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雪莉
摘 要: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要滲透心育教育,教師就要關注美育教育教學活動與學生健康心理之間的要素。教師通過在美術課堂中實施形式多樣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良好個性形成,消除不良心理問題發生,積極促進學校創建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學校。
關鍵詞: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以美育心;教育實踐
2012年《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指導綱要》提出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的總體目標,學校將育心教育貫穿于各個學科教學的全過程。為了更好的落實心理健康課程綱要,幫助學生提升自我意識、樹立遠大理想、形成進取觀念;培養學生創新理念、積極學習、克服焦慮的能力;提升學生的心理品質、個性修養、核心素養。全面實現“以心育人”的特色培養模式,學校針對學生特點與學校長期發展規劃目標,提出了以體藝特色教育促進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學校的創建目標任務。在近年來的育心教育實踐活動中,學校結合生源特點,結合體育、藝術特色課程教育,通過在美術、書法、音樂、體育、舞蹈課堂教學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等多種途徑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有效的促進了學生的身心全面發展。如何在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活動,是古浪五中創建心育特色示范學校的一項實施策略,在實施過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豐富了美術高效課堂教學,打造了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特色品牌。
一、營造以“美”育心的特色課堂氛圍
在美術高效課堂教學活動中應將“寓教于樂”與“潛移默化”兩個特征科學合理的應用,創設心理教育的自然情景,讓學生在審美教學活動中學會感受生活、感悟人生。教學中教師要充分應用美術心理健康育人功能,注重創設心理健康教育氛圍,滲透音樂、舞蹈,結合欣賞、書法、手工、雕塑、繪畫等美術課程資源,激發學生學習的趣味性,緩解學生的情緒。如在“中國花鳥畫”的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對一幅色彩斑斕的美術花鳥作品的講解來指導學生掌握美術作品內涵中作者所要表達的豐富思想情感。如教師通過展示與解讀“梅蘭菊竹”四君子中“梅花耐寒的錚錚鐵骨,蘭花少女般的清純幽香,竹子的高風亮節,菊花的傲霜斗雪”是在表達作者內心深處的精神世界。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在美術課堂作業的完成過程中讓要學會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這樣即讓學生宣泄了情緒,又掌握了美術課程的技法與技巧,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達到交流觀點、交流情感的目的,能有效緩解學生緊張的學習情緒。
二、構造以“美”育心的積極自信心理
積極的自信心理能激發學生潛在的積極心理品質,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不安、焦慮、浮躁與不滿等心理問題。如果激發了學生的積極心理對學生的注意力、觀察力等能起到統攝力,能激發學生的精神需要與學習動力,從而使學生產生自信心。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通過引導學生鑒賞、分析作品內涵,根據學生的興趣愛好選擇具有針對性的教學內容,滲透育心教育活動,不但可以使學生掌握美術的專業知識,同時也能夠滿足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需求。在高中美術教學中,教師要依據教材內涵,關注學生學情,不斷激發學生積極的情感投入,快樂的學習,愉悅的體驗,從而產生獲得知識的自豪感、自信心,內化為健康的心理品質與良好的個性特征。如美術鑒賞課教學中教師要從教材入手,引導學生從生活中的服飾、室內設計、雕塑、建筑以及 產品的包裝等方面發現美,鑒賞美。同時教師也要要求學生在完成自己的美術作品時學會反映自己獨特的審美理念和情感,在作品中體現出他們凝結的審美情感和趣味,以此來促進學生提升積極的心理自信。
三、打造以“美”育心的美育特色活動
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時,要指導學生聯想中國傳統節日元旦、元宵、端午、國慶、中秋、新春等佳節,實施形式多樣的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使學生在美術課堂教學與美術課內外作業中學會傳統佳節中需要展示與應用的“藝術剪紙”、“春聯撰寫”、“書法篆刻”、“集郵展示”、“手工制作”、“攝影攝像”等,通過設計與制作這些多種形式的藝術作品來展示自己的藝術才能。教師也可以在美術課堂教學活動中結合學生的心理特征、年齡特征、興趣喜好分組成立書法、繪畫、攝影、手工等多種健康向上的“美育社團”,通過社團成員之間的相互學習、相互交流,促進學生學會團結協作,在美育集體活動中接納自我、充實自我、展示自我,豐富才情,快樂放飛心靈深處的美好藝術夢想。
四、塑造以“美”育心的陽光美育少年
在美術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營造自由自在的輕松愉快的美育教學環境,使學生在學習中學會生活、學會交流、學會分享成功與快樂。美育教師要通過美術課堂教學來積極創設濃郁的心育特色教育氛圍,促使學生主動參與心理健康教育能力培養實踐教育活動。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引導學生學會制作“美育墻報”、“美育競賽活動海報”,設計“藝術展示長廊”、“美術學習園地”。每項活動采用“教師評價”、“學生自評”與“小組互評”的評價方式來激勵學生不斷進取。通過這些教育教學活動的參與,充分發揮美術教育的心育功能,提升學生陽光健康的心態,積極向上的心理,改革創新的意識,從而形成積極的情感體驗。美術教師要通過積極心理學引導學生積極樂觀的參與課堂學習,實現全面育人、健康發展的目標任務。使美育活動逐步成為和諧健康、積極進取、團結協作、充滿陽光的美育高效課堂,使課堂學習中的每一位學生成為陽光美育少年。
五、構建以“美”育心的美育特色教育
美術課堂教學中實施心理健康教育能真正確保每個學生受益,最理想的辦法就是根據每個學生存在的不同心理問題和情況,通過美術教學活動進行“個性化”的健康教育。教學中教師根據學生在美術學習中的心理活動及行為表現,分成若干個層次,從不同層次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確定不同的教學策略。教學中教師在關注個體的同時,實施心理健康教育更要面向全體。丟掉大多數學生,只抓少數存在較大心理問題的學生,是不符合美術課改要求的表現。從根本上也背離了素質教育要面向全體學生的要求。關心關注有較好心態的大多數學生,是美術教學中抓心理健康教育,堅持面向全體學生的基點。因此,在我們的美術教育中,首先要抓好大多數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美術教師在制訂教學目標、選擇教學內容、實施教學策略、應運組織教法時要以大多數學生的心理狀態為基本依據,同時有效滲透心理健康教育,通過美術課堂教學活動提升學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逐步構建以“美”育心的美育特色教育。
總之,美術教師應幫助學生制訂符合自己實際,經過努力可以達到的學習目標,采用不同的教學方法,進行因材施教,幫助他們一點一滴地學,一點一滴的進步,克服心理上存在的障礙。并適時地、恰當地給予肯定和表揚,有助于學生清除自卑感,建立自信心,獲得愉快和成功體驗并使其產生新的學習動力和健康的心理。高中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感受美術作品的個性與情感,要通過色彩與繪畫引導學生轉變心理,形成良好心理品質,幫助學生身心健康發展。因此,高中美術教學過程中積極落實育心教育,營造良好的以美育心教學環境勢在必行。
參考文獻:
[1]中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策略分析[J].閆相福.新課程(下). 2018(04).
[2]陽光心理 幸福課堂——談高中心理健康教育課堂的方略[J].劉建堂,李曉芹.基礎教育課程.2015(04)
[3]論美育的本質及其當代使命[J].易曉明.美育學刊.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