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媚
摘 要:近年來,伴隨素質教育逐漸發展,核心素養方面的培養已經變成教師重要研究的課題。而且,核心素養也變成學生需要具備的最重要的學習品質以及素質,同時是促使學生進行終身發展的必備品格以及關鍵能力。旨在對基于核心素養之下高中時期地理課堂具體教學策略加以探究,希望可給實際教學提供幫助。
關鍵詞:高中地理;核心素養;教學策略
當今教育領域的主潮流就是立德樹人,教育需給學生進行終身發展打下堅實基礎,對其長久發展進行服務。而高中時期地理科目的核心素養旨在引導學生借助自身所學地理知識、技能以及分析方法對生活當中一些地理問題加以處理,同時在解決問題期間促使學生逐漸養成正確的“三觀”。由此可見,地理教學其實源自生活。因此,基于核心素養之下,對高中時期地理教學展開探究十分必要。
一、關于地理科目核心素養的概述
所謂地理素養,其實就是指一個人可以站在地理學這一角度對事物加以觀察,同時使用地理學有關技能對問題加以解決的內在涵養。在地理素養當中,包含地理情感、態度、能力、方法、觀點以及知識這些構成要素,具體可以分成地理方面技術素養、人文素養以及科學素養。如今,教育部門已經頒發了高中地理科目的課程標準,其對地理科目核心素養進行了全面闡釋,具體表述是:地理方面實踐能力、綜合思維、區域認知以及人地協調理念,這些是互相聯系的整體。
二、優化現有課程目標
在高中課程當中,地理學科屬于重要的構成部分,其可以讓高中生對地球以及世界進行更好的認識。而且,其還是高中生與世界進行聯系的重要橋梁。因此,促使學生地理方面核心素養進行全面提高,這是所有地理教師共同關注并且積極探究的一個重要課題。
對高中生地理方面核心素養加以培養,對立德樹人這一根本任務加以落實是地理教學的總體目標。具體可分成幾個目標:(1)人地關系。高中生可正確看待地理環境和人類活動的關系,對其不同發展階段的具體表現以及原因加以了解,進而形成人地協調發展觀念。(2)區域認知。高中生可站在區域角度對地理事物與現象加以認識,借助區域比較、區域關聯以及綜合分析這些方法,對區域歷史、現狀以及未來加以理解。(3)綜合思維。高中生可對各個地理要素間的聯系以及作用加以綜合分析,通過辯證眼光分析地理問題。(4)地理方面實踐能力。高中生可記住一些工具對地理信息加以獲取,并且對地理現象加以分析,同時對相應問題加以解決。
三、以核心素養為中心實施地理教學
如今,為更好地對高中生核心素養加以培養,地理教師需對課程總體設計思路加以明確認識以及充分理解,并且在對日常教學以及評價方法加以反思的基礎上,打破以往固有課堂模式,對新型教學方法加以嘗試。
1.重視地理課堂的趣味性以及有效性
教師需借助地理知識具有趣味性這一優勢,對不同教學資源以及教學思路加以運用,如同課異構。同時,教師還需對問題教學加以重視,在地理課上引導學生對地理思維加以運用,促使其不斷對問題進行發現以及解決[1-2]。教師還需結合學生實際學習基礎以及發展需要,對教學內容進行充分把握,對教學過程加以合理設計,進而讓高中生在學習期間,逐漸加深對于地理問題的整體認識以及理解,對高中生核心素養加以培養。除此之外,教師可借助“互聯網+”以及大數據來實施日常教學,幫助學生進行拓展學習。
2.組織相應的時間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能力
教師除了對地理課堂加以利用之外,還需積極創造一些條件,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例如,教師可組織“手繪地圖”比賽;針對生活當中地理問題展開調查;組織學生進行游學等活動,促使學生在各種實踐活動當中進行思考以及探究,以此來提升其學習興趣,提高其綜合能力。
3.對高中生地理素養進行綜合評價
教師可對地理教學實施多元評價。不僅要對學生具有的個體差異加以尊重,同時還需對高中生具體學習過程以及學習態度加以觀察,注重縱向評價。實施教學評價期間,地理教師需建立核心素養整體框架,進行思維結構方面評價,重視表現性的評價。并且給高中生提供相應結果性的反饋[3]。
綜上可知,在對高中生地理方面核心素養加以培養的背景之下,不管是制定課堂目標,選擇課程內容,還是進行教學設計、課堂教學以及課程評價,全都需以對高中生核心素養進行培養為出發點,并且把核心素養始終貫穿在教學當中,并且重視地理課堂的趣味性以及有效性,組織相應的時間活動,不斷提高學生的地理能力,同時對高中生地理素養進行綜合評價,進而促使學生地理方面核心素養不斷得到提升。
參考文獻:
[1]李晴,林葉彬,呂娟,等.高中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的培養探究:以“全球定位系統”教學為例[J].科教文匯(上旬刊),2018(8):112-113.
[2]李明師.重視核心素養培養:淺談學好地圖強化區域認知[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8,15(7):110.
[3]熊朝紅.基于核心素養的高中地理綜合思維的培養研究[J].中國農村教育,2018(12):28-29.
編輯 段麗君