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毅
【摘要】后備人才培養項目容易產生知識消化不良,對實際工作的指導較少,邊際效應越來越低。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點亮未來”高潛人才培養項目運用績效改進技術(HPT),以“管理優化”與“業務創新”為主線,用系統的思考、科學的數據分析、扎實的實踐成果研究公司的管理問題,推動公司管理創新,實現個人發展與公司績效的有機協同,創造培訓項目的更大價值,是績效改進技術在教育培訓領域的深入應用和創新實踐。本文對該項目實踐開展論述分析。
【關鍵詞】高潛人才;培訓;績效改進;精益管理
后備人才培養是實現企業戰略的關鍵舉措,而后備人才培養項目大多以集中脫產學習、課堂講授為主,雖然名師云集,但全封閉長時間的脫產學習,容易產生學習疲勞,其邊際效應越來越低;雖然課程豐富,但難以深入學習、主動思考,容易產生知識消化不良;雖然課程系統全面宛如MBA,但對業務問題涉足不多,對實際工作的指導較少。
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點亮未來”高潛人才項目另辟蹊徑,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一、理論基礎
績效改進技術是一種操作方式,它通過確定績效差距,設計有效和效率的改進活動措施,獲得所期望的人員績效,是近幾年在管理界發展很快的一種新興應用科學。
國際績效改進協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Performance Improvement,簡稱ISPI)是全球績效改進領域的專業協會,通過總結提煉績效改進技術提出HPT模型。
“點亮未來”高潛人才培養項目是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針對優秀班站長、優秀專責設計的后備人才系統培養項目,遵循“關注結果”“系統思考”“增加價值”“伙伴協作”4個關鍵原則,進行為期兩年的跟蹤培養、挖掘潛能,發展關鍵核心人才。
二、項目實踐
績效改進強調“關注結果”“系統思考”“增加價值”“伙伴協作”4個關鍵原則,“點亮未來”高潛人才項目以深供領導力素質模型為基礎,遵循4個關鍵原則開展培訓項目。
(一)關注結果。電力體制改革和央企薪酬制度改革的形勢下,員工薪酬增長空間受限,干部員工的積極性、工作熱情受到較大影響,容易對職業發展前景感到困惑迷茫,關鍵核心人才流失問題不斷引起關注。傳統的后備人才培養項目大多以集中培訓為主,培養方式以課程為主,課程與企業發展戰略脫節,無法支持企業績效。“點亮未來”高潛人才培養項目以“HPT”模型為基礎,以“管理優化”與“業務創新”為主線,運用績效改進技術開展行動,用系統的思考、科學的數據分析、扎實的實踐成果研究公司的管理問題,推動公司管理創新,創造可見績效。
(二)系統思考。項目運用4W模型系統思考如何培養高潛人才的綜合素質:1.World:經濟發展、電力先行,廣東提出要在2018年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就要求深圳供電局必須率先建成國際一流電網企業,“十三五”電力工業將進入提質增效、科學發展的關鍵時期。2.Workplace:電力體制改革步伐加快,售電側投資主體多元化給市場經營帶來重大挑戰。公司對人才的吸引力進一步下降,員工流失、特別是關鍵核心人才流失問題需要引起關注。3.Work:“準許成本+合理收益”模式對公司降本增效、實現管理精益化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動企業發展由速度規模型向質量效率型轉變。4.Worker:員工隊伍素質參差不齊,冗員與結構性缺員并存,知識、專業、能力、年齡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干部員工仍然缺乏市場意識、競爭意識。公司《十三五人力資源規劃》提出要完善人才培養機制,加強經營管理后備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各級后備人才梯隊,為公司新一輪科學發展和實施公司發展戰略提供充足的人才儲備和支持。
