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20世紀90年代教育信息化的概念開始出現在我國的各種正式文件中,2015年7月4日,國務院印發《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正式提出“互聯網+教育”。以《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課程為例,從理論和實踐的角度探索微信公眾平臺與傳統課堂整合的方式,分析以微信公眾平臺為技術基礎的混合式教學方法對學校學習的效果,提出以微信公眾平臺為技術基礎的混合式教學的應用思路,旨在改變學生學習現狀,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積極性,改善教學效果,增強學生對專業知識的理解和實際應用能力,為未來更多課程深入開展注重全方位素質教育提供經驗,為進一步推進我國教育信息化的融合創新作出貢獻。
[關鍵詞]混合式教學;微信公眾平臺;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283(2018)08-0147-02
Abstract: The concept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began to appear in various official documents in China in the 1990s. On July 4, 2015, the State Council issued the “Guidelines for the State Council to Actively Promote Internet + Action”, which formally proposed “Internet + Education”. Taking the course of “the foundation and practice of network marketing” as an exampl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heory and practic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ways of integrating the public platform and 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analyzes the study of the effect of the mixed teaching method based on the public platform, and puts forward the idea of applying the mixed teaching based on the public platform of the public platform.
Keywords: Mixed Teaching; We Chat Public Platform; Network Marketing
[作者簡介]齊春微(1979-),女,滿族,吉林長春人,講師,管理學碩士,研究方向:電子商務。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三五”規劃一般規劃課題“‘互聯網+教育背景下微信+微課學習平臺構建研究——以網絡營銷基礎與實踐課程為例”(項目編號:GH170939)。
一、引言
2017年微信用戶數據統計顯示,注冊用戶數量已突破9.36億,微信的便利性、免費性、傳遞信息的多樣性都極大滿足了用戶交流的需要。微信的這些特性,對于教學來說是非常有利的。針對微信及微信公眾平臺的特性,以網絡營銷課程的學習為例開發適合高校學生的專業課學習平臺,采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傳統教學方法相結合,探索新的教育教學方法,提高學生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和學習效果。
二、網絡營銷課程微信學習平臺介紹
(一)微信公眾平臺注冊過程
根據課題研究需要,選取微信訂閱號作為本課題研究的平臺。將申請的微信公眾號命名為網絡營銷課程學習平臺,生成本平臺的二維碼。
(二)網絡營銷課程微信公眾平臺簡介
1.前臺介紹(學生端)
本公眾平臺添加了資料庫、微測試、作業展示3項功能。①資料庫里包括網絡營銷課程教案、授課計劃、PPT、微視頻等教學資料。②微測試包括學前測試、學生學風測試、階段測試三部分內容。學前測試是為了掌握學生對本門課程的學習基礎情況;學生學風測試是為了了解學生對待學習的態度,對不同學習態度的學生給予不同的關注,微信公眾平臺等現代化教育方法的出現為實現學生的分層教育提供了很大的技術支持;階段測試是根據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進行的,由任課教師根據學生對知識的掌握情況,來制定階段測試內容并發布到學習平臺上,由學生完成并提交,教師完成線上批改。③作業展示:網絡營銷課程學習平臺開發了作業展示模塊,目的是不定期展示學生優秀的作業,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2.后臺介紹
