實有效的實現更新觀念,盡最大努力找出更科學合理的創新方式,使傳統教育中比較枯燥乏味的僵化模式得以有效打破。
四、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體時代下的形勢變化
在新媒體的全新形勢下,對于民辦院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也面臨著全新的格局和變化趨勢,新媒體在不斷崛起的過程中,促使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斷變化和調整。新媒體在對于學生的價值觀念產生重要影響的同時,同時也使得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更追求創新的發展趨勢,使各個教育環節在創新的道路上大踏步前進,在方式方法上更追求細節的進一步完善,以及工作內容的創新,在最大程度上切實有效的努力培養學生積極向上的思想價值觀念。
(一)新媒體構建起全新的媒介平臺,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拓展出全新的教育領域和模式
從根本上來講,新媒體是一種綜合性的信息傳播中心,以及資訊溝通交流的平臺,對于人們日常生活和學習中涉及信息的中轉、傳播和獲取,都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更利于人們自由表達思想觀念、交流情感、以及宣泄內心的情緒,在新媒體的大背景下,對于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內容也進行逐步的完善和進一步的豐富,教育方式被不斷更新,傳播范圍逐步拓展,其表達的方式也變得日益豐富,并不斷優化和豐富,與此同時,相關的內容和形式也變得更加復雜多樣。所以,針對這樣的情況,在新媒體的時代背景下,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領域在創新的同時,也在很大程度上加大了駕馭和控制的難度。
在另外一方面,新媒體的反應速度是特別快的,交互式的傳播方式,也從根本上促使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式不斷創新。傳統意義上紙質的媒介宣傳模式,比較枯燥刻板,無法在根本上起到宣傳教育的作用,目前正在逐步被網絡新媒體所取代,新媒體通過一幅幅生動有趣的動漫視頻的傳播方式,及時有效的實現雙向互動,并能及時溝通,通過交換溝通的軟件,或者視頻和音頻等一系列全新的形式,使得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有聲有色,豐富多彩。
(二)新媒體的深入發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推進思想政治教育新課題的研究
對于任何新事物的了解和認識,都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不斷的學習和探究,通過切實有效的學習,并不斷積累經驗,才能把相關的知識有針對性的轉化成系統性的課程,而這也是一個需要潛心專研、不斷探索的過程,需要與之相對應的潛心研究的時間,而對于跟新媒體相對應的課題研究也是如此,需要更全面深入的了解新媒體的產生根源,以及發展的歷程,并針對發展過程中出現的種種問題進行分析和探究,有針對性的針對問題對癥下藥,有的放矢。在對于新媒體進行探究的過程中,很多學生對于新媒體相關的課題都有著比較積極主動的心態,并能夠切實有效的利用這一現狀,在新課程中對于相應的教育現象進行持續的探索和專研,加入教育對象的真實訴求點,使新媒體的相關課程具有更多元的趣味性和互動性。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講,對于新課題的研究,也是在新媒體領域需要重點突破的核心內容。
五、民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新媒體環境下的創新發展
有針對性地結合當前的新媒體環境和當下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觀情況,高校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要進一步創新式發展,與時俱進,進一步探索出全新的教育內容,拓寬思路,有選擇性的借鑒傳統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點和可行性。
(一)確保工作方法進一步創新,著重加強其實際操作的能力
在網絡化、信息化的時代,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也要進一步持續創新,切實有效的廣泛應用互聯網的全新技術,使之成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的工具。在運用新媒體工具作用的過程中,要有針對性的傳承和發揚傳統意義上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優勢和可取之處,有針對性的分析不足,發揚優點,使全新的工作方法能夠更好的體現其中的主要優勢,例如,可以有針對性的通過YY語音的方式進行及時有效的網絡會議,并利用云盤等線上工具進行即時的文件傳輸,并有針對性的切實有效的運用計算機技術來有效開發相關的評選小工具等。
(二)創新工作表現的形式,有針對性的增加受眾的興趣點
在具體的民辦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在對于工作內容和工作方法進行創新的同時,也要進一步持續創新表現的形式,切實有效的實行更科學合理的創新式表現形式,以此來從根本上為教育工作的開展拓展出一條全新的出路。在對教育形式進行不斷創新的同時,也要有針對性的把握好創新的基本原則,在創新的過程中不能把傳承的原則丟棄,在具體的創新形式中,要有針對性的使現代思想融入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忘傳承的原則,不可全盤拋棄和否定傳統。因為從根本上來說,所有的創新形式都要有針對性的經過實踐的考驗和積累,在實踐的過程中,要把傳統和現代兩者有機結合,互相促進。另外,對于形式進行創新,也要以內容為基礎,以忠于內容為原則,不能盲目的追求形式的創新而舍本逐末,對于其教育意義要加以著重關注。第三,要確保形式足夠科學合理,不能只是盲目的追求形式,給民辦院校師生的學習和工作帶來沉重的負擔,要有針對性的促進教育形式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施教的訴求,有針對性的結合大學生的實際教育情況來開展相應的創新。
六、結語
綜上所述,在新時代的新媒體環境下,對于民辦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來說,要認清當前的形勢,把握好現狀,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看作任重道遠的事業,在繼承和發揚傳統優秀教育觀念的基礎上,不斷加入創新的理念,實現創新式的發展,把各項創新式的措施貫徹落實,不斷加入全新的技術,提升創新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王敬.新媒體環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創新研究——以天津職業大學為例[J].天津職業院校聯合學報,2015,10(6):55-58.
[2]劉金昆.新媒體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機遇、挑戰與應對[J].淮海工學院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5,10(6):117-119.
[3]郭俗丹.淺談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創新[J].教育探索,2016,07(6):121-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