(三)增加價值?!包c亮未來”高潛人才培養項目采用70:20:10學習方式,在學習中創造價值。1.70%的時間在導師的帶領下開展“行動學習”,50名高潛學員分成10個小組,每個小組研究1個公司實際發展的管理問題,在崗位上展開實踐,課題如:10kV配網工程全過程管理規范研究、電網企業參與競爭性業務策略探討、公司數據資產運營機制研究、廉潔風險防控、供電企業的低壓標準化管控模式。2.20%的時間在“點亮未來”這個平臺開展交流分享,向內連接公司發展戰略,向外連接標桿企業的管理實踐。在每個集中學習階段邀請行業外的華為、華潤、招銀、萬科等標桿企業的高管走進課堂,分享該企業的管理、變革之道,拓寬高潛學員的視野與思維,通過他山之石推動我們的管理創新。3.10%的時間為集中學習,通過系統的課程學習拓寬視野,針對性提升高潛學員的系統思考、策略影響、創新思維與經營智慧等素質。4.項目按照“開題選題”“調查研究”“實踐檢驗”“總結提煉”四個階段開展,10個課題小組取得可衡量成果,在公司層面得到推廣應用。
(四)伙伴協作。采用“雙導師”“集中制”“第二季”三項制度,形成公司管理層、導師團隊、項目顧問、培訓管理者共同工作的“伙伴協作”關系,確保項目成效。雙導師,邀請處級干部擔任學習導師,提出研究課題,以《導師手冊》為指南,帶領學習小組開展研究實踐;專業的催化導師督導行動學習,確保項目成效;集中制,各個學習小組與學習導師提前選定時間,在公司培評中心開展階段研討會,第三方催化導師參與,培評中心人員提供服務。用集中研討的機制保證課題研究有序開展,推動學習導師深入參與;第二季,“點亮未來”高潛人才培養項目分為兩季,集中培訓與研究結束后進入“第二季”,導師、學員上司、培訓管理者持續開展一年的跟蹤輔導,通過落地實踐幫助高潛學員將研究成果落實成為績效,通過《一書一課》移動學習APP將團隊學習落實成為習慣。
三、項目評估
2018年3月,在項目結束一年之際,項目組運用問卷調查、小組研討和電話訪談的形式,邀請參訓學員和直屬領導對“點亮未來”項目開展評估。
(一)反應層面評估。39位參訓學員匿名填寫調查問卷,對高潛項目的效果進行評價。
(二)學習層面評估。1.專責通用技能測評對比分析。2017年公司全面開展了專責通用技能測評,以下為參加高潛班的專責與非高潛學員的對比:
2.學員自我評估。39位參訓學員匿名填寫了調查問卷,對參訓后素質提升進行反饋。
3.學員直線經理評價。39位科長/主管匿名填寫了調查問卷,對本部門下屬參訓后的素質提升進行反饋。
(三)行為層面評估。項目組訪談學員直屬領導,學員參訓后給本單位帶來哪些變化,創造了哪些價值?直屬領導均給予正面反饋,如:在推進主網評審平臺應用中發揮主力作用,成為主網項目可研評審的團隊帶頭人;在項目管理中應用新的管控工具,提前高效完成了2017年度本部門的項目指標;靈活運用所學,主筆獲得ATD大獎;組織做好黨的十九大保供電以及多次防風防汛保供電,協調處理了多項復雜站外隱患;組織制定了競爭性業務與管制業務協同方案,大鵬綜合能源示范區推進方案等大型綜合方案,為公司推進向綜合能源服務公司轉型作出了貢獻……
(四)績效層面評估。1.課題成果應用分析。10個課題成果得到公司領導和試點單位的一致好評,課題成果得到推廣應用,創造業務績效,如:《以精益管理提升配網項目管理水平——10kV配網工程全過程規范化管理研究》在坪山、福田供電局全面應用,項目進度提升30%;《電網企業參與市場化售電業務策略》形成一庫、二圖、一報告,成為公司轉型研究的內參;《客戶畫像標簽》在95598客戶服務業務中得到全面應用;
《基于ARIS實現科技項目廉潔風險防控措施的優化落實》被公司采納并發文,作為廉潔風險防控一項重要舉措。2.個人績效與發展分析。高潛學員參訓后兩年(2016、2017年)的年度績效顯示,50名第二屆高潛學員在2016年獲得年度A及A+的學員有20人,在2017年獲得年度A及A+的學員有15人,2016、2017連續兩年都獲得年度A及A+的學員有6人,連續兩年都是A+的學員有2人。截止2018年4月30日,第二屆高潛學員50人,晉升為副科級干部9人。
四、結語
深圳供電局有限公司高潛人才培養項目運用績效改進技術,為青年人才創造了一個學習、思考的機會,提供了一個總結、交流的平臺,使其將培訓所學充分轉化為做好工作的動力,在實踐中不斷提高其理論素養和工作水平,并為公司的管理創新創造了可見、可衡量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