①關鍵詞回復是指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提供的關鍵詞匹配功能,進行信息的快速查詢。如關鍵詞為“網絡營銷定義”,回復內容為“網絡營銷是以互聯網絡為媒體,以新的方式、方法和理念實施營銷活動,更有效地促成個人和組織交易活動實現的新型營銷模式。它是企業整體營銷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②素材管理模塊允許管理者編輯圖文消息、圖片、語音及視頻這四種類型的消息,完全滿足了教學資料展示的需要。本平臺將網絡營銷課程的教案、PPT、微視頻、測試卷都放到素材管理里。由于微信平臺技術上的限制,有一些教學資源不能直接上傳到微信平臺,而需要做一些技術上的處理,微視頻不能直接上傳到平臺,采取先將微視頻上傳到騰訊視頻,然后將網址存放到微信公眾平臺上,供學生學習使用。
三、網絡營銷課程學習平臺的應用
(一)課前階段
這兩種教學模式的課前準備的工作是不一樣的,對于混合教學模式來說,教師在課前準備階段所做的工作量是巨大的,要將學生學習此門課程所需的學習資源在上課前全部上傳到微信平臺上,包括閱讀材料、課程課件、教案、授課計劃和微視頻的錄制。其中微視頻的制作不僅要求教師要精通所授課程,同時要將課程中的知識點進行精準分解,工作量十分巨大,不是短時間可以完成,往往需要團隊成員合力完成,視頻制作完成后要進行視頻的上傳,同時根據學習進度和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生成單元測試題。對于學生來說,課前階段也極為重要,學生要利用微信平臺進行自主學習,這個階段學習效果與學生的學習態度和學習風格有很大關系,也利于學生形成自主學習意識,培養學生的主動學習能力。
(二)課中階段
對于混合教學模式來說,教師已于課前完成學習資源的發布,學生也已完成課程的學習,課中是學生進行知識內化的過程,而教師的任務是幫助學生準確地完成知識內化,通過發布測試題或者學生分組討論等方式,掌握學生對知識的理解程度。若學生普遍對某一知識點掌握得不好,教師可以在課堂上進行重新講解,如若學生普遍掌握很好,那么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交流學習心得,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同時完成在平臺上未能及時解決和回答的問題。
(三)課后階段
對于混合式教學模式來說,學生已在課前和課中完成知識的學習和內化,課下只需要進行簡單的查缺補漏,可以等待教師發布下一階段學習指令,亦可以先一步在平臺上進行下一階段的學習。而對于傳統教學模式來說,課下是知識內化的重要過程,學生要完成教師布置的作業,消化吸收教師課上所教授的內容,內化程度如何與在課堂上接收的知識量和學習態度有很大關系。而這內化過程如果沒有教師的指引,課堂上的氣氛會減弱很多。
四、數據分析
經統計軟件分析,這兩個班的期末測試成績均成正態分布,成績真實可靠。從期末考試成績來看,實驗班90分以上的比例是21.62%,而對照班為13.89%,實驗班優秀率高出對照班,80~90分數段的比例也是實驗班高于對照班,60分以下實驗班比例低于對照班。經過一學期的授課,主講教師對這兩個班學生的學習態度給出客觀的評價:實驗班學生學習興趣更為濃厚,學習主動性更高,無論是課前、課中還是課后都保持了良好的學習狀態,初步看來混合式教學模式取得了良好效果。
五、結語
初步看來,混合式教學模式帶來的直接成果便是學生成績的提高,間接的成果便是學生學習興趣的提高,自主學習能力的養成。但由于只進行了一學期的混合式教學,并且涉及的學生僅僅是工商管理專業一個班的學生,并且不能排除混合式教學給學生帶來新鮮感而使得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格外感興趣,從而導致實驗班的學生對網絡營銷課程給予了更多的關注與熱情,一旦學生對這種教學方式失去興趣,還會不會取得這樣的成績還是未知數。但可以肯定的是混合式教學是實現教育信息化必要的過程,現代信息技術的出現及廣泛使用讓學生自主學習,讓教師去引導和進行個性化指導,推動學生形成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參考文獻]
[1]畢桂蘭.翻轉課堂在大學共選修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知網,2016(5).
[2]李成恩.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等教育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知網,2015(4).
[3]楊麗青.基于微信公眾平臺的分層教學模式的設計與研究[J].中國知網,2016(3).
[4]趙亮.基于微信平臺的大學計算機基礎與應用課程教學研究[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7(1).
[5]李瓊.微信公眾平臺在高等職業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6(10).
[6]許朝進.微課程在分層教學中的設計與應用研究[J].西南科技大學,2016(4).
[7]陳瑩,雷俊,陳安琪鮑,賢清.常態化實施翻轉課堂的策略研究——以溫州實驗小學好學班為例[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5):26-28.
(責任編輯:喬虹 董